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曾經離成為日不落帝國只有一步之遙

日不落帝國,這一專屬名詞,是大英帝國的專利,只要有太陽都地方,就有大英帝國的領土,號稱太陽永遠都能照射到大英帝國的領土。

這一霸氣的稱呼,都是憑藉英國曾經強大都海上力量獲得的。

中國曾經離成為日不落帝國只有一步之遙

然而,中國,曾經離這一稱號只差了一步。

大航海時代,是西方一個非常重要的時代,為西方後續的快速發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物質基礎,14世紀末到15世紀初,歐洲人伴隨著航海事業袋發展,國內資本主義活力充分釋放。

但是,中國早在14世紀初,就已經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航海運動,而這,就是著名的鄭和七次下西洋。

中國曾經離成為日不落帝國只有一步之遙

從1405年開始,鄭和七次奉旨率領艦隊,遠航西洋,歷時28年,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達西亞和北非東海岸,途經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是已確定的航線,由於人為干預,大明永樂十九年紫禁城那場大火,燒燬的鄭和下西洋記載的大部分資料,導致鄭和走過的航線,到達過的地區,大部分已經遺失。

有學者曾經也斷言過,鄭和的船隊可能曾經到達過澳大利亞和美洲。當然這些只是推論,究竟事實如何,還需要靠更多的歷史考證資料支撐。

中國曾經離成為日不落帝國只有一步之遙

但不管怎麼說,鄭和的航海運動,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早了87年,比麥哲倫早了114年。在當時來說,鄭和的船隊,絕對算得上是世界最強大的船隊。

那麼,中國的船隊,當時究竟有多先進?

中國曾經離成為日不落帝國只有一步之遙

鄭和船隊的規模,史料記載的船隻和人員數量不完全相同,差異也比較大,但相同的是,規模都比較龐大。

中國曾經離成為日不落帝國只有一步之遙

整個船隊,有200艘以上的船隻,最大的寶船有60多艘,而隨行人員,根據《明史.鄭和傳》記載是27800 餘人。《明史.職官志.宦官》記載是2 萬人。而查繼佐《罪惟錄》記載是永樂四年(應為三年),37000 人。

中國曾經離成為日不落帝國只有一步之遙

船隊中有不同型號的船隻,完成不同的任務,可以說鄭和的船隊是一隻混編的艦隊,非常適合遠洋和戰略攻防。

中國曾經離成為日不落帝國只有一步之遙

其中,共有五種船型:

第一種是寶船,體積最大,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載重八百噸,可容納千人。

第二中是馬船,用於遠洋運輸戰馬,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

第三種是糧船,用來遠洋運輸糧草,長二十八丈,寬十二丈。

第四種是坐船,用來運輸人員,長二十四丈,寬九丈四尺。

第五種是戰船,用於快速作戰,長十八丈,寬六丈八尺。

鄭和的船隊是一隻以寶船為主體,配合以協助船隻組成的規模宏大的遠航艦隊。這在當時乃至現在來說,都是規模相當龐大的一隻遠洋船隊了。

可能老鐵們對四十四丈的長度並不太清楚,丈是中國古代的丈量單位,不同朝代,其具體長度都有差異,而寶船的四十四丈,據考證大概有130多米。

而相比於歐洲大航海時代的船隊規模,那可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中國曾經離成為日不落帝國只有一步之遙

1492年,意大利人哥倫布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發現新大陸,只有區區三艘帆船,人數也只有90人左右。1519年到1522年,葡萄牙人麥哲倫的船隊,也只有五艘,水手265人,環球航行一圈之後,只剩下一艘。

可以看出來,儘管航海並不是我國的強項,但在當時來說,鄭和的艦隊完全可以碾壓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

中國曾經離成為日不落帝國只有一步之遙

而以木質結構,造出如此巨大的寶船,這是歐洲人不敢想象的,木質結構,由於材質限制,主流的看法是70米即為它的極限,而鄭和的寶船,達到了130米以上的長度,不能不說是中國古代造船技術的巔峰之作。

以中國當時的海上實力,成為日不落帝國,也只是一步之遙,只不過由於中國地大物博,看不上海上各國,而鄭和的航海運動,也多以懷柔各國,彰顯天朝威儀為目的,並無稱霸之心。

中國曾經離成為日不落帝國只有一步之遙

加之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倭寇猖獗,明朝幾次施行海禁政策,嚴禁海上貿易,自鄭和七次下西洋之後,再無大規模海上活動,甚至朝內有人擔心鄭和勢大,造成宦官專政,而對鄭和的航海行動屢次加以阻撓,鄭和的航海資料被毀,也是由於反對勢力從中作梗。

想了解更多歷史上那些令人操碎了心的蛋疼故事麼?趕緊關注喲!

中國曾經離成為日不落帝國只有一步之遙

中國曾經離成為日不落帝國只有一步之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