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清朝的書院,變身金融博物館,展現嶺南兩千年錢幣變遷

在國內有很多收藏古物的博物館,而今天要說的這個博物館名字很“現代化”,曾是清朝時期的書院,如今變身成金融博物館,見證了嶺南兩千年錢幣變遷!

曾是清朝的書院,變身金融博物館,展現嶺南兩千年錢幣變遷

這個博物館就是位於廣州市越秀區的教育路流水井29號的嶺南金融博物館,由廣州市金融工作局、越秀區政府共同籌建。目標是打造集收藏展覽、金融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多功能博物館。

曾是清朝的書院,變身金融博物館,展現嶺南兩千年錢幣變遷

建成後的嶺南金融博物館將從貨幣、銀行、證券、保險、銀錢業、典當、紅色金融、對外金融、廣州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等方面去展示嶺南金融的歷史文化和未來發展藍圖。

曾是清朝的書院,變身金融博物館,展現嶺南兩千年錢幣變遷

在這座博物館展示上至南越王政權建制時期,下至2018年,嶺南金融相關的重要史實、事件等。據瞭解,目前館藏藏品約8500餘件(套),展出展品500件,是瞭解嶺南地區2000年金融發展史的重要窗口。

曾是清朝的書院,變身金融博物館,展現嶺南兩千年錢幣變遷

這個很現代的博物館前身是廬江書院,始建於嘉慶年間,是廣肇兩府60多個何姓家族出資合建。曾於道光、光緒年間兩度重修,書院建築秀美,裝飾細膩,是廣州書院群保存比較完整的合族祠書院。

曾是清朝的書院,變身金融博物館,展現嶺南兩千年錢幣變遷

廢科舉後,宗族活動亦式微。民國時期,廬江書院作為省內何姓族人子弟到省城求學寄宿之所,或作他用。建國後,改為民居,如今,書院的主體建築改為越秀區北京街文化站活動場所,基本保存完好。

曾是清朝的書院,變身金融博物館,展現嶺南兩千年錢幣變遷

本書院保存完整,在中國的明清書院中具有代表性,也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其建造模式及運營模式在中國的書院群裡也別具特色。廬江書院為國家民族輸送過很多愛國志士,傑出英才。

曾是清朝的書院,變身金融博物館,展現嶺南兩千年錢幣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