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為民謀福祉 建好城市惠民生

臨沭:為民謀福祉 建好城市惠民生

臨沭縣以完善和提升城市整體功能為著力點,堅持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同規劃、同建設。城市供暖方面,累計投資3億元實施了城區供暖擴容工程,實現了雙熱源分片供暖,城區供暖入網面積擴大到670萬平方米,實際供暖面積348萬平方米。2017年以來,又啟動了城區熱源擴容改造工程,建設2條供熱主管網和城區供熱分支管網,總投資約1.3億元,可新增供暖面積260萬平方米,目前各項工程正在有序推進中。城鎮供氣方面,大力推廣管道天然氣,全縣已新建高中壓供氣管道368.8公里,新建汽車加氣站3座,發展天然氣用戶5.6萬戶,工業用戶40戶,公服用戶79戶,日用氣量達7萬立方。在全市率先實現了“鎮鎮通”天然氣的目標,城鎮燃氣普及率達95.07%。汙水處理方面,堅持“治用保”流域治理新理念,投資1.65億元,先後建成城市生活汙水處理一期二期工程、升級改造工程、管網建設工程、汙泥處置工程、中水回用以及多級生態修復溼地等一系列工程,使城市生活汙水處理形成了一個科學高效運轉的生態體系。城市汙水的處理能力由2萬噸/日提高到4萬噸/日,出水水質從國標一級B提升到國標一級A標準,所有處理汙水100%達標排放。城市供水方面,投資5000多萬元啟動了3萬噸引水工程,新建了第二水廠,城區新增供水能力3萬噸/日,逐步實現了城鄉一體化供水。城市亮化方面,完成了城區所有道路、廣場、公園的亮化提升,城區路燈、景觀燈達到1萬餘盞,城市亮燈率達到98%。

臨沭:為民謀福祉 建好城市惠民生

臨沭縣積極拓展城鎮空間,推動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向鎮村輻射延伸,推進“兩區同建”工作。截至2018年累計投入12億餘元,建設新型農村社區60處、產業園區28個,拉動土地流轉近3萬畝,確定9個“兩區同建”建設社區。重點實施了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組織拉動、藉助區位優勢促動“三動”工程,形成了“公司龍頭+產業基地+社區農戶+加工銷售”的現代農業產業鏈條。先後新建、續建各類農場和產業園28處,部分社區群眾不僅能夠依託農業園區就近就業,而且年人均增收1.2萬多元。

城市面貌的提升帶了民生福祉的水漲船高,全縣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已基本實現了七個“一體化”。城鄉教育一體化。大力推進“全面改薄”工程,著力化解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新建七個城區實驗小學,擴建北城實驗學校。城鄉醫療一體化。投資5億多元的縣人民醫院新院、第三人民醫院順利建設,9處鎮街衛生院門診樓、292處村級衛生室新建、改建工程有序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先後完成了720公里的村級公路建設任務,投資4.1億元對11條縣鄉公路進行了升級改造;在全市率先開通城際公交,道路通達率、公交化運營率均達100%,客車通村率達90%。城鄉供水一體化。在全市率先編制了《城鄉供水一體化規劃》,完成了7個鎮街管網建設,30萬農村居民喝上了潔淨的自來水,城鄉集中供水覆蓋率達85%。城鄉環衛一體化。鎮街全部建設了垃圾中轉站、汙水處理廠,率先通過市場化運作實現了城鄉環衛一體化全覆蓋,被授予“全省城鄉環衛一體化全覆蓋縣”稱號。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實施了全民參保登記計劃,主要險種實現了應保盡保。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居民基礎養老金都有大幅度提高;社會救助優撫、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全縣建成敬老院10處,日間照料中心1個,農村幸福院10個。投資5600萬元的殘疾人康復中心、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建成使用。城鄉便民服務一體化。以縣政務大廳為龍頭、鎮街便民服務中心為支撐、村居便民服務代辦點為基礎的便民服務體系初步建成,為群眾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政務事務服務。

“走遍萬水千山,風景這邊獨好”。經過40年改革開放的洗禮,如今的臨沭大地,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綠意盎然,生機勃發。一個融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為一體,佈局科學、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現代化生態園林縣城,正在改革開放的嬗變中綻放出無窮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