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相親》所有相愛相殺的背後,其實都包含著相愛相親的底色

《相愛相親》所有相愛相殺的背後,其實都包含著相愛相親的底色

《相愛相親》是“文藝女神”張艾嘉自導自演的一部親情電影。張艾嘉接受採訪的時候曾經表示,這部電影的名字本來是《相親相愛》,去登記的時候才發現,這個名字以前已經被註冊了,於是她就把這部電影的名字改成了《相愛相親》。其實這個名字更好,因為兩個陌生人之間,先是相知相愛,當開始付出一切的時候,兩個人才會真正的“親”。先相愛,再相親,這才應該是對的。

《相愛相親》所有相愛相殺的背後,其實都包含著相愛相親的底色

一部愛情片的開場卻不是愛情,而是遷墳。嶽惠英認為母親的遺願是要和父親葬在一起,於是她執意要把父親的墳從農村遷到城裡。但是有一個老人不同意,她沒有名字,大家尊稱她為阿祖。阿祖是嶽惠英丈夫的原配夫人,是當初他們父母包辦的婚姻。父親沒有和阿祖生活多久,他年輕的時候進了城,娶了妻,有了孩子。阿祖守了嶽惠英的父親幾十年,在他死後還依舊守著他的枯骨,那座墳就是這個可憐的老人守望了幾十年的唯一意義。

《相愛相親》所有相愛相殺的背後,其實都包含著相愛相親的底色

劇情走到了這裡,只看到了相殺,沒有相愛。雙方拼盡全力的去爭奪這座墳墓的歸屬,彷彿是什麼莫大的榮譽,也許沒錯,這就是一份榮譽。阿祖守了幾十年的活寡,甚至現在還守著這座孤墳,阿祖就是舊時代女性的最好代表,是貞潔的最好代表。那佇立著的貞潔牌坊何嘗不是這個老人的最大的榮譽。但是這份榮譽的背後,是這個老人悲慘的人生,是這個老人充滿枷鎖的一生。

《相愛相親》所有相愛相殺的背後,其實都包含著相愛相親的底色

幾十年來阿祖都沒有得到過丈夫的真愛,苦苦的相守幾十年,到現在只有一座墳墓能夠聽這個老人訴說,難道真的要對這個老人“趕盡殺絕”嗎?生活就是一段段的殘缺,能補充這種殘缺的只有愛。無論阿祖還是嶽惠英還是其他人等等,她們都是生活在一個看不見的枷鎖之中,他們被社會束縛,被所謂的愛情束縛,被世人的眼光束縛。能夠打破這種枷鎖的只有學會愛。

《相愛相親》所有相愛相殺的背後,其實都包含著相愛相親的底色

好在影片的最後她們懂得了如何去愛。阿祖放棄了那座墳,那不是她愛的象徵,只是一段枷鎖。嶽惠英也放棄了遷墳,如果真心相愛,死後是不是葬在一起又有什麼關係。幾代人的關係開始理解和緩和,相殺的背後也終於渲染上了一層相愛的底色。《相愛相親》,因為相知而相愛,因為相愛而相親。若愛的長久,又何必在意形式。

《相愛相親》所有相愛相殺的背後,其實都包含著相愛相親的底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