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中官方共祭一戰華工 吉炳軒出席

【歐洲時報記者黃冠傑巴黎報道】11月12日下午,巴黎13區鮑德力古公園,小號吹出哀樂,嘉賓俯首寄託哀思。值此一戰停戰百年之際,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和巴黎13區政府在鮑德力古公園聯合舉辦一戰華工追思活動。中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吉炳軒出席追思活動並講話。法國國民議會法中友好小組主席陳文雄,中國駐法大使翟雋,巴黎13區區長顧梅,凱旋門長明火委員會主席達利將軍,法國國家老兵和戰爭受害者辦公室主任拉克多,法國外交部亞大司長馬捷力,法國總統亞洲事務顧問阿莉絲·胡佛以及旅法僑學界、中資機構代表和一戰華工後代代表出席了儀式。

法中官方共祭一战华工 吉炳轩出席

為華工緻哀。(圖片來源:本文圖片均由黃冠傑 攝)

位於鮑德力古公園的一戰華工紀念碑建於1998年11月,它是經法國政府批准、由巴黎13區華僑華人積極推動於一戰停戰80週年之際設立的。20年來,這裡已經成為旅法華僑華人和巴黎市民紀念和緬懷一戰華工的主要場所。儀式上,吉炳軒副委員長緩步走到紀念碑前敬獻花圈。花圈條幅上寫著:“深切緬懷一戰中國勞工,中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吉炳軒”。吉炳軒認真整理條幅、花圈後,退步向紀念碑深深鞠躬。這是到訪一戰華工紀念碑的中國最高領導人。陳文雄也為紀念碑敬獻花籃。中國駐法大使館、巴黎市政府、旅法僑界、法國中國工商會、旅法學界也敬獻了花籃。

法中官方共祭一战华工 吉炳轩出席

圖為吉炳軒副委員長向一戰華工紀念碑敬獻花圈。

法中官方共祭一战华工 吉炳轩出席

吉炳軒副委員長為華工紀念碑敬獻花圈。

吉炳軒在講話中指出,100多年前,近15萬中國勞工背井離鄉,遠渡重洋來到歐洲。他們勤勞、樸實、勇敢、堅強,無論是在戰火紛飛的前線,還是後方的城市鄉間,他們都辛勤勞作、埋頭苦幹,為歐洲大陸恢復和平和戰後重建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其中2萬多人獻出了生命,未能回到祖國同父母妻兒團聚。法國福熙元帥曾稱讚中國勞工是一流的工人,堪稱榜樣。馬克龍總統曾親切地將中國勞工們稱作“法國人的兄弟”。

法中官方共祭一战华工 吉炳轩出席

吉炳軒與陳克威、陳克光親切交談。

吉炳軒表示,今天,可以告慰勞工兄弟們的是,我們的祖國早已不再是飽受欺凌、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我們的綜合國力已位居世界前列,改革開放不斷推向前進,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國際地位和影響顯著提高。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全體中國人民正在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祖國的明天會更加美好。同時,祖國也無時無刻不在記掛著你們。今天,我們懷著莊嚴肅穆的心情在此舉行紀念活動,正是為了緬懷你們為和平所付出的努力和貢獻。數十年來,法國政府為緬懷中國勞工作出了許多努力,包括公開歷史檔案,修建和維護紀念碑、紀念牌和墓園,體現了法方對歷史的尊重和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中方對此表示高度讚賞。

吉炳軒指出,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戰場上沒有真正的勝利者。戰爭的創傷讓我們更加懂得和平的寶貴。昨天,我代表中方出席了巴黎和平論壇開幕式和一戰終戰百年紀念儀式。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代表齊聚巴黎,反思戰爭,共促和平。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期待。我們要發揚同舟共濟的思想,旗幟鮮明地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共同維護多邊體制和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並適時對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多邊機構進行改革。

法中官方共祭一战华工 吉炳轩出席

吉炳軒與中法代表在紀念碑前留影。

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歷來崇尚“以和為貴”,主張“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雖然是個大塊頭,但絕不會將自己曾經遭受過的苦難強加給其他國家和民族,也絕不會試圖通過武力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這是我們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

吉炳軒強調,當今世界越來越像一個地球村,各國利益高度融合、命運休慼與共。我們堅信,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能更好。我們願同各國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包容、開放、普惠和均衡的方向發展,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契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吉炳軒表示,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一戰結束後,3000餘名中國勞工留在了法國。他們積極努力,融入了當地社會,娶妻生子,成為最早一批旅法華人華僑。百年後的今天,中法已經結成緊密持久的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旅法華僑華人在法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中法關係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紐帶和橋樑作用,為增進兩國人民相互理解、促進合作共贏做出了獨特貢獻。明年是中法建交55週年和中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週年,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法關係一定能夠沿著兩國元首指明的方向,不斷開拓新的局面,書寫新的壯美篇章。

法中官方共祭一战华工 吉炳轩出席

法國國民議會法中友好小組主席陳文雄敬獻花籃。

陳文雄致辭表示,今天華工歷史翻開新的一頁,這是多方努力的結果。凱旋門一戰停戰百年紀念儀式上,一名華人女孩現場朗誦了華工書信,讓全世界人第一次聽見一戰華工的心聲,也把華工的貢獻寫進了一戰的歷史中。但是,值得指出的是,還有很多人不瞭解這段歷史,遺忘了這段歷史。我們今後的任務就是要後代記住這段歷史,記住華工為和平所做的貢獻。我的今生將致力於中法兩國人民的友好,也會讓我們的後代不停止地講述他們的故事。

翟雋表示,我們共同回望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是為了告慰逝者,我們的國家日益繁榮強大,我們的生活日益安寧幸福;也是為了激勵後人,銘記歷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鬥。一戰華工史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世界。一戰華工史已成為中法兩國人民共同的記憶。一戰華工史把兩國人民的心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成為中法友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顧梅致辭表示,巴黎13區政府一直以來為恢復華工的地位和尊嚴而努力,這塊華工紀念碑就是一個象徵。今天中國的領導人來紀念他們,這讓我們十分感動。這表明他們一直沒有被遺忘。我們將繼續為此而努力。

法國華僑華人會執行主席金麟澤代表僑界致辭表示,向一戰華工先輩們表達我們的深切哀悼和思念,因為他們是我們旅法僑胞的先驅,是中法友好的最早使者。祭奠一戰華工先輩,緬懷那些逝去的英靈,為的是讓旅法僑胞,特別是年輕一代記住這段苦難的歷史;同時,更加努力地去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自覺維護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人類和平。

法中官方共祭一战华工 吉炳轩出席

花圈陪伴下的華工紀念碑。

當得知當年與法國中央政府、巴黎13區政府共同推動設立華工紀念碑的華商陳克威、陳克光兄弟來到追思現場,吉炳軒副委員長與他們親切交談。吉炳軒還會見了出席儀式的現在生活在中國和法國的華工後裔,鼓勵他們多為中法友誼作出貢獻。

中國駐法使館公使餘勁松主持了追思儀式。中國駐法使館吳小俊公參、周琪國防武官、經商處高元元公參、教育處楊進公參、文化處李少平公參、領事部高萍參贊、新聞處王紅參贊等使館部分外交官以及正在法國舉行一戰華工圖片展的山東省政府僑務代表團成員應邀出席了追思儀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