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人稱呼中國人為“胡扎”,他們對中國人究竟有多大的偏見?

胡扎"(hujaa )一詞是蒙古人對漢人的蔑稱,歷史以來在蒙古地區極其流行。尤其在當今蒙古國公民,十有八九人會用這個詞專指中國人。"胡扎"是由山西話"夥計"演變而來 的,是“夥計”的諧音。

外蒙人稱呼中國人為“胡扎”,他們對中國人究竟有多大的偏見?

蒙古人為啥會這麼討厭中國人呢,其實說起來也不奇怪,在清朝,蒙古和內地之間的貿易,全部被內地晉商壟斷。初期晉商到北方草原經商,帶著瓷器、茶葉、小工業品,賣給牧民。抬手要銀子,牧民沒有,通常就是以物易物。於是,就用牛羊來換。早期還算誠實,後期經常以坑蒙拐騙等手段,敲詐勒索草原牧民。逐漸在蒙古草原地區將漢人稱謂“胡扎”,由合作伙伴貶義為無惡不作的不可靠人,在他們眼裡晉商和歐洲人眼裡的猶太人一樣。

外蒙人稱呼中國人為“胡扎”,他們對中國人究竟有多大的偏見?

現在,蒙古國民間廣泛流行的貶義中國人的“胡扎”一詞,不僅專指”中國人,而且已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在蒙古基層普遍將“中國”用“胡扎”來替代稱呼,蒙古官員與中國人交談時較注意避免將中國說成“胡扎”,但有時偶而從他們的嘴裡流出 “胡扎”一詞。蒙古人對中國的此類稱呼,是民間流行的說法,是有歷史淵源的,並非官方的意志行為。

外蒙人稱呼中國人為“胡扎”,他們對中國人究竟有多大的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