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搶先一步,探出1600萬噸稀土礦:再也不怕被大國“卡脖子”了

近日,日本傳出了一個頭等好消息:日本的海洋研究機構,在太平洋中南鳥島周邊海域洋底,挖出了一座寶藏。

據日媒報道,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和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等組成的團隊準備在今年2月份對南鳥島附近的稀土礦藏含量進行詳細評估,而先前據日方研究機構初步推測,南鳥島附近洋底的稀土泥總量在1600萬噸之巨。

南鳥島為日本域外領土,是太平洋中的一個珊瑚島,目前屬東京都小笠原村管轄。該島島位於北緯24°18′,東經153°58′,為日本最東端的領土。

日本搶先一步,探出1600萬噸稀土礦:再也不怕被大國“卡脖子”了

日方對此處稀土礦藏很是樂觀,日本海洋資源開發項目負責人石井正一笑稱“調查比預想進展要快”。早在2014年,日本東京大學方面的礦物學專家就在南鳥島附近的洋底泥土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釹元素。

在2018年,日本的調查船隊就在南鳥島周邊5000米深海底的25個地點採集了樣本,在經過徹底分析後,日方確認了此處確實蘊藏有大