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省政協委員提案:將河源江東新區設立為粵東粵北地區綜合試驗

【河源吉屋房產資訊】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提出,廣東要以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為重點,加快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省委書記李希去年8月底到河源調研時要求,河源要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綠色發展、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重大機遇,努力建設我省綠色發展示範區,爭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走出生態河源、現代河源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而日前,省委、省政府也印發了《關於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侷促進全省協調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北部生態發展區地級市市區、縣城及全省生態發展縣(市、區)各類省級以上區域重大發展平臺和開發區,在實行更加嚴格的開發強度管控和生態環保準入門檻前提下,適用重點開發區域和東西兩翼地區的發展政策。


聚焦省政協委員提案:將河源江東新區設立為粵東粵北地區綜合試驗


為此,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期間,河源市8名省政協委員聯合提交了《關於在粵東粵北地區設立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綜合試驗區的提案》,建議省委省政府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設立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綜合試驗區,並將我市江東新區設立為粵東粵北地區的綜合試驗區,加快江東新區的發展,有效解決我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構建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樣板。昨日,該提案第一提案人省政協委員,副市長龐啟彪對提案進行了進一步的解讀。


聚焦省政協委員提案:將河源江東新區設立為粵東粵北地區綜合試驗


“我認為江東新區不僅具備設立為全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綜合試驗區的獨特優勢,在現實基礎、戰略方向和規劃理念等方面同樣具備條件。”龐啟彪說,我市江東新區成立4年多來,城市和工業承載能力日趨增強,作為河源城市擴容提質主戰場和未來城市發展新引擎的作用日漸凸顯,將其作為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成為粵東粵北地區振興發展的示範區的時機和條件都已成熟。


聚焦省政協委員提案:將河源江東新區設立為粵東粵北地區綜合試驗


龐啟彪表示,首先,在區域功能上,江東新區屬於粵港澳大灣區範圍,處於珠江東岸深莞惠經濟圈輻射帶動的第一圈層,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利用珠三角和港澳優質資源上就有天然的區位優勢,而隨著東江航道復航及升級,江東新區水路也將可實現江海聯運,並且江東新區擁有33.5萬畝林地和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古竹鎮,也可望成為“一區”的標杆示範區,因此,江東新區既有“核”的特質、“帶”的潛質,還有“區”的本質。而目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同時具備“一核”“一帶”“一區”條件的區域也只有江東新區。其次,突出的區位交通優勢、良好的現代產業基礎、優越的科教人才資源、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獨特的文化旅遊資源以一流的營商服務環境使江東新區具備打造全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綜合試驗區的現實基礎。此外,江東新區構建“三點三帶四組團”戰略發展佈局撐起振興發展的“四梁八柱”的發展理念也使其具備了打造全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綜合試驗區的戰略方向和規劃理念。

設立全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綜合試驗區,有利於江東新區快速發展,利用獨特的優勢成為我市新的發展增長極,有效解決我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龐啟彪希望,省委省政府可以根據《關於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決定》(粵發〔2013〕9號)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侷促進全省協調發展的意見》,在粵東粵北地區設立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綜合試驗區,並將我市江東新區設立為粵東粵北地區的綜合試驗區,儘可能給予江東新區政策、資金、土地和人才支持,引導實施一批重大基礎實施項目和產業項目,鼓勵江東新區在機制體制方面開展先行先試,通過探索實驗、創造經驗、複製推廣,為粵東粵北地區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提供新模式、新路徑,使其成為解決全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和構建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樣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