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城遇自己:北京十年,重新出發

遇城遇自己:北京十年,重新出發

今天的文章主題有點煽情。

作為一家財經新媒體,今天為什麼忽然轉性,做起來這樣的情感文章?

不要奇怪。那是因為前不久,小編看到華夏銀行與今日頭條聯合推出的"IN城"信用卡舉辦了一個徵文活動,主題為"遇城·遇自己",它們希望通過徵文活動找尋大家留存在城市的記憶。

而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主題的時候,就深有感觸,因為今年正好是我來北京的第十年,同時也是我正式創業做新媒體的第一年,可以說是我全新的一個開始。

要知道,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很多企業紛紛裁員,宏觀經濟低迷,做出創業這個舉動是非常大膽的決定。今天,正好藉著這樣的徵文機會,給大家講講我為啥走上創業的道路,這樣的經歷或許能給大家在寒冬中一些激勵。

而我決定創業,全部源於我一位前同事的鼓勵和啟發。她是一個傳奇的女生。

我這位朋友總是說,在北京這個城市,你要相信夢想是可以實現的。

遇城遇自己:北京十年,重新出發

她是我曾經在報社的一個同事,10多年前真的就是一個屌絲,跌落谷底那種。

她來我們報社時,不到30歲,剛離婚,分到的財產就是遠在燕郊的一套不到60平房子,每個月還要還著1000元左右的房貸。

她的業務不是最強的,她寫的文章,只能算中等,情商也有些欠缺,甚至和直屬領導處的關係也十分不好。

於是在報社幹了兩年,她就在2012年從報社離職了。

當時,她受夠了每天從燕郊到市區來回四個多小時的路程,決定在市區買房。她找了很久,在北京三環靜安莊找到了一個老房子,當時的價格是2.7萬。我當時還去看過,房子真是老破小,80年代的房子,還要價那麼高,真是瘋了。

她當時也是一個窮屌絲,手上沒有多少錢。但是她決定了,就要買房。

為這個目標,她想方設法,周邊親戚借一圈,周邊同事借一圈,少的兩三千,多的四五萬,多少不限。終於東拼西湊付了30多萬的首付。

由於她的工資比較少,後期的工資大部分都用來還房貸,日常生活只能靠信用卡度過,好在信用卡在衣食住行上都有一些折扣,緩解了她的部分壓力,讓她那幾年的生活沒那麼難熬。

她當時還對我說,這個小區我還看中了一套,要不你也來一套,我拒絕了。誰能想到當初那個老舊的小區,今天會漲成房價平均6、7萬的地段。

其實對於當時的我來說,信用卡是一個很陌生的詞彙。也是因為她,我第一次接觸信用卡,知道信用卡原來還可以這樣用。可以在你走投無路的時候,伸出援手幫你一把,不用受制於人。

後來,我們有幾年沒有聯繫。2015年年底,有一天她突然跟我說,家裡有了孩子,我們得去換一套大的房子。

他們看中了太陽宮附近的一套80多平的學區房,當時價格5、6萬。這個價格顯然也超出了他們倆人的收入水平。

怎麼辦?

很多人會覺得賣舊房,買新房,他們沒有。她跟我說,如果不逼自己一下,你不會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

在這期間,她為了還貸,做了兩份工作,兼職寫公眾號,這一堅持就是兩三年,突然有一天公眾號就火了。她的公眾號因為圈層高淨值人群,也獲得了20多萬的粉絲,成為垂直領域的頭部媒體。

然後她決定創業,如今擁有一家小有成就的創業公司,實現了財富自由。她說她從沒有想過,自己一個窮屌絲,有一天自己能夠擁有一家媒體,從沒有想過在40多歲的年紀可以財富自由。

她說她很感謝生活在北京這個城市,給予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她對我說,你過去10多年一直躺在舒適區裡,為什麼不做一個嘗試改變?

2018年下半年的一天,我陪外地朋友去參觀故宮、天壇,走著走著就暗自在心裡下定了決心,試試又何妨。於是幾番心裡鬥爭後,終於做出了創業決定。改變是艱難的,但是我相信只要一直往前奔,總有到達的一天。

在文章的最後,我要給華夏銀行與頭條推出的"IN城"聯名信用卡"做個廣告。這兩年,我們看到華夏銀行也在積極勇敢轉變求新,利用大數據,為年輕客群儘可能嘗試新的設計,這次的"IN城"聯名信用卡"是以十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南京、西安、武漢、成都、鄭州、杭州)原創手繪圖案為基礎,利用裸眼3D工藝製作,可以定製獨屬於你的城市記憶卡面,留做一個紀念。

遇城遇自己:北京十年,重新出發

我也辦理了這張卡,而且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北京,因為這個地方讓我留下了太多回憶。公司在積極創新,社會在積極改變,我們沒可能沒有理由不去嘗試改變了,以此文紀念我在北京的10年。

點擊"瞭解更多",定製你的專屬華夏頭條IN城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