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疹護理必備|4款典型圍嘴吸水乾爽性測試!

口水疹是困擾新生兒和媽媽的一種疾病,如果控制不好會引起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口水疹目前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做好寶寶的下巴和臉部護理。圍嘴是媽媽們在對付口水多的寶寶的必備裝備。尤其到了冬天,南方沒有暖氣的地方,寶寶口水多,如果不及時護理,就會造成很大的健康隱患。

本測試就選取了市場上最常見的幾種材質的圍嘴,對吸水性、乾爽性進行了科學的實驗和比較。四種圍嘴分別為:

1號、毛巾材質 採購自京東 毛巾面料 柔軟 繫帶設計

2號、多層紗布 採購自京東 多層紗布 柔軟 按扣設計

3號、精紡棉布 採購自京東 正面精紡棉布 裡面是毛巾面料 按扣設計

4號、一次性口水貼 採購自淘寶 表面無紡布,內部有絨毛漿和高分子吸水材料 粘貼設計

實驗分別為

實驗一:吸水速度,

實驗二:表面乾爽性,

實驗三:水分擴散性,

實驗四:吸水量。

四個方面對4款圍嘴進行了測試。

為了方便大家快速瀏覽文章,我們在此處直接公佈實驗的結果:

4號 一次性口水貼 ★★★★★ 適合口水多的寶寶使用,吸水性乾爽性排名第一

1號 毛巾圍嘴 ★★★ 吸水速度不錯,但是乾爽程度一般 適合口水不多的寶寶

2號 紗布圍嘴 ★★ 吸水性跟毛巾差不多,表面乾爽程度很差,不推薦

3號 精紡圍嘴 ★ 不推薦

口水疹護理必備|4款典型圍嘴吸水乾爽性測試!

口水疹產生的原因:經常聽寶媽說,寶寶口水超多,一天換幾十條圍嘴。是的,寶寶開始長牙後,口水隨之而來。有的寶寶口水少,有的寶寶口水很多 。寶寶流口水不可怕,可怕的是隨之而來的口水疹,寶寶的下巴,臉蛋會出現潮紅,疹子,紅腫,發癢,甚至皸裂,媽媽看著很心疼,恨不得口水疹長自己臉上。

口水疹的護理:口水疹是可以通過得當的護理得到預防或者緩解。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形成口水疹的原因,皮膚經常受潮溼及摩擦等物理因素的刺激,而導致皮膚角質層受損。而最常發口水疹的部位就是下巴和臉頰,這些部位容易集聚口水,並且經常和衣服摩擦,更加劇了口水疹的發生。所以針對口水疹的形成原因,媽媽們需要想辦法做到的關鍵點就是保持寶寶下巴和臉部乾爽。

媽媽們普遍採用的方法除了勤擦拭口水以外,就是依賴材質比較柔軟的圍嘴。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圍嘴有純棉,紗布,毛巾等材料。衡量一款圍嘴是否能保持寶寶下巴和臉部乾爽,要看幾個指標,吸水速度,吸水量,水分向下、向四周的擴散性,表面乾爽性。下面小編從這4個指標出發,對4款圍嘴進行了測試。

1號為毛巾材料的傳統圍嘴,

2號為紗布材料的傳統圍嘴,

3號為棉材質的傳統圍嘴,

4號為一種新產品一次性口水貼。

實驗一:吸水速度測試

實驗方法:試驗人員用移液槍快速向圍嘴表面加水,每個圍嘴準確加水1毫升。手機屏幕顯示計時時間,計時1分鐘。

口水疹護理必備|4款典型圍嘴吸水乾爽性測試!

實驗二:表面乾爽性

實驗方法:一毫升藍色液體吸收後,一分鐘,用摺疊的面巾紙,輕輕擦拭滴水部位,來檢驗圍嘴表面的乾爽性。

口水疹護理必備|4款典型圍嘴吸水乾爽性測試!

圖中可以看出,3號棉質圍嘴吸水性較差,1號毛巾圍嘴比2號紗布圍嘴吸水性稍好,但是表面還是留存或滲出水分。4號一次性口水貼表現優異,一分鐘後,水分下滲迅速,均勻向四周散佈開來,表面幾乎不留水分。

實驗三:水分擴散性

實驗方法:水分擴散性體現了實驗材料對水分的吸附能力。擴散的直徑越大說明材料的吸水性能越強,與嬰兒面部接觸的部分乾爽的速度越快。為了表示水分向四周的擴散性,在滴水1毫升,並等待3分鐘後,測量其形成的水圈的直徑,其中毛巾僅次於一次性口水貼,而其他兩種圍嘴擴散性不佳。

口水疹護理必備|4款典型圍嘴吸水乾爽性測試!

實驗四:吸水量

試驗方法:參考國家相關標準,結合我們實際情況,我們將實驗簡化,我們直接測試圍嘴完全浸溼,懸掛不產生水滴為統一標準,測試圍嘴的吸水量。將圍嘴浸入水中,輕輕擰卷,直至自然停止滴水,測量圍嘴水分飽和重量。毛巾圍嘴,紗布圍嘴和棉質圍嘴的吸水量相當,而一次性口水貼完勝。

口水疹護理必備|4款典型圍嘴吸水乾爽性測試!

綜合幾個指標,總結如下:

口水疹護理必備|4款典型圍嘴吸水乾爽性測試!

其實,媽媽們為了預防或緩解口水疹,在選擇圍嘴時,吸水性是最先考慮的因素。除了吸水性,好的圍嘴產品還應該具備好的安全防護性(繫帶是否有繞頸風險),溼熱舒適性(帶上會不會悶熱),活動舒適性(是否影響寶寶自由活動),觸覺舒適性(材質是否足夠柔軟等)。今天測試的這款Candy Idea一次性口水貼在這些方面表現都很突出,我們後續還會推出更多的測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