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為何更喜歡睡覺


下雨天為何更喜歡睡覺

下雨的時候,我們比晴天更容易犯困。為什麼下雨天更喜歡睡覺呢?其實這是有科學依據的。首先,下雨時,空氣的溼度會增加,同時,空氣中負離子含量也會增高。這是因為雷電可以產生大量的負離子,同時雨水和空氣的摩擦也會產生負離子。負離子的增加會明顯改善人體的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使人更為舒適,同時負離子還有鎮靜和催眠的作用。其次,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即在缺氧的環境下,人的反應能力是下降的。這是因為氧氣可以刺激大腦,讓我們精神振奮。下雨時,空氣中的水蒸氣比較多,平均分子量減少,導致氣壓降低,氧的含量相對減少,這樣就會讓我們的大腦出現懈怠,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從而發生昏昏欲睡的情況。

下雨天為何更喜歡睡覺

另外,有研究發現,當雨聲進入大腦時,大腦會無意識地放鬆下來,產生α波,這樣的狀態很接近人體睡眠時大腦的狀態。下雨的沙沙聲,其聲頻一般位於0~20千赫之間,我們稱這種聲頻為“白噪聲”。這種噪聲在功率頻譜上呈現出一種均勻分佈的狀態,使人們對這些和諧的“噪音”非常敏感,可以弱化那些令人煩躁的聲音,這樣就使人的心情變得舒緩了,整個人就會呈現出一種放鬆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