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企的共同敵人:估值2500億美元的自動駕駛領頭羊Waymo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跨國獨立投資銀行和金融服務公司Jefferies,予以了公認的自動駕駛領頭羊Waymo高達2500億美元的估值,這比2018年8月份,摩根士丹利予以Waymo的1750億美元估值高出750億美元。

根據Jefferies的報告,這個估值Waymo在未來的10年即可達到,之所以比摩根士丹利的估值高,是因為採用了不同的估值模型,從“單車價值模型”轉換為“每英里收益貨幣化模型”,這個下文詳細解讀。

Waymo高達2500億美元的估值,蠶食的是全球車企的市場。面對已經在2019年1月22日宣佈在傳統車企老巢的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地區,建立全球首個L4自動駕駛汽車生產工廠的Waymo,全球車企的反擊已經在進行了,這都怎麼反擊呢?除了車企聯盟,還有初創公司的助力。

全球車企的共同敵人:估值2500億美元的自動駕駛領頭羊Waymo

01 2500億美元估值的模型

這份Jefferies予以Waymo2500億美元估值的報告,是由分析師Brent Thill領導的,他在報告中寫到,Waymo正在探索許多不同的商業模式,新的估值不僅包括了自動駕駛技術銷售(授權),還包括了運輸服務(運輸人員、商品或食品,以及商業貨運)。

全球車企的共同敵人:估值2500億美元的自動駕駛領頭羊Waymo

最為重要的是車內服務,包括廣告營銷、娛樂,以及其他商業模式。一旦自動駕駛得到普及,也就是Waymo One的Robotaxis成為了主流,將會和Waymo的母公司Alphabet產生巨大的協同效益。

Alphabet可以從Google地圖和搜索中收集數據,通過YouTube和Play商店娛樂,通過GoogleHome智能揚聲器提供建議,並使用其軟件專業知識來管理車隊。瑞銀表示,除了車輛本身,Waymo是一個垂直整合的“封閉系統”。

“這將影響廣告,媒體和娛樂業務,”Thill認為,“這不僅僅是自動化技術,而是Alphabet為汽車帶來的所有上述服務,這就是它為此投入如此多的投資的原因,因為Alphabet希望汽車感覺像你的起居室。“

因此,Jefferies將Waymo的估值方式,從“單車價值模型”,轉變為“每英里收益貨幣化模型”。麥肯錫歐洲汽車負責人Andreas Tschiesner表示,在整個車輛的使用壽命期間,每公里成本僅需0.01美元,而機器人系統則“每公里賺錢潛力為20至25美分”,所以潛力巨大。

在2017年,Waymo沒有賺取任何一美分的前提下,摩根士丹利予以了700億美元的估值,與全球銷量最大的車企大眾集團的市值相當。在2018年,摩根士丹利意識到沒有考慮到Waymo技術授權和進入物流行業的潛力,例如可以幫助沃爾瑪提供無人駕駛貨運與亞馬遜進行競爭,因此估值提高到了1750億美元。

全球車企的共同敵人:估值2500億美元的自動駕駛領頭羊Waymo

但是,Jefferies跑得更遠,按照新的“每英里收益貨幣化模型”,假設Waymo在大約十年內佔全球所有汽車裡程總數的2%的話,Waymo的價值將會達到2500億美元,這是福特、通用、菲亞特-克萊斯勒、本田和特斯拉市值的總和。

共享的、無人駕駛的Robotaxis這個今天幾乎不存在的新市場,貝恩諮詢希望在6-8年內成為一些大城市的主流,瑞銀(UBS)分析師估計其2030年的收入將在1.3萬億美元至2.8萬億美元之間,這一預測基於機器人汽車佔新車銷售額的12%。

到2050年,可能會變得更為普遍,芯片製造商英特爾預計,可能會有價值7萬美元的“乘客經濟”,而今天,全球汽車銷售總額僅為2萬億美元。Jefferies的Brent Thill堅信,五年內,大多數的車企都會和Waymo(或者是Alphabet)說,我們需要你的幫助。這是為什麼呢?

