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男同桌:有事“打電話給我,我來找你”,感動所有人

六月份,是一個傷感的季節。因為很多畢業生要遠離自己熟悉的校園,離開朝夕相伴的同學、老師,踏上新的征程。同樣,這也意味著一段青春的結束,未來的可能性比以前又有所擴大或縮小,當然,社會上也流傳了很多關於青春、關於畢業的歌曲。最著名的,莫過於高曉松創作的校園民謠那首《同桌的你》:“那時候你總是很小心跟我借半塊橡皮”,“那時候天總很藍,日子總過得太慢”......很婉轉、很憂傷的歌曲,帶給很多人關於青春的回憶。

2014年周冬雨、林更新等聯袂主演的青春愛情電影《同桌的你》更是將周小梔和林一這一對同桌從初中、高中、大學直至畢業十年後的青蔥記憶和甜蜜戀情描述得淋漓盡致,勾起了無數人的美好回憶。

暖男同桌:有事“打電話給我,我來找你”,感動所有人

青春愛情電影《同桌的你》

近期,在網上就流傳了這樣一段視頻,《少年說》中,一個稍胖的女生,在面對同班同學時,大聲自信地訴說,自己從一個膽小懦弱的醜小鴨變成一個自信開朗的陽光女孩。很大原因來自於自己的同桌——一個文靜、但又充滿力量的帥小夥的鼓勵。

在她動人的演說中,她不僅描述了自己的轉變過程,也表達了自己對同桌的期待,希望同桌在以後的人生中,也能遇到鼓勵他、幫助他的貴人。這個期望,也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另一種詮釋吧。而同桌在她的感恩下,同樣表示,以後有事,“打電話給我,我來找你”。聽到這裡,現場的所有人都同時鼓起了掌。而我們這些觀眾,也會感到無限溫暖。

暖男同桌:有事“打電話給我,我來找你”,感動所有人

“打電話給我,我來找你”

雖然在現實生活中,“打電話給我,我來找你”可能只是一個美好的諾言,聽聽就好,並不能太當真。有多少同桌,在畢業之後,各奔東西,從此不相往來。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流動性很大的現狀,很多人畢業之後,為了生活四處奔波,分佈在各地,真的是一畢業,就難以再回首。

所謂的同學情,象網上經常調侃的,同學聚會,“拆散一對是一對”。真的是隻能用來做青春的回憶。再回首,早已經是物是人非了。

暖男同桌:有事“打電話給我,我來找你”,感動所有人

再回首,早已經是物是人非了

但身在校園的少年們,他們滿懷著憧憬和最純真的情懷,對同學情是沒有一絲摻假的。而那位少年,面對同桌的承諾,我相信也是誠意滿滿的。成年人的精明算計,對情感的淡漠,這也許是一種成長的代價吧。

美國電影《畢業生》通過描寫大學畢業生本恩的愛情經歷,就表達了青年人的成長以及對成年人社會的奮起反抗。該片憑藉出色題材,於1968年獲得了第25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第40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提名等獎項。

暖男同桌:有事“打電話給我,我來找你”,感動所有人

美國電影《畢業生》

當然事情總會有特例。在我們的生活周邊,也有很多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的同學,會一直找時間陪伴,不管時間怎麼變化,不管空間處在何方,他們總能保持持久的聯繫,若干年後,還會做出當時這樣動人的承諾,“打電話給我,我來找你”。真希望世上,這樣的同桌越來越多,幸福的女孩越來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