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感冒防治寶典|科普

↑點擊上方“健康春旅”免費訂閱

首都醫科大學

醫學博士

新浪微博:

“新派中醫吳義春”

好大夫網站:

吳義春

冬去春來,萬物都在蠢蠢欲動,等待復甦的最佳時機,這其中也包括一些我們並不歡迎的換季疾病,感冒可以說是最常見也是最普遍的換季疾病之一,冬去春來,天氣寒冷得感冒這非常好理解,但在夏季來臨之際,感冒也不少。夏天氣溫高,為什麼還得感冒?這就得從感冒發病的原因說起。

為什麼會得感冒?

01

溫差大是得感冒的第一要素

臨床觀察:一般存在溫差大,人體體溫調節中樞的不耐受現象,這容易導致感冒的發生。基於此規律,你會發現在一年四季換季的時候自己很容易出現感冒。

四時之中,氣候失常,如春應溫而反寒,夏應熱而反冷等,就像今年就很容易出現感冒。一日之中早晚溫差大也容易感冒,這就是有人因為在夏天睡覺夜裡開窗戶還會感冒的原因,這往往出現在白天和夜裡存在溫差大的時候,最近因為降雨導致氣溫下跌,氣溫跌宕起伏,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及時增添衣服,很容易因為溫差大而感冒。換言之,感冒的常見原因就是因為“凍”著。

02

食積是小兒感冒的重要原因

有些小朋友很容易感冒,穿得並不少,甚至捂得很嚴實,也很容易感冒,這主要跟“吃”出來的積熱有關。有些父母過於溺愛孩子,尤其隔代帶養,擔心孩子營養不夠,長期過度的給孩子吃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如牛奶、雞蛋、巧克力或肉食,

這些食物過量攝入會導致體內內熱增加。另外,儘管主食不多但是零食不斷,也容易導致胃長期不間斷工作,日久會導致胃腸運化功能減弱,積而生熱,有內熱的人表虛很容易外感。這點對於年輕的家長或者隔代帶娃的更需要重視。

夏季感冒防治宝典|科普

03

正氣不足是老年人反覆感冒主要原因

老年人因為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病多,加之部分人群有腫瘤病史,或新近手術,出現抵抗力下降,正氣不足,抗邪不力也容易出現感冒反覆。這就是《黃帝內經》裡面所提“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道理。但是有人過分的認為自己“虛”,不注意祛邪,攻補兼施,用單味黃芪或者西洋參泡水喝,這樣的方法也不可取,虛不受補,這種情況很容易引起虛火上炎

以上僅從中醫的角度分析了感冒的常見原因,沒有引入現代醫學病原學的概念,是因為如果正氣足,病毒、細菌、支原體本存在於環境中,或許就更容易與人和平共處,一旦犯上作亂,往往是內部空虛“禍起蕭牆”,所以內因正氣足才是最根本防止感冒的最核心因素。

感冒的常見症狀包括:鼻塞發燒,咳嗽難忍等,

實際上這包括了感冒的三階段

有人認為感冒不是扛扛就好嗎?還用治?非也。

夏季感冒防治宝典|科普

對於年輕正氣足者尚可通過自身正氣祛邪外出,但是對於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或者小孩感冒久治不愈,就會容易併發肺炎、腎炎、心內膜炎等,這種情況感冒千萬不能拖。也有很多人去醫院治療感冒,想著打打針,吃吃藥,症狀一沒就認為針不用打了,藥不需吃了,感冒已經好了,繼續“吃香喝辣”。隔幾天,咽疼咳嗽,又回到剛到醫院就醫的樣子。這樣做其實是忽視了感冒的三個階段,感冒的病程可分早期、中期、恢復期,缺一不可,需要全程監控。

01

感冒早期

感冒早期各種症狀相對明顯,包括髮燒、咽喉腫痛、鼻塞等。這其實是風寒束表,寒入裡化熱導致的一系列症狀。這個階段,針對“凍”著,受涼的原因,及寒邪入裡化熱,需要既散表寒同時清裡熱,及時散寒解熱才能儘早控制病情,其中務必注意“寒”與“熱”的輕重,寒症輕微可以用香菜、蔥白、生薑等煎水喝,寒邪重者,渾身關節痠痛,鼻塞嚴重可以用麻黃配伍治療(此點務必正規就醫),這個階段治療相對固定,可以酌情選用自擬的

感冒退熱方,患者反饋一般在 1 - 3 副內可退燒。

夏季感冒防治宝典|科普

02

感冒中期

感冒中期發燒症狀有所緩解或基本消退,會出現熱退咳存或熱降咳存,此階段主要為咳嗽,或乾咳,或有痰,常常伴有嗓子癢不舒服,這樣的咳嗽現在逐漸被認識,被稱為“感冒後咳嗽”。常規的輸液治療效果並不滿意,用程鍾齡法可以取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辨治的要點是“感冒後”、咳嗽伴“咽癢不適”。

筆者在立足古典文獻的基礎上,結合當代咳嗽合併過敏、酸相關性、鼻後滴流等多重因素自擬了感冒咳嗽方。

其中黃痰可以加用魚腥草,咽痛可以用生甘草、桔梗,夜間咳嗽可以用當歸,乾咳可以用枇杷葉,而荊芥、連翹、蘆根也不可少,能啟門逐寇,發汗止咳,臨床使用患者反饋效果理想。

