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米正式告別“創業公司”變成“大公司”

2月18日,小米集團(01810.HK)發佈手機部與平臺部組織調整及任命通知,該調整不同於去年9月針對集團總部職能部門的變動,更加聚焦於手機業務部,主要為加強小米手機研發體系。此外,小米集團也正逐步推動管理層級化落地。

這也就意味著,小米正式告別曾經引以為豪的扁平化管理。

過去的小米只有三個層級:聯合創始人-部門負責人-員工,並且奉行不打卡、不設KPI的政策。

但在2月17日,根據《財經》的報道,小米也正在內部推行層級制。小米內部頭銜大體分為專員-經理-總監和副總裁及以上,層級共設10級,從13級到22級——和他們常常提到的的“友商”華為一樣。畢竟雷軍多次在不同的場合說過,他經常學習任正非講話。紅米品牌獨立發佈會上,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說:“辦小米之前我是華為的鐵桿粉絲,我會背任正非很多篇講話。”

在這份最新的層級計劃中,小米專員級別為13級左右,經理為16級到17級左右,總監為19級到20級左右,副總裁為22級。雷軍不在該級別體系內,因而沒有級別。

成立9年之後,擁有2萬名員工的小米已經不再是大膽放言“去KPI”的創業公司,而是一家大公司了。

從去年7月開始到現在,小米已經完成了3次組織架構調整。

顯然,曾經否認KPI制度並認為KPI制度“會讓員工迷失”的雷軍已經意識到,不適用於互聯網時代鬆散的並非KPI制度,而是鬆散的組織架構。如果他繼續認為KPI制度會“讓員工迷失”的話,那麼接下來就該輪到小米迷失了。雷軍——或者說正處在從創業公司向大公司轉型過程中的小米,從人治到規範化組織治理的轉型意圖明顯。

不過,這並非小米第一次層級化嘗試。

2016年初,小米召開名為“2016小米鬧天宮”年會。雷軍現場表示2016年將繼續堅持“去KPI”戰略。他稱,2015年的小米被“出貨量八千萬臺”的心魔所累,過得一點都不開心,所以小米2016年將保持初心,堅持做最酷的產品,享受創業過程,開開心心地做事情。

但是,事與願違。

2016年,小米手機銷量下滑嚴重,年銷量僅為4150萬部,相比上年同期的6490萬部下跌36%。“手機公司一旦下滑就是一條不歸路。”雷軍曾向媒體坦言。

於是,彼時的小米在MIUI部門試點了層級制。一位不願具名的小米負責人透露,“大家覺得整個公司業績做得不好肯定是有一些問題的,誰也說不清楚問題在哪,那就都改改看看。”隨後,層級化又在小米電視部門試點,到現在基本擴展至全公司。此外,有小米員工告訴《財經》,小米目前上班要打卡,而且在今年春節後考勤尤其嚴格,部門也設有KPI。

小米要走高端路線

小米再次調整組織架構,也是為了推出自己的高端產品。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發佈最新報告,2018年第四季度蘋果在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超越小米排名第四,市場份額為11.5%。小米第四季度出貨量由去年同期的1.59千萬臺跌至1.03千萬臺,市場份額由13.9%下滑至10.3%。

而從2019年開始,國內手機廠商聚焦高端手機趨勢明顯。2月12日,vivo正式宣佈即將推出全新子品牌iQOO,主攻高端市場,價位或定在蘋果為主力的5000元檔以上。Canalys分析師賈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高端手機市場依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2018年中國整體市場下跌14%,但是600美元以上的市場反而上漲了10%。

結合最新的市場報告,以及這份有點刺眼的成績單,小米不僅看到了自身成績的下滑,也看到了高端機市場仍然存在的機會——以及高端機的高定價帶來的高利潤。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雷軍的微博頻繁更新——更新頻率高得就像是一個營銷號。而且他也在微博上多次提到,如今的小米要“去掉性價比的束縛”,而即將在週三(2月20日)發佈的小米9“價格肯定比小米8高不少”。

今天,小米正式告別“創業公司”變成“大公司”

2月17日,雷軍也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佈文章稱,“小米旗艦機一定要去掉性價比的束縛,專心做最好的產品。這次為了做好小米9,我們不惜代價…小米9的製造和研發成本,絕對不便宜,期待我們賣到特別便宜的價錢,完全做不到。小米9肯定比小米8貴不少,特別希望大家的理解!

除了一次次地告知米粉們“高定價”之外,為了給潛在的消費者們打好心理鋪墊,雷軍甚至提前公開了小米9的配置。其中包括高通驍龍855芯片、外觀、後置三攝、4800萬傳感器、屏幕指紋等。但尷尬的是,小米9的配置與定價,被夾在華為旗下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與華為高端機型中間,再面臨OPPO、vivo等更具備線下營銷優勢的品牌,小米9這把衝鋒槍仍面臨諸多防爆盾牌的抵抗。

附:小米集團2月18日(01810.HK)發佈手機部與平臺部組織調整及任命

1、為了加強手機部的策略和運營,手機部成立參謀部,任命朱磊為參謀長,負責手機業務銷售運營、業務經營分析、成本核算等業務,向林斌彙報。產品成本部併入手機部參謀部,王陽向朱磊彙報,協助朱磊做好產品成本核算以及業務經營分析。

2、手機部成立顯示觸控部,任命劉安昱為總經理,向林斌彙報。任命吳倉志為手機部顯示觸控部副總經理,負責手機部顯示觸控部的產品定義與新技術,向劉安昱彙報。何佳接替胡紹星負責產品開發(PD),向劉安昱彙報。江忠勝負責觸控指紋,向劉安昱彙報。

3.、手機部核心器件部併入硬件研發部,吳鋒輝和王宗強向張雷彙報。同時,成立獨立的音頻(Audio)核心器件團隊,由向迪昀負責,向張雷彙報。

4、為了加強國內區域總部的建設和管理,任命劉國俊為區域拓展部副總裁兼武漢總部總經理,向祁燕彙報。

5、為了提高平臺內部運作效率,將集團監察部和內控內審部合併為內控內審監察部,任命劉少順為總經理,向周受資彙報;任命李婷婷為監察部總監,向劉少順彙報。

6、原集團安全部分拆為安全合規部和安全管理部,安全合規部併入集團質量委員會,任命李濤為安全合規部總監,向顏克勝彙報;安全管理部併入政府事務部,任命王勇為安全管理部總監,向何勇彙報。

去年9月13日,雷軍發佈內部郵件,宣佈小米集團最新組織架構調整與人事任命,包括新設集團參謀部和集團組織部;改組電視部、生態鏈部、MIUI部和互娛部等四個業務部重組成十個新的業務部;調整王川、劉德、洪鋒和尚進等高管的工作分工等。

兩相比較,小米集團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去年的變動屬於全集團範圍調整,手機部並未參與進來。而此次調整,系小米集團單獨聚焦小米手機部的內部調整,是為了更加重視手機元器件的研發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手機部新設的參謀部,與去年集團層面增設的參謀部,是兩個不同業務部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