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剛!中國外交官的戰鬥力再次爆表

剛剛結束的慕安會上,美國副總統彭斯尊口狂開,橫豎指責“中國威脅”,而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隨後做出了強有力的回應,引發多國政要共鳴,德國總理、俄羅斯外長紛紛響應。

其實,長安街知事發現,隨著中國外交逐漸走向世界,這個有“防務達沃斯”之稱的慕安會,歷年都有或多或少刺耳的聲音傳來,一些西方國家在會上露出“獠牙”,炮製各種“威脅論”。

而中國外交官們橫刀立馬、舌戰群雄,將所謂“中國威脅”消弭無形,博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聲。

諺語

今年的第55屆慕安會吸引了500位與會者參加,其中包括約40位國家元首和政要,比去年翻了一倍,此外還有100位部長參加。

會議負責人伊辛格對德國媒體表示,令大會主辦方最為自豪的是,中國此次派出自1999年以來最高規格、最大規模代表團。

中方代表團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帶隊。長安街知事注意到,這是楊潔篪第三次參加慕安會,他用英文發表了主旨演講。

正面剛!中國外交官的戰鬥力再次爆表

楊潔篪著重論述了多邊主義和全球化的重要性,以及中國維護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多邊機制的決心,還向與會各方介紹了在朝鮮半島問題等國際熱點問題上的看法。

他表示,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夢想,只能依靠維護多邊機制,以及加強全球合作,這要求我們抓住重要的時代機遇,響應人民的呼聲,做出正確的選擇。中國堅決履行推動國際合作的承諾,維護多邊機制,讓國際秩序更公平、公正。

“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中國諺語說,一根線容易斷,萬根線能拉船。”演講最後,楊潔篪引用兩句諺語闡述中國不斷加強國際合作、堅定維護多邊主義的主張。

這個主張與不少國家應對全球當下挑戰的方案不謀而合。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我們應當為多邊主義而奮鬥,反對那些覺得自己可以單獨解決問題的人;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也表示,21世紀各國應共同攜手解決危機,而不應抱有殖民時代和冷戰時代隔離的思維。

事實上,在變動的國際格局中,沒有哪一國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有哪一國可以包打天下。

正面剛!中國外交官的戰鬥力再次爆表

2010年,時任外交部長的楊潔篪也曾率團參加慕安會,並發表演講。當時,他也引用德國文豪歌德的名言“單槍匹馬總歸無力,合群永遠是仁者的最高需要”,來闡釋了中國對多邊主義的重視,這一表述引發歐洲國家的強烈共鳴。

駁斥

今年慕安會上,率美國代表團參加的政要是副總統邁克爾·彭斯。

彭斯在30分鐘的演講中尊口狂開,針對中國《國家情報法》的有關條款,聲稱華為產品存在所謂“安全威脅”,呼籲其安全夥伴提高警惕,聯合抵制華為。

正面剛!中國外交官的戰鬥力再次爆表

彭斯剛剛講完,楊潔篪就發表了前文所述的主旨演講,他明確表示,中國拒絕接受“技術霸權”,“要堅持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摒棄意識形態偏見和零和博弈、贏者通吃的舊思維。”

在發言後的問答環節,楊潔篪補充說華為正在與歐洲國家密切合作,共同把握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機遇。他說,中國沒有任何法律要求企業安裝“後門”或收集外國情報。

《南華早報》稱,楊潔篪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堅決捍衛國家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堅決反對任何以所謂“航行和飛越自由”為幌子,從事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的行為。

此外,在今天舉行的外交部記者會上,也有記者問到了彭斯講話中涉及的華為的問題,這名記者同時向發言人提問:近期美方的其他一些人士也多次指責中國的《國家情報法》,特別是該法第七條。他們稱,根據該法,中國企業將配合中國政府開展竊密行為。你對此有何評論?

