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城市建設匠心雕精品 完善功能顯特色

臨沭:城市建設匠心雕精品 完善功能顯特色

改革開放初期,臨沭唯一的一條硬化路便是中山路。改革開放以來,臨沭縣始終堅持以道路網建設拉開城市發展框架,每年都拿出上億元對城區道路和城市內外環體系道路進行建設。特別是近兩年,臨沭縣加大了道路建設投資,掀起了城市道路建設的高潮。2017年投資1.5億元對城市中心道路常林大街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2018年,縣委、縣政府又通過PPP融資模式,投資8.5億元啟動了城東一路、青雲山路、正大街等8條道路建設工程,同步配套啟動了部分路段的地下綜合管廊,成為有史以來臨沭縣城市道路建設投資規模最大的道路建設工程。臨沭縣城21條主次道路已全部完成了建設改造任務,形成了“三環九縱十二橫”的城市路網格局。新建道路面積80多萬平方米,改造道路面積66萬平方米,城區道路全長120多公里,道路硬化率、綠化率、亮化率均達到100%。

臨沭:城市建設匠心雕精品 完善功能顯特色

城市建設,難點在老城區。縣委、縣政府有序推進城中村、棚戶區和城鄉結合部綜合整治改造,先後完成了富民、利民、劉場、小韓莊、尚莊、原針織廠家屬院等一大批城中村、棚戶區改造任務,已累計改造城中村22個、棚戶區31個,拆遷騰空土地3753畝,累計投資110億元開發建設商住小區40多個,施工面積達600多萬平方米,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2萬多套。

在改造老城區的同時,臨沭縣在縣城北部大手筆規劃了12平方公里的北城新區,在北城新區建設上,臨沭縣堅持功能開發和凸顯特色並舉,強力推進道路交通、綠化亮化、綜合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建成“四縱兩橫”新城區道路體系,高標準建設了文化中心、體育中心、政務服務中心、新汽車站、婦幼保健院、新人民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居住、商務、教育、金融、醫療、文化、體育等服務設施配套日趨完善。沭河花園、福町花園、杏林御園、魯商印象城等一批高檔小區先後建成。截止目前,北城新區累計已完成投資約60億元,逐步成為集高檔住宅、寫字辦公、文化休閒、娛樂購物、金融商務於一體的城市新高地,一個嶄新的現代化北城新區已初具雛形。

城市發展“三分建設,七分管理”。 2017年以來臨沭縣在改善老城區住房面貌的同時結合“兩城同創”契機,不斷推進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創新城市管理模式,全面取締佔道經營、“馬路市場”。以常態化巡查和規範完善城區農貿市場作為切入點,推進集市綜合整治、便民市場建設,取締馬路市場7處,投資1782萬元新建標準化農貿市場3處,改造提升多處農貿市場。城市管理成合力,打出整治交通秩序“組合拳”。協同多單位部門切實解決停車難問題,對縣城區停車泊位重新進行勘察規劃,在城區共施劃機動車停車位1.1萬個,非機動車停車位2000個,規劃建設大型停車場6處,更新、增設停車指示牌413處。為了解決市民出行“最後一公里”的難題,在城區合理設置1900輛公共自行車的基礎上,今年又增設了1000餘輛共享電動車,為市民出行、停車等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