寒冷的冬天,烤把知識之火取暖——國博參觀避坑指南

十二月的北京,無甚風景,才一出門,迎面而來的,就是一股子又一股子涼風。

在這種宜穿秋褲、宜穿棉褲、宜穿厚實大衣的天氣裡,室內博物館是個好選擇。說的詩意一點,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讓我們烤著知識之火取暖。

近來因著機緣巧合,前往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一遊。具體去參加什麼活動,近期在北京的國字頭機關、院校、單位工作的小夥伴都懂。

身為一名北京土著,去國博的時間還要倒退回幾十年前,小學時被學校組織著去看革命歷史博物館。

寒冷的冬天,烤把知識之火取暖——國博參觀避坑指南

畢竟,對於任何一個北京人而言,TA可能三五不時去趟景山、北海,甚至陶然亭、天壇、地壇,但如果三五不時的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去延慶爬長城,去鳥巢、水立方玩?個人表示,在我認識的北京人中間一個都沒有。除非是為了接待外地來京的親戚、同學那種做任務模式。

於是,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一個N多年沒去天安門廣場的北京土著,在去國博的過程中走了不少彎路,本著總結經驗、梳理教訓的目的,將自家犯的錯誤整理如下,希望大家去國博的時候一定要避開這些坑呀。

寒冷的冬天,烤把知識之火取暖——國博參觀避坑指南

一、交通方式問題,地鐵PK公交

在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前往的問題下,個人要用親身教訓給地鐵打CELL。事實上,如果是坐地鐵前往,從地鐵口一出來就能看到國博了。如果有小夥伴覺得公交車方便,那麼建議坐那種在長安街上往來的公交車,那種只能到前門的,千萬不要坐,因為下車後你要走很久很久很久。以個人為例,久到直接找了輛共享單車騎,於是導致了下面的杯具。

二、找車位、找車位、找車位。

如果你像我一樣,想從前門步行前往國博,那麼你會發現你前方要走的路還要有好遠好遠好遠,於是你可能迷途知返的找了輛共享單車騎,那麼恭喜你,又跳進一個新的大坑去。

問題就是,沒車位啊!你能想像威嚴莊重的國家博物館門前停了一大片顏色各異的共享單車?真是想想就讓人汗了。

現實是在苦尋車位無果的情況下,杯具如我,最後將車停到了距國博一站開外的南池子附近。還要走地下通道才能走回國博。這次第,怎一個淚字了得。

這還不是最悲摧的,最慘痛者。是步行走回才發現原來國博東邊的公安部門前有一片空地是可以停放共享單車的,證明就是那邊廂停了一大片車,讓人真是心塞的不行不行的。

二、存包問題,不能帶水!不能帶水!不能帶水!

在上面經歷了坐錯車、找車位的辛苦後,為了看展覽,在門口過安檢排了一小時隊這事兒也不必多談,畢竟這種情況不常見。再來說說大家關心的吃喝問題,當然或許只有個人這樣的吃貨比較關注哈。

很多博物館參觀時都不能帶水,不過也不是沒有其它變通之道。比如首都博物館(以下簡稱首博),每層都有飲水處,可以帶空瓶子進去。

國博亦如是,雖然他家的飲水處設置的太過隱蔽,隱蔽到自家看了N個展也沒找到這個飲水處,不過只要有需要,可多問上幾個安保人員便知。

對於如何補水,不少大媽用實際行動給我上了一課。畢竟孫悟空早就用實際行動告訴過我們了,許多水果也是很補水的。

比如館中各處休息處都能見到有大媽或阿姨非常自然的拿出自己帶的如蘋果、梨、桔子、葡萄一類水果來吃,補水充飢兩不誤。

當然,如個人這種對熱茶有相當執念者,也可以帶上一大瓶茶水,進門前痛飲一番,然後將剩餘液體存至存包處。出門後取了包包再喝。

存包處就設在安檢口,存取非常方便。不過這裡的工作人員們基本是露天作業,工作非常辛苦,別忘了存取時向他們道聲謝謝。

三、正確的參觀模式:多張嘴、邁開腿

寒冷的冬天,烤把知識之火取暖——國博參觀避坑指南

來國博參觀,我還是首次。以前首博倒是去過多回,不過兩館畢竟等級不同,應該說國博要向首博學習的地方還是有的。嗯是的,沒錯,是國博向首博學習,此非“下喬木而入於幽谷”,而是在以人為本這一點上,國博的確還有可進步之處。

比如說,展覽內容。一家大型博物館裡總是在同時進行著好幾個展覽。但對於一個參觀者而言,現在館中有那些展覽,各在那一層舉辦,舉辦時間從那天到那天,等等問題。大抵是茫然不知的,雖然有便捷的網絡幫忙,但網頁上寫的一號館、二號館、主樓、附樓一類方位,怕還是要現場諮詢才知究竟。

在這一點上,首博在進門處就設立了目前館中正在進行展覽的公示說明,展覽時間、地點、內容一覽無餘,有點類似寫字樓進門處各層各公司所在房間的說明牌,讓觀眾可以第一時間瞭解情況。

但國博則有些不然,現實版是個人問過數位工作人員,都說不清楚現在館中有何展覽。當然這與觀眾們所能接觸到的工作人員大多是外聘安保人員有關,他們都隸屬於安保公司,非國博員工,大多都是臨時上崗,對於內部情況不太熟悉也算情理之中。

問到最後,還是問到解說員那裡才算成功解惑,對此個人只想說進門處設個說明指示牌多好,也能免去工作人員不少辛苦不是。

總之,要想逛的全面一點,只有多張嘴,邁開腿,多問多轉多看,才能保證自己此行少留遺憾。

當然,以上問題只是白璧微瑕,參觀過程大抵還是好的。國博中的各種臨展也都很值得一看。個人認為每家博物館中都是臨展比常設展更值得一看,尤其北京這邊。

需要說明的是,此處無任何地域偏見亂入,這主要是因為每逢重大節日、紀念日,總有全國各地的名館將自己的鎮館之寶拿來帝都做展出。於是似我這般沒錢沒時間出去看看的北京土著就可以花上兩塊錢公交票錢便能看到祖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異寶奇珍。這真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博物館專家姜松在接受採訪時曾說過: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者,是前人留給我們的第一手資料,史書可以含糊其辭,但沉默的文物卻會帶我們接近最真實的過去。充滿濃郁的文化印記,呈現社會文化中的豐富與多樣性。的確,相較於各種娛樂場所,博物館更值得一看。這當然不是因為逛博物館比較省錢,而是能夠讓人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學到更多東西,可稱是低成本進行自我提升的首選了。

寒冷的冬天,烤把知識之火取暖——國博參觀避坑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