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玉時代——承上啟下的價值轉換


官玉時代——承上啟下的價值轉換

時間轉至隋唐年間,玉的作用不再侷限於作為禮器或是葬器。隨著生產力的提升,玉從神壇走至人間,開始了它的實用之路。

從隋唐開始,玉帶被定製為官服專用。唐代曾有朝廷規定“大帶制度”以帶上的裝飾品數量區別官員的官品等級。


官玉時代——承上啟下的價值轉換

根據程大昌的《演繁露》記載“唐制五品以上,

皆金帶,至三品則兼金玉帶。

本朝玉帶雖出特賜,

須得合門關子許服,方敢用以朝謁。

”後又綴文“本朝親王皆服玉帶。

從這樣的記載我們不難看出,

玉石在唐代開始,

逐漸有了裝飾和象徵性的意義。

官玉時代——承上啟下的價值轉換

除卻官服上的玉帶,唐代玉器相較於周漢玉器更具有賞玩性。前文我們提過,周漢時期的玉器主要作為禮器,不可隨意玩甕;而漢玉多為喪葬、辟邪之玉,更不可把玩;但唐代的玉石則擺脫了以往的神性和禮性,多在裝飾上呈現出可供鑑賞的美感。


官玉時代——承上啟下的價值轉換

唐代玉器的主要材料為和田玉,這與當時開拓西域,使得新疆和田玉大量輸入內地有關。

從雕刻角度來說,唐代的玉器在雕刻衣服紋理、人物髮絲、花草葉片、動物羽翎等多用平行細陰線;而在花蕾、動物鱗衣等細節上均用網狀陰線繪就。


官玉時代——承上啟下的價值轉換

所以等紋線均用鉈琢出,落腳深中間粗直,收筆細尖,線紋走向非常明顯。常見的人物、花紋圖像外緣,都有粗弦紋邊框。不難看出,唐代的玉器雕刻手法更加多樣性,裝飾圖案也更為豐富。


官玉時代——承上啟下的價值轉換

而在和田玉向中原運輸的過程中,

也開闢了我國最為古老的“玉石之路”,

同時這條路也是西域與中原進行文化交流

和傳播佛教的文化之路。

官玉時代——承上啟下的價值轉換

而唐代玉器中豐富多彩的佛教文化,

也是唐代玉器重要的文化特色,

其中以“飛天預期”為典型代表。

是當今所見到時代最早的飛天玉器,

也是後世同類玉器店先導。

官玉時代——承上啟下的價值轉換


當時的唐代和平昌盛,國泰民安,是我國封建社會中最為特殊、最少約束的一個時期,是思想文化開放的一個社會,敢於向外來的優秀文化學習借鑑,並將它吸納融合與中華傳統文化之中。


官玉時代——承上啟下的價值轉換


玉器也一改以往的古風古貌,以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樣子,濃厚的生活氣息和獨特的時代風格,為中華玉文化的品種多樣性與藝術風格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巨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