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跟河南沒關係?“咽喉”工程在這流淌了600多年

京杭大运河跟河南没关系?“咽喉”工程在这流淌了600多年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在很多河南人的印象裡,著名的京杭大運河是江浙一帶的特有存在,即便是向北,也只是經過山東、河北,與河南沒有關係,這種認識現在得修正了。

今年4月,在河南省文物局的主導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濮陽臺前縣相關部門對臺前縣境內的京杭大運河文獻進行了梳理,並依據文獻記載對大運河河道及其相關遺蹟進行了考古勘探,6月9日在文獻屢屢提及的“夾河”鄉舉辦了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大運河宣傳活動,正式揭開了河南這段結緣京杭大運河的厚重歷史:位於河南東北角臺前縣境內的京杭大運河曾流淌了600多年,只不過最後因河道淤積而廢棄。

而豫魯兩地相關方面專家設想的黃河以北大運河復航計劃,更是讓公眾對這段古河道充滿期待。

京杭大运河跟河南没关系?“咽喉”工程在这流淌了600多年

京杭大運河經過河南臺前縣

7月5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臺前縣京杭大運河考古勘探項目負責人孫凱,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講述了最新考古成果。孫凱說,經過考古勘探,在臺前縣發現並確認了南從山東省東平縣十里鋪村進入,向北進入山東陽穀縣張秋鎮,且已經淤沒於地下的會通河古河道,而會通河古河道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介紹,根據文獻記載並結合考古發現,臺前段京杭大運河至少途經夾河、和吳壩兩個鄉鎮。會通河自安山至臨清,流經壽張城東門、戴家廟、十里堡(今屬東平縣)、姜莊、田灣、沈堤、沙灣、夾河、八里廟、董莊(今臺前境),穿張秋(今屬陽穀縣),越阿城、七級(今屬陽穀縣)、李海霧(今屬聊城),過聊城入御河(今衛河)。由此線,京杭大運河南北貫通臺前全縣。

“臺前段大運河全長約10公里,直線長度只有8公里,雖短,但十分重要,因為這是京杭大運河的必經之路和關鍵河段。同時,也足以顛覆大家‘京杭大運河不經過河南’的既有認識,意義可謂重大。”孫凱說。

孫凱表示,目前,臺前縣京杭大運河的考古勘探仍在進行,已發現了包括碑刻在內的諸多文物,下一步可能會進行發掘。

京杭大运河跟河南没关系?“咽喉”工程在这流淌了600多年

曾經通航600年淤塞與決堤頻發

孫凱說,會通河通航需要大量的水源,當時採用的辦法主要是在今山東陽穀縣張秋鎮、臺前縣夾河鄉沙灣村處引黃濟運。不過,因黃河攜帶的泥沙往往淤塞運河河道,黃河氾濫頻發,不斷地衝毀運河工程,可以說臺前縣大運河通航的過程,始終與治理淤塞和應對黃河決堤相伴隨。

孫凱分析,造成這種局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小安山北至張秋區間之大運河河道基本上是南北走勢,與西南來的諸河水幾乎呈垂直穿插,並處於安山湖前面,因而受到洪水衝擊特別嚴重。明永樂九年(1411年),朝廷重開新河,將原運河道東移50裡。

這次改運河河道,使易患險的河段縮短在沙灣至張秋之間(此段運河為南北走向,地勢最低窪)。因為北面有古金堤的保護,所以張秋及以北河道比較安全。臺前沙灣段運河(張秋以南)成為明清整個漕運中最險要、河患最集中、行航最艱難、河防設施最多的一個地段。

臺前縣的沙灣,這個京杭大運河的全線瓶頸咽喉處、河患最頻繁的地段,被文獻資料屢屢提及,僅《明史》中就出現近60次。

到了清代,1880年,黃河決孫家碼頭,沙灣北至張秋南壩頭外淤為平地,一時間漕運不通。次年,朝廷決定自張秋南開挖新河道。自次,運河不再流經沙灣,臺前大運河自元至清通航600多年的歷史,也就此結束。

明代徐有貞治河碑刻記錄經驗

作為目前考古發現的河南境內唯一的一段京杭大運河,臺前段大運河的開鑿和治理,堪稱樞紐工程,留下了諸多歷史典故、文物遺存。

元定都大都之後,為通南北之貨,元世祖忽必烈下令重修大運河,在今天的山東、河北境內,翻修和連通了幾條河道,以連接南北水道,改建部分基本上就是後來的會通河。元世祖賜名的會通河通航後,因南北落差較大,又在河上修了十幾座閘壩,逐步完善了會通河的功能,保證了漕運暢通,大大縮短了南北運輸的距離,為沿河地區帶來了發展的契機,帶來了幾百年的興盛繁榮。

為了保證運河安瀾,歷代朝廷多次派官員治河,最著名和最有成效的當數明代徐有貞,他的關注點同樣是在沙灣。

1453年10月,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徐有貞奉命治河,攜河防營駐沙灣治水衙署。文獻記載,當時治水耗費物資量巨大,河工5萬多人,歷時近兩年,於景泰六年(1455年)完工。此後,運河暢行安流30餘載無大患。

工程竣工後,徐有貞主持在當地八里廟村修建大河神祠並親自撰文、書丹,在祠內立“敕修河道功完之碑”,記載了治理運河河道的過程、用工、用料、建閘地點,是除水患興水利的經驗總結。

令人欣慰的是,該碑雖於民國期間倒地,1949年黃河決口棗包樓時淤沒,但在1990年3月,被當地八里廟村民挖土時發現,重立於村北大河神祠遺址。

黃河以北京杭大運河能否復航?

在臺前縣京杭大運河考古勘探取得突破之後,山東省濟寧市與臺前縣相關方面均在籌劃下一步動作,而相關專家早就設想的復航計劃尤為受到關注。

濟寧市委黨校、臺前縣大運河復航調研組相關人士認為,現在大運河通航的客觀條件基本成熟。

首先,近半個多世紀以來,通過對黃河的一系列治理,黃河河道、水位保持了長期穩定,現在河水流量、淤沙等都處於管控中。今日黃河不僅不再是運河航運的禍因,而且成為通航可利用的條件。

其次,從河道狀況看,北部運河目前絕大部分河段保存尚還完整、連貫,實現了部分通水或季節性通水。問題較大的是從臨清向南至黃河的運河,包括聊城市、臺前縣段,約90公里。這段除臨清、聊城附近以及張秋鎮的運河故道仍清楚可見並常年有水之外,許多地段河跡已經湮滅,需要疏挖河道。

再者,南水北調輸水工程見成效,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得到了一定緩解,黃河水量也將會得到進一步補充和調節,將調水工程與通航功能綜合利用,北部運河的水源可多渠道解決。

“如何設計通航方式和線路,制定出科學的規劃方案,這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上述人士說。

本版圖片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