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彈匣、彈夾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看完文章別再弄混了

長期以來,經常有人把“彈匣”和“彈夾”這兩個詞不加區分地亂用,雖然只有一字之差,讀音也相近,但實際上“彈匣”和“彈夾”分別指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科普」彈匣、彈夾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看完文章別再弄混了

小編在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免得再出現類似"AK-47的彈夾"這樣張冠李戴的笑話。

彈夾:是一種夾子彈用的長條夾,用來將子彈成排夾住,用以對槍枝裝填彈藥之用,多由金屬製成,是一種裝彈輔助工具。

「科普」彈匣、彈夾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看完文章別再弄混了

依照其是否在裝填後成為槍身的一部份,彈夾分成漏夾和橋夾。

漏夾是金屬製用來裝子彈的框架,裝填時整個框架連子彈一起塞入彈倉中,變成槍枝的一部份。當子彈用光時,空彈夾會自動跳出或從彈倉下方落下。這裝置在19世紀由曼尼契發明,多見於曼尼契式的槍栓式步槍上。橋夾則是一種金屬或塑膠製框板,數發子彈裝於其中,可以用拇指將子彈一次推入彈匣或彈倉中裝填。

「科普」彈匣、彈夾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看完文章別再弄混了

橋夾比漏夾誕生晚,使用範圍卻遠遠超過漏夾,現代軍用半自動步槍基本上也都使用橋夾。典型代表是毛瑟M1898步槍使用的5發橋夾。

「科普」彈匣、彈夾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看完文章別再弄混了

彈匣:槍上用於存儲子彈的一個匣子,通常是一個可以拆御的小盒,通常有弧形彈匣和直彈匣兩種,子彈在壓入彈膛之前就放在那裡。

「科普」彈匣、彈夾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看完文章別再弄混了

彈匣是現在手槍、衝鋒槍和步槍的最主要供彈方式。彈匣中槍彈用完以後,可以從武器上取下,再換上裝滿槍彈的彈匣。由於更換彈匣的時間要比裝填彈倉的時間短,採用彈匣供彈的武器實際射速要高得多。

「科普」彈匣、彈夾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看完文章別再弄混了

彈匣從外形上分梯形、矩形和弧形三種,形狀決定於槍彈在彈匣內的排列。弧形彈匣主要用於彈殼錐度較大、槍彈容量較多或有凸出底緣的槍彈,如56式衝鋒槍彈匣。在容彈量不需要很大時,常採用梯形彈匣。槍彈無凸出底緣且彈殼錐度很小時,可以採用矩形彈匣,如手槍彈匣。

「科普」彈匣、彈夾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看完文章別再弄混了

彈匣最早的採用實際上是從手槍開始的。1893年,德國人博查特研製成功了博查特自動手槍,該槍採用的就是彈匣供彈方式。1915年,衝鋒槍的鼻祖皮維拉·羅薩衝鋒槍一出場就採用了彈匣供彈。但是直至二戰後,彈匣供彈方式才廣為使用。

「科普」彈匣、彈夾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看完文章別再弄混了

簡而言之,彈匣的主要作用是容納子彈,並在射擊時及時地將子彈託送、規正在預備進膛位置。而彈夾卻是需要子彈打完才能重新裝填,所以僅僅是一種裝彈輔助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