正面剛!中國外交官的戰鬥力再次爆表

發言人耿爽則用4個事實回應了這位記者:

第一,美方有關說法是對中國有關法律的錯誤和片面解讀。

第二,以立法形式維護國家安全,美英加澳新西蘭等“五眼聯盟”國家均有類似規定。

第三,中國沒有也不會要求企業或個人以違反當地法律的方式、通過安裝“後門”等形式為中國政府採集或提供位於外國境內的數據、信息和情報。

第四,美方及其個別盟友在此問題上搞雙重標準,混淆視聽,實質是為打壓中國企業的正當發展權利和利益編織藉口,是以政治手段干預經濟行為,是虛偽的、不道德、不公平的霸凌行徑。

其實,耿爽的回答已經很明白了,美方言論,完全是信口雌黃。

獠牙

其實,隨著中國外交逐漸走向世界,這個有“防務達沃斯”之稱的慕安會,歷年都有或多或少刺耳的聲音傳來,一些西方國家在會上露出“獠牙”,橫豎指責中國。

去年,第54屆慕安會,時任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參加了主題為“失控的核安全”的全會論壇。

意料之中,情理之外,慕安會又成了某些西方國家抨擊中國的陣地。面對所謂“中國威脅”等老生常談無端指則,“鐵娘子外交官”傅瑩戰鬥力再次爆表,談笑間“見招拆招”,將“威脅論”消弭於無形之中。

正面剛!中國外交官的戰鬥力再次爆表

在辯論中,針對美國核態勢評估涉及國際安全環境變化的觀點和所謂來自中國的威脅的說法,傅瑩說,美國不應拿中國作為自己調整核態勢的藉口。在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情況下,中美俄等大國不應互相視對方為戰略競爭對手或威脅,應進一步加強對話,增強而不是破壞戰略互信。

而在2017年的第53屆慕安會上,面對對中國軍費指手畫腳的“刁難”,傅瑩的回答也是相當機智。

在一次分論壇討論上,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奇普曼對中國軍費問題提出疑問。他稱亞洲國家軍事發展快,軍費龐大,2012年超過歐洲,2016年達到後者的1.3倍。其中,中國軍費最高,是日韓總和的1.8倍,是其他南海沿岸國總和的3.7倍,位居亞洲首位。

面對帶刺的問題,傅瑩不疾不徐地答道:奇普曼所長的發言讓我想到,當你們在研究亞洲的時候,你們似乎是在另一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北約要求成員國將軍費提高到GDP的2%,卻對中國1.5%的水平指指戳戳,這種雙重標準,讓人大跌眼鏡。

而2016年2月的慕安會上,還有人就朝核問題向中國發難稱,“中國是否完全失去了對朝鮮的控制?”

這讓傅瑩感到十分可笑,她反問說,控制一個主權國家?中國從來不這樣做。朝鮮製造核武器,並非因為他們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威脅。中國儘自己的責任,但不可能取代美國的責任,美國不要總想把問題外包給中國,解決朝鮮安全關切的鑰匙在美國人手中。

正面剛!中國外交官的戰鬥力再次爆表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2017年的慕安會,王毅外長也有出席。當時,慕安會在年度報告《後真相,後西方,後秩序》中指出,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可能正走向終結,非西方國家開始建構世界事務新框架。“後西方”一詞的頻繁出現,既反映西方對自身發展困境的憂慮與反思,也反映了新興力量更深度參與全球事務的大勢。

世界亂雲飛渡,中國怎麼看?正如王毅所說,作為國際社會的重要一員,中國當然不能也不會在這樣重要的時刻置身事外。王毅在演講中連續以5個“我們認為”回應困惑彷徨,正本清源、立場鮮明:全球化不是洪水猛獸;世界並沒有失序;不存在什麼“歷史的終結”;包括恐怖主義在內的各種全球性挑戰並非不可戰勝;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世界的主流。

事實上,在這些擲地有聲的話語背後,是中國外交官整體的風采。

近些年來,中國外交令人刮目相看。從1999年中國首次派代表出席,參加亞太發展與和平安全等議題的討論,到如今站在講臺中央,縱論天下大事、為世界把脈開方,人們看到的是中國參與國際合作的積極姿態,是世界對中國作為的殷切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