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怎麼調和媳婦與老媽的關係

今天,在悟空問答裡,看到了一個關於已婚男人如何調整婆媳關係的提問。我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洋洋灑灑作了認真的回答。可是,提交後再看內容感覺不盡如意。於是,又認認真真地重新寫回答,結果提交不上去,悟空問答提示說這個問題你已經答過,不能重複回答。怎麼辦呢?不能就此打住啊。正在躊躇莫展時,忽然計上心來,那就發到頭條上唄。讓那個有疑問的題主來這裡看看吧。以下是第二次回答內容:

上一篇說了那麼多,沒提到關於月子的問題。現在我針對這個問題說說,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

兒子怎麼調和媳婦與老媽的關係

還得從我的切身體會說起:當年我生孩坐月子時,婆婆沒有伺候過一天,因為她也是老師,在小學教一年級,那時老師比較缺,低年級必須包班,也就是說全天的課都是她一人上,根本無法請假。頭三天愛人給我做飯,後來他也忙,做飯、照顧寶寶,都是獨立自主。愛人晚上瞌睡多,寶寶一晚上哭幾回、吃幾回、拉幾回他從不知道,都是我一人操心。

關於養育孩子,我是這樣想的,自己能生就能養,為什麼要指望婆婆呢?她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又給孩子成了家已經不容易了,孫子真的不是她的任務。她給你幫忙帶是情份,不幫忙是本份,做兒媳的要能理解。

兒子怎麼調和媳婦與老媽的關係

​我也有女兒,經常給她講這個道理。女兒結婚有孩子時,我給她婆婆說咱們當老的,給他們年輕人幫幫忙可以,但照顧孩子必需得是做媽媽的事,尤其是晚上一定要孩子跟媽媽睡,我們不能剝奪母愛。因為晚上臨睡前這段時間,媽媽可以給寶寶唱兒歌、講講故事、讀讀詩詞,這樣能很好地建立親子關係,培養了母子感情,以後也好教育。

女兒很聽我的話,按我說的去做,天天晚上給寶寶唱歌、講故事、讀詩詞。女兒的婆婆是農村婦女,每次看到女兒面對幾個月的寶寶又讀又唱時,很不理解,她總是潑涼水說,孩子才多大,能聽懂個啥?可女兒一直堅持著。寶寶一歲多會說話時,有一天奇蹟出現了,寶寶忽然將媽媽給他讀過的三字經和弟子規一字不拉地背了出來。連她奶奶都吃驚了。如今孩子三歲了,非常粘媽媽,聽媽媽的話,習慣也非常好,會唱歌,會背好多首唐詩。所以孩子最好自己照顧,婆婆只是個輔助作用。

兒子怎麼調和媳婦與老媽的關係

你的寶寶剛出生不久,最好不要經常抱,吃飽了就讓他躺著,這樣寶寶能自由舒展活動四肢,也可以每天給寶寶做做嬰兒操,促進寶寶發育。有的媳婦認為婆婆不經常抱寶寶就是不親孩子,這是誤解了婆婆,你想婆婆有了隔代人怎能會不親呢?

關於飲食問題,由於婆媳畢竟生活習慣不同,可能做的飯有時不和兒媳胃口,這很正常。但她伺候坐月子的兒媳每頓飯都是用心去做的,兒媳要懷著感恩的心去對待婆婆,不能太過挑剔。

兒子怎麼調和媳婦與老媽的關係

婆媳之間的問題有時只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既當兒子又當老公的要學會從中斡旋,要有平息化解矛盾的能力,才不至於讓媳婦或母親因小事而煩惱生氣。

​當面訓子,背後教妻。無論妻子和老媽,在有些事情處理上都得給些顏面,有些事情背後要溝通。比如,當老媽看不慣妻子時,你私下裡就要和老媽溝通原因。當老婆不喜歡老媽,那麼你私下裡就要和老婆去溝通原因。

如果媳婦說你媽這沒弄好,那沒做好,你就笑著說她大半輩子了就那樣,但也不是把你的心愛的老公養大了,養的還這麼好,要不你會嫁給我?相信你這幽默風趣的話語一定會盡釋媳婦的不快。

如果你母親沒有經常去你們屋裡照看寶寶,你就說媽媽年紀大了,她也帶不好了,況且她老人家身體也不太好,每天給咱做飯洗衣做家務也挺累的,就讓她歇歇吧,我們要科學育兒,寶寶還是我們自己照顧好些。平常我有時間的話我多照看咱們的寶貝,好嗎?

兒子怎麼調和媳婦與老媽的關係

​常言道,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家庭生活是需要磨合的,老媽和老婆的關係需要你這個中間人去融洽。只有當丈夫的給妻子以關愛,妻子才會孝敬老媽。當兒子的只要孝敬老媽,老媽才會知道兒子的不容易。

我即是岳母,如今又是有兒媳的婆婆,說心裡話沒有哪個婆婆不希望兒子兒媳和和美美地過好日子。從我當婆婆的角度講,在兒子兒媳需要幫忙的時候,一定不講條件地盡力而為,只是有時候可能會因兩代人生活習慣的不同而造成出力不討好的局面,但這都是正常現象,不必斤斤計較。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不是問題,沒有血緣關係的婆媳也會因兒子、孫子這個紐帶變成親人的。

總之要多和媳婦溝通,不要一遇到問題就不知所措。相信在你的斡旋下,你的媳婦會慢慢理解你老媽的,畢竟每個人都有看的時候。

兒子怎麼調和媳婦與老媽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