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去婢·崔郊——遺憾和絕望的愛情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贈去婢·崔郊——遺憾和絕望的愛情

作品鑑賞

《贈去婢》是唐代詩人崔郊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首句通過對“公子王孫”爭相追求的描寫突出女子的美貌,次句以“垂淚滴羅巾”的細節表現出女子深沉的痛苦,三、四兩句說女子一進權勢之門便視自己為陌路之人。全詩高度概括地寫出詩人所愛者被劫奪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社會因門第懸殊而造成的愛情悲劇,寓意頗深,表現手法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委婉曲折。

這首詩用詞極為準確,在封建社會里,造成這類人間悲劇的,上自皇帝,下至權豪勢要,用“侯門”概括他們,實在恰當不過。正因為如此,“侯門”一詞便成為權勢之家的代名詞;“侯門似海”也因其比喻的生動形象,形成成語,在文學作品和日常生活中廣泛運用。另外,這首詩因背後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而廣為流傳。其中的“蕭郎陌路”也成為成語,比喻女子對原來愛戀的男子視若路人,不願或不能接近。

崔郊,唐代詩人。元和(唐憲宗年號,806—820)年間秀才,《全唐詩》中僅收錄其一首詩,即《贈去婢》。

贈去婢·崔郊——遺憾和絕望的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