03

感冒後期

到了恢復期,感冒各種症狀逐漸消退,但是還會有餘熱未清、口乾等症狀,此時如灶膛火星還需要“除熱務盡”,尤其不能肥甘厚味助長內熱導致感冒治療不徹底或反覆發作。這點小朋友尤其需要注意,往往家長心疼,覺得孩子“虛”了,需要補補,一補就會出現感冒反覆或症狀遷延不愈。這樣做其實就是忽視了感冒需要除邪務盡的道理。

曾接診這樣一個反覆發燒的內蒙古患兒病例,症狀為反覆發燒,究其原因,通過細問家長得知,因孩子長期有病,都說是免疫力低、抵抗力弱,故經常讓孩子吃肉、補品,我根據中醫“損谷則愈”傳統,除據症用藥外,囑其務必忌口,少吃肉,晚飯不能過飽,調理一週,燒未再起。

上面所講的感冒這 3 個階段,如果處理得當有時只持續幾天,但稍不注意就有可能綿延更長時間,尤其第二階段,感冒症狀逐漸消失只剩下咳嗽時,很多患者朋友就認為感冒已經好了不用再治了,結果導致咳嗽遷延不愈。長久咳嗽甚至懷疑自己得了更嚴重的疾病,這種反覆,可能持續幾天,幾個月甚至反覆發作幾年。

夏季感冒防治宝典|科普

很多朋友誤認為咳嗽只是感冒的“後遺症”,實際上說明您當初的感冒剛進入“第二階段”,還需要用藥治療,我們的經驗對於此類咳嗽用中藥往往三到五服有效。很多兒童和老年人會出現看似不明緣由的長期咳嗽,有些也是因為忽略了、沒有走完感冒三個階段,也就是感冒沒能好利索就匆匆停藥導致。所以要正確認識感冒的三個階段,認真對待不可掉以輕心。

夏天得感冒辨治要點

夏天得感冒除了常規注意溫差、食積、正氣及分階段治療外,以下兩個問題也同樣值得重視。

01

關於“寒”

烈日高照,天氣炎熱的夏天談“寒”的問題是否有必要?通過大量臨床接診發現很有必要。

中醫學有本經典著作叫《傷寒論》,很多人對傷寒概念有爭論,從名稱上首先言其“傷於寒”,說明寒邪最為肅殺,容易讓萬木凋零,提到了著涼生病的道理。

夏天天氣炎熱,人體容易出汗,導致人體陽氣浮於體表造成中焦虛寒,這就是為什麼夏天容易出現脾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這個季節因為天氣炎熱,人們喜歡乘涼飲冷導致“陰暑”也是這個原因,所以夏天天氣雖炎熱還提倡“春夏養陽”也是這個道理。這樣的道理跟上了年紀的人講更容易有切膚之感。也只有在這個季節不糟蹋,不過度耗散陽氣,才能讓秋冬季呼吸系統疾患者不度日如年。以上是夏天養生之核心——養陽防寒,在此基礎上,冬病夏治也就不難理解了。

夏季感冒防治宝典|科普

02

關於“溼”

溼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因為溼的瀰漫、廣泛性,十人九溼,十病九溼,同時因為溼氣是夏天的主氣,夏天的疾病往往多多少少都會沾上“溼”的問題。

總結每週一次朋友專場慢病專臺後發現夏天疾病不光有溼疹、皮膚瘙癢等皮膚淺表病,還有深入血液的痛風、高脂血症,甚至轉入到內臟的胃腸病、婦科帶下病,這些多少都跟溼氣相關,所以這個季節談化溼更是應季和及時。

春夏之交,氣溫升高,患者多有貪涼飲冷,導致寒溼入侵,或者暑溼蒸騰,感受溼熱,亂於腸胃,導致胃腸功能失調,或嘔吐,或胃脹,或洩瀉,或大便粘滯不爽,嚴重者也伴有胃脹痛。所以夏季感冒多“胃腸型”,或者兼雜溼的身影。這類人群往往舌頭胖大或者舌上有厚苔,這樣的舌象說明體內有溼氣,如果不兼顧化溼,夏天的小小感冒也容易出現遷延不愈,此更需注意。所以,在夏天及時祛溼又顯得迫不及待。

夏季感冒防治宝典|科普

雖說感冒是小病,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可能要了命,對於小朋友來說可能留下嚴重併發症。在夏天因為暑、寒、尤其溼輪番作亂,更提示我們要重視夏季這不一般的感冒。其中溼氣已成了當今時代人們主要的健康隱患之一,有人認為夏天不應吃中藥,實際上溼氣為夏令的主氣,在這個季節更應該及時化溼才能讓溼不在人體內生根發芽,遷延不愈,否則或許會給自己留下“身體總是不舒服”的糾纏。

往期精彩回顧:

夏季感冒防治宝典|科普

你有哪些健康困擾歡迎在下方寫留言提問,有機會被吳義春博士選中解答哦!

夏季感冒防治宝典|科普

好的!如果我還有更多的問題想要和博士反映,怎麼辦?

夏季感冒防治宝典|科普

歡迎您進入新浪微博 “新派中醫吳義春” 好大夫網站(吳義春)等平臺進一步諮詢互動哦!

— 如何預約就診?—

吳博士工作室

為響應國家“三級醫院專家下基層”政策,及解決“搶救室不出門診”及“急三慢七、急診只讓開三副藥”難題,現在北京東城醫保定點普康中醫院(社區不用選擇定點,皆可就診)開設吳博士工作室,專門解決朋友尋醫問藥及各種疑難雜症。

► 形式:預約制就診

► 時間:每週六全天

☎ 預約電話:010-84128685(電話預約)

15001306323(微信預約,僅限工作時間)

夏季感冒防治宝典|科普

↑長按投資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