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點計劃|讓每個孩子都能安全快樂成長

導語:《中國青少年兒童傷害現狀回顧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5.41萬名0至19歲的孩子因為電擊、溺水、交通事故、鈍器傷、跌落等意外傷害導致死亡,平均每天148個鮮活的生命隕落。建立全方位的青少年兒童安全教育課程體系,增強傷害預防意識,讓孩子真正掌握面對危險時自護自救技能勢在必行。

近年來,青少年兒童安全問題備受學校、家庭和社會各界的重視。教育部也頻頻頒發關於青少年兒童安全相關工作的政策性指導文件。具不完全統計,從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教育部頒發有關青少年兒童安全教育的文件超過24項,相當於每個月頒發一個強調青少年兒童安全教育的文件,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高度重視和落實青少年兒童安全教育工作。

從教育部高頻率的文件發佈和反覆強調的系列動作中,我們可以看到兩方面信息,第一、國家高度重視青少兒童安全教育;第二、青少年兒童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實仍面臨巨大的挑戰。


奇點計劃|讓每個孩子都能安全快樂成長


當前,青少年兒童安全教育的知識制式化。安全知識教育大多通過校園講座、家長說教、公共宣傳、圖書網絡等方式。而且,大部分的安全教育都是在惡性安全事故發生之後,突擊性的進行相關事故知識填鴨,缺乏統一系統培訓內容。這些安全教育方式,基本沒有安全演練過程,即使有一些安全演練,多數也停留在“警鈴一響,集體撤離”的層面。

此外,很多老師和家長的安全意識階段化明顯,認為孩子年齡越大安全自護能力越高。據《2018年中國少年兒童安全自護能力調查報告》數據表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生活接觸的範圍越來越大,安全隱患也在變化和多樣化。不同的年齡階段存在不同的問題,安全教育需要貫穿全年齡段。

綜合來看,在當前傳統工業化安全教育現狀下,孩子對於危險隱患認知不清晰,安全技能掌握不熟練,很難真正實現“讓孩子妥善應對危險和自護自救”的目的。

青少年兒童的安全教育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局面,冷靜分析發現,主要癥結在於青少年兒童安全教育資源的稀缺。當前青少年兒童安全教育大多數是由學校和社會公益機構擔任。與英語、舞蹈等特長教育相比,青少年兒童安全教育的市場化進程緩慢,優質的安全教育資源匱乏,缺乏長期可持續的標準化課程、相關教材和教具缺失。

奇點計劃——青少年兒童安全前意識教育平臺應運而生。奇點計劃由STEAM過程體驗式安全教育平臺——奇點實驗室,青少年兒童安全知識普及公益平臺——奇點大篷車,安全知識學習成果展示平臺——奇點秀三大平臺構成。


奇點計劃|讓每個孩子都能安全快樂成長


奇點計劃秉承非工業化教育為核心理念,將先進的STEAM教學方法、VR科技與專業的安全教育內容進行有機融合,開發適合不同年齡段、不同場景的教學課程、教學道具、互動遊戲、圖書繪本等產品,建立全方位的青少年兒童安全教育課程體系,打造沉浸式場景化安全教育模式。讓孩子在遊戲中構建安全前意識,真正掌握實用的自護自救技能。

奇點計劃成立奇點研究院,研究院成員由野外生存、醫療救護、運動安全、兒童心理學等領域專家構成。通過研究發現,安全意識屬於正確的防護意識,是人類的前意識,而非潛意識。前意識在潛意識和意識中間起著稽查者的作用,不允許潛意識中錯誤的本能和慾望侵入意識之中。奇點計劃旨在將安全知識與技能融為自身前意識,以確保在危險發生時,第一選擇即為正確。


奇點計劃|讓每個孩子都能安全快樂成長


奇點計劃青少年兒童安全教育課程內容覆蓋校園安全、家庭安全、公共安全、運動安全4大模塊20多個主題。在課程體系開發過程中,奇點計劃團隊不斷思考,如何將安全知識與技能融為自身前意識,確保在危險發生時第一選擇即為正確,提升危險應對和自我保護能力。通過測試實驗發現,模擬不同情景的危險場景,讓孩子真正參與到安全逃生自護實踐中,不但能夠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變成應對危險的經驗,還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應變力,達到安全教育的真正目的。

青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 。青少年兒童安全教育是一項全民參與的事業,奇點計劃作為青少年兒童安全教育踐行者,以“讓所有孩子都能安全快樂成長”為使命 ,為青少年兒童提供全球最優質的安全教育服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