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縣全面深化美麗鄉村建設 貢獻鄉村振興力量

臨沭縣全面深化美麗鄉村建設 貢獻鄉村振興力量

近年來,臨沭縣堅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准入負面清單制度,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產業發展中,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生態環保產業,大力培育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業等產業,調結構、促減排,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省級生態縣。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環境保護合力集聚成形,綠色發展底色日益靚麗。

臨沭縣全面深化美麗鄉村建設 貢獻鄉村振興力量

創新畜牧發展模式,打造環境友好產業。以加快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充分結合鄉村生態環境保護要求,以標準場建設、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為重點,優化產業佈局,加快結構調整,科學規劃養殖場選址、界定區域養殖量,完善健全養殖場設施設備,優化畜牧業產業,轉變發展方式,突出生態循環,積極探索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新模式,按照“研究關鍵技術,推廣成熟模式”要求,針對不同畜禽種類,探索研究了畜禽糞便生產有機肥、紅泥沼氣、糞汙生物除臭、種養結合、村民自治等多種經濟實用、比較成熟且易推廣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模式,有效提升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實現了畜牧業規模化、生態化、現代化發展。

抓點連線成片擴面,實現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按照“鎮鎮有亮點”的思路,全面推進省市示範村創建。整合資金1400萬元用於陳官莊等4個省級示範村村居提升,深入挖掘打造西石門歷史文化、小岱丹霞景觀、陳官莊漢文化、周官莊柳編產業文化等特色亮點,全面建設“一村一品”“一村一韻”的風情特色村。按照“點線結合、成片整治”的思路,圍繞沭河濱河大道、蒼馬山和夾谷關景區三條旅遊線,集中打造2個片區、鞏固提升4個片區,抓好片區村居綠化、彩化補植、文化挖掘和日常管護工作,並連片選擇8-10個村全面實施硬化、綠化、亮化、排水等綜合整治,夯實村居基礎建設。重點實施“一改六化三配套”,完成改廁13600戶,硬化125萬平方米,美麗鄉村B類村覆蓋率達到70%,全面整治農村環境、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村容村貌,梯次推進美麗鄉村創建。按照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和“見縫插綠、能綠盡綠”的原則,在各村路邊、房邊、河邊、塘邊、地邊等處栽植綠化苗木,全力營造“森林圍村”的生態格局。

念活全域鄉村旅遊經,吃上生態保護飯。通過加強規劃引導,鼓勵村居立足自身特色、依託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杞柳編織、有機山茶、栽桑養蠶、大棚鮮切花種植、特色養殖等傳統產業,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業”模式;順應新興經濟業態發展大勢,推進電子商務與鄉村旅遊、農特產品等聯動融合,全力打造集柳編產業、生態餐飲、民宿旅遊、農事體驗、鮮果採摘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催生了佳柳鹿業新科技生態園、北溝頭康王城田園綜合體、朱村柳韻田園綜合體等項目,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把美麗鄉村建設融入旅遊資源開發的重要佈局,充分挖掘田園景觀、自然生態、民俗風情等特色旅遊資源,推進精品採摘園、星級農家樂、旅遊購物店等鄉村旅遊經營單位等創建工作、培育特色鄉村旅遊村鎮,僅曹莊鎮朱村一處鄉村紅色旅遊景點每年就接待遊客近5萬人,實現各項創收10餘萬元。通過培育旅遊村鎮、加大扶持力度、豐富旅遊產品、加強業務培訓等多方面攜手發力助推鄉村振興,實現了全縣鄉村全域旅遊和生態經濟發展有機結合的新起點、新跨越。

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成就證明,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才能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臨沭縣將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堅持創新發展,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促進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努力描繪一幅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鳥語花香、田園風光的綠色生態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