02 車企的巨大壓力

為了實現上述的潛力,整個汽車行業都需要更新其業務模式,而業務模式的基礎就是自動駕駛技術這個破壞式創新。對於所有的車企而言,在新業務模式下面臨的挑戰是:

1、如何獲得自動駕駛算法;

2、車內服務的車載娛樂和流媒體服務的提供;

3、運營車隊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

上述三個方面,都會成為新時代的核心。

對於Waymo而言,在自動駕駛領域,技術能力應該是全球數一數二的,至於車內服務的車載娛樂、流媒體服務,目前其母公司Alphabet有著完善的體系,甚至還有地圖能力等優勢,至於車隊管理,這是Waymo目前還需要積累的專業能力。

全球車企的共同敵人:估值2500億美元的自動駕駛領頭羊Waymo

對於車企來說,除了汽車製造,這三個新時代的核心能力,都是不具備的,這對於車企來說是極其可怕的。Waymo可以給捷豹路虎下2萬臺純電動SUVI-PACE的訂單,可以給菲亞特-克萊斯勒下6.2萬輛混合動力的Pacifica訂單,

這對賺取汽車製造和售後服務的車企來說,絕對的是大單,對於所有車企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最終,如何不能獲得新時代的三大核心能力,可能車企就會淪為Waymo的汽車代工廠商。

車企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要獲得三大核心能力,就的賺錢,但是,進入2019年及以後,全球車企還面臨兩大壓力:

1、全球經濟進入衰退期:

導致結構性下滑,因此警告美國的汽車銷量可能從2018年的1700萬輛下滑到2025年的1150萬輛,與2008年、2009年的銷量數字相當。當時導致了通用和克萊斯勒破產。

2、全球車市發動機停轉:

在過去28年一直保持增長、連續10年保持全球銷量第一的中國市場,在2018年錄得了負增長,同比下滑2.76%,全年銷量為2808.06萬輛。根據2018年全球車企銷量排行榜,只有FCA和鈴木中國市場可以忽略,年銷量突破1000萬輛的大眾集團、豐田集團和雷諾日產聯盟,都對中國市場產生極大的依賴。福特因為中國市場暴跌36.9%,導致其成為銷量前十車企裡同比銷量下滑最為嚴重,達8.9%。

就現在而言,車企還是巨無霸般的存在,車企也看到了這種危機,正在全面進行反擊,那麼,車企是怎麼反擊的呢?

03 車企聯盟初創公司反擊

面對Waymo們的巨大壓力,全球車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行合作,併為獲得新時代的三大核心能力進行了大量的投資。目前,大眾和福特宣佈結盟,分析電動化和自動化技術。

德國的兩大豪華品牌梅賽德斯奔馳和寶馬已經在移動出行領域進行了合作,而在2016年通用支付了5億美元投資了Uber的競爭對手Lyft,豐田除了投資Uber外還與其進行自動駕駛方面的合作。

對於通用來說,2016年花費10億美元併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Cruise,可能是挽救其未來的一次投資,當然了,福特同樣10億美元併購了Argo。Cruise在2018年,先後獲得了軟銀千億美元規模的願景基金以及本田共計50億美元的投資,估值達到146億美元,但是因為發展不及預期,摩根士丹利將其估值砍到了90億美元。

大量的初創公司,也成為了傳統車企去與Waymo打仗的動力,構成了車企的生態系統,這些創造數據價值鏈的初創公司,包括了專注於讓自動駕駛汽車成為現實所需要的軟件、傳感器、數據處理和導航。

全球車企的共同敵人:估值2500億美元的自動駕駛領頭羊Waymo

因為沒有哪家擁有者Waymo的資源、支持和願景,其他參與者只有抱團形成集群進行競爭。新的參與者包括了Iguazio,從事打車應用程序實時數據處理;Foresight Automotive,聲稱其四攝像頭系統,可以檢測所有天氣條件下的障礙,無論是否之前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以色列的Brodmann17,利用機器學習來降低消化數據所需要的計算能力,只做數據處理,將於做傳感、控制等方向的團隊形成互補;美國西雅圖的Mighty AI則通過標記物體的方式幫助自動駕駛汽車的攝像頭和傳感器理解原始數據。

麥肯錫稱,自2010年以來,已有2110億美元投資於出行領域初創企業,只有7%的資金來自汽車製造商。大部分資金來自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創造了一大群小型企業,有動力將其突破性技術推向傳統價值鏈。

對於車企而言,這些初創公司,可能是其反擊Waymo們最大的助力,當然了,這裡面需要強有力的整合能力和整合手段,才能最終形成合力,獲得新時代所需要的三大核心競爭力。

全球車企面對和Waymo的這場仗,您認為誰會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