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初創公司Roadstar內鬥後續:“年輕”的代價

Roadstar內鬥公開化已經過去一週了,周光陣營和佟顯喬(含衡量、那小川)陣營像投資人希冀的,充分溝通、消除分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兩大陣營誰走誰留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時間拖得越久,對Roadstar傷害越大,對雙方傷害也是越大。

最新的公開信息是:在1月26日,被罷免CTO一職的周光及其代表律師發表聲明,表示會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個人聲譽及公司利益。此前,Roadstar分別還經歷投資人兩度公開警告前任CEO(佟顯喬)和現任CEO(衡量),並且還伴隨著部分員工被突然開除、年終獎發放生變等事情。

未經官方證實的消息則是:Roadstar董事會共計7票投票權,Roadstar自然人四位股東佟顯喬、衡量、周光和那小川各一票,投資人方面共計3票,目前董事會的投票結果是周光陣營4:3佟顯喬陣營。

Roadstar事件打響了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內鬥公開化的第一槍,這個事件的走向和最終結果,會對其他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的核心團隊產生影響,最終可能會中國自動駕駛行業的格局。事件發生背後的原因:無視商業規則、缺乏管理經驗,都是Roadstar的內鬥事件,給所有面對類似年輕團隊的投資人提個醒。

自動駕駛初創公司Roadstar內鬥後續:“年輕”的代價

01 無視商業規則

回顧Roadstar內鬥事件,最先發聲的是佟顯喬陣營,這個Roadstar的前CEO聯合了現CEO衡量以及戰略副總裁,通過Roadstar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了一個並沒有蓋公司章的聲明,指出了周光的“三大罪狀”,並宣佈罷免其職位。

實際上,此時的CTO周光,正在和部分技術總監、投資人,遠在日本參加當地的展會。聲明發出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畢竟Roadstar曾經單輪融到了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最高的1.28億美元,後來被Pony打破。

隨後,知乎上主題為“在Roadstar.ai工作,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的鏈接,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廣泛傳播,這個鏈接的內容用“周X”來代表,形容詞使用了“此人乃人中奇葩,其人性之惡劣曠世古今”,目標所致非常明顯,用詞還以為是十惡不赦的殺人犯。

實際上,即便是在罷免周光的“官方聲明”中,所列舉的“三大罪狀”,也就是1、代碼藏私;2、數據造假;3、臺下交易。在當天下午的佟顯喬陣營和媒體的在線溝通會上,以及事件發展迄今,並沒有拿出實際的證據。

隨後,部分市場、人事和技術等部門的員工,被衡量以“違反公司制度、有損公司利益”為由進行開除,這種行為更是難以理解,目前部分被開除的員工正在申請勞動仲裁。

結合無公章的聲明、無證據的“三大罪狀”、知乎上的惡意攻擊,並且在朋友圈、聊天過程中的用詞,整個事情的發展是毫無規則、毫無邏輯可言,完全無視公司運營、商業邏輯。為何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願意是整個團隊缺乏管理經驗。

02 缺乏管理經驗

Roadstar的核心技術團隊的佟顯喬、衡量和周光,相遇於百度美國辦公室,周光甚至是隻工作了半年就跟隨佟顯喬和衡量出來創業,前任CEO佟顯喬和現任CEO衡量,均沒有完整運營一家公司的經驗,更多的是技術團隊的管理經驗。

公司管理涉及到人事權和財權,此外還有事關公司發展的戰略方向、日常運營以及社交等方面,都是這個年輕團隊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可惜,無論是佟顯喬還是衡量,至少目前的表現,是不能勝任CEO這個職位的。

實際上,缺乏管理經驗是所有初創公司面臨的共同問題,問題在於,為何Roadstar的團隊內鬥問題可以公開化到如此地步,並且會以一種毫無證據(至少目前看不到證據)、毫無邏輯、毫無規則的方式進行,這場內鬥,更像是潑婦罵街。

如果說佟顯喬陣營的行為是極其無視規則的,對應的周光的反應就非常值得研究,從事情爆發,到原計劃第二天的周光、技術LD、投資人的採訪取消,再到最新的個人及其律師聲明,相對而言是冷靜而有依據有規則的反擊。

目前,Roadstar的資金(財權)和公司管理(主要是公章)是掌握在投資人手裡的,事實證明了佟顯喬、衡量都無法勝任CEO一職,掌握著技術團隊的周光則更為年輕同樣缺乏經驗,有消息顯示,Roadstar的董事會會從外部聘請一位CEO,現在要做的就是利益切割,把一個陣營踢出局,甚至可能會追究法律責任。

03 數據是否造假

在最先的罷免周光的“官方聲明”中,其中的一個“罪狀”就是直指周光數據造假,影響公司的形象。實際上,這個事情很難證明是周光主動造假,更大的可能是集體決策、個人執行,這也給所有人提了個醒,一定要提防這種事情,無論是執行人還是投資人。

“官方聲明”控告公司CTO數據造假的行為,並不多見但也不少見。目前,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的造假行為還是相對普遍的現象,究其原因就是成立時間短、資金匱乏,造成技術積累不夠、技術突破困難,急需向外界、尤其是投資人證明自己,以便獲得資金的支持。

除了此前報道的某垂直領域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用遙控方案獲得了國際一線基金投資後,最新的消息是這家一線基金在看一個自動駕駛頭部企業的時候,同樣“好運”看到忙碌準備了一個晚上進行的“成功展示”。可惜的是,接下來這家公司同樣針對投資人的下一個演示失敗了。

隨著技術創業成為投資的主方向,投資人缺乏判斷能力成為越來越突出的問題,這也讓很多基金在投資後蒙受損失。舉個例子,有投資人表示在體驗了Waymo和Cruise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後,在體驗國內某頭部企業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表示“乘坐感受只比Waymo落後半年”。抬槓的說一下,為何準確到半年,而不是5個月、不是7個月的。

至於Roadstar數據是否造假,是否是周光的個人行為,這個問題值得Roadstar投資人深究,尤其是要看Roadstar這個項目的潛在投資人,更要橫向對比各家的技術。總之,這個事情爆出來對Roadstar是極度不利的局面。

無論最終是誰出局,周光也好,佟顯喬、衡量、那小川也罷,這個事情之後,會對雙方都會有所啟發,幸好的是,雙方都還很年輕,輸得起,大不了重頭再來。個別人因為在這個事件中的作用,可能需要揹負的更多,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