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19:再見了人類苦力,歡迎來到機器人“事故”的世界

賭城拉斯維加斯,最不缺的是什麼?人和金錢。金碧輝煌的賭場大廳、觥籌交錯的各種酒會,荷官與侍應生穿梭其中,達官貴人與富豪明星一擲千金,揮灑著金錢與荷爾蒙。

這兩天的拉斯維加斯,成為了全球媒體曝光最高的地點之一,不是因為賭場,而是因為CES的到來,來自全球各地的科技達人、媒體記者等蜂擁而至,朝拜新一年的科技盛宴。

隨著2007年汽車行業企業首次亮相CES後,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在的CES成為了科技與汽車行業結晶最好的展示地,尤其是智能汽車時代,自動化、智能化和聯網化更是讓CES光彩奪目。

無論是汽車企業,還是科技公司,都在展示自己自動化(自動駕駛)、智能化(智能座艙)和聯網化等方面的軟硬件方面的最新進展,這些努力都是為了解放人類、愉悅人類,所以,CES 2019的主題,更應該是:再見人類苦力,歡迎來到機器人的世界。

最符合這個主題的,自然就是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以及各類機器人的出現,最為震驚的可能就是大陸集團Cascading Robots(級聯機器人)的最後一公里物流方案,而開啟Autopilot狀態的Model S“撞死”了一個機器人,可能開啟了機器人事故的時代,人類該怎麼應對呢?

CES 2019:再見了人類苦力,歡迎來到機器人“事故”的世界

01 再見了人類苦力

人,生存在這個社會,需要付出才能獲得生存的資源。人類付出的主要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以求獲得社會生存的資源。隨著社會的發展,體力勞動者在不斷下降,腦力勞動者在不斷提升。至於別的方面的付出,這裡就不做討論了。

智能汽車的時代,核心技術在於自動化的進程,因為只有自動駕駛時代,才能真正把人類從司機的位置解放,才有後面一切愉悅人類的事情發生。自動駕駛技術的剛性需求,一直都存在,而不是1月7日阿里菜鳥張春暉所言,乘用車的自動駕駛駕駛是偽需求。

除了乘用車自動駕駛的剛性需求,更多需要人類駕駛機器創造價值的地方,都需要自動駕駛技術,包括了商用車、港口車、礦車、快遞車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自動駕駛,或者是還需要結合人形機器人的技術。

CES 2019:再見了人類苦力,歡迎來到機器人“事故”的世界

其中,最讓人震驚的是大陸集團展示的機器狗快遞員方案,這是一個自動駕駛汽車+機器狗的整體解決方案,大陸集團將其命名為Cascading Robots(級聯機器人),自動駕駛車輛負責運輸、機器狗負責上門配送。這意味著,物流流域的人機耦合也將成為歷史。

CES 2019在自動駕駛方面的進展,我們看到了大量的車企、供應商、科技公司和初創公司,在展示自動駕駛技術及相關進展,據不完全統計,包括了11家車企、24家供應商,全球科技巨頭和自動駕駛頭部企業等等,都在CES進行了相關的展出。

單純是駕駛這個體力勞動的行為,似乎會更快的被機器人所替代,而與駕駛行為相關的服務行為,似乎還需要人機耦合才能解決。具體而言,就是人類司機這個職位面臨著較大的挑戰,而快遞員這個職位可能還能升級存在,但大陸集團的方案,則否決了人機耦合的解決方案。

雖然現在自動駕駛技術在乘用車和商用車的規模化商用,還有一段距離,但是,這是因為技術、道路、法規和社會體系等方方面面都還沒做好迎接新技術的到來。但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這意味著人類在把體力勞動者解放出來的道路上繼續前進,並且能看得到未來的出現。

人類告別體力勞動的日子,可能真的就不遠了,

02 機器人事故的世界

隨著機器人司機和機器人設備的增加,社會來到了一個人類與機器共存的世界。如果說2018年3月Uber自動駕駛測試車致命事故,是機器人和人類之間的事故,那麼在拉斯維加斯6號晚上的事故,則是來到了機器人事故的世界。

事故的過程是這樣的,一臺開啟了Autopilot功能的特斯拉Model S,在拉斯維加斯天堂路(對,路名就是叫這個),將俄羅斯機器人公司Promobot一個行走在道路上的機器人撞到。

CES 2019:再見了人類苦力,歡迎來到機器人“事故”的世界

按照Model S的司機描述,他認為開啟Autopilot的Model S是能夠繞開機器人,但沒想到直接朝著臉上撞上去了。事故造成機器人的身體、頭部、手臂結構和運動平臺損毀嚴重,並且可能無法彌補,也就是說,自動駕駛狀態下的Model S“殺死”了一個機器人。

Promobot公司的OlegKivokurtsev則表示,會進行內部調差,希望找到機器人脫離路線的原因,但是這個從費城搬過來的機器人是參加不了CES了,不過,可能因為這起事故,這家機器人公司反而會廣受關注。

在這個時間點的這起事故,不管是有意還是巧合,這也意味著世界進入了機器人的世界,並且進入了機器人可能互相傷害的世界,作為創造機器人的人類,要做好迎接機器人世界的準備。

CES 2019:再見了人類苦力,歡迎來到機器人“事故”的世界

這裡就不得不提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1940年提出的“機器人三原則”:

第一條: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

第二條: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除非這條命令與第一條相矛盾;

第三條: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除非這種保護與以上兩條相矛盾。

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不可逆轉的發展通道,機器人會越來越多,體力勞動者的職位被機器所替代的趨勢也不可逆轉,在各類機器人之間的交流、相處,以及機器人與人類的相處,都需要新的規則的出現。

我們希望未來的世界是:人類告別體力勞動,更多的從事腦力勞動或者愉悅勞動,而人類和機器人、機器人和機器人之間,需要和平共處、彼此交流、互相發展的過程,避免機器人控制人類的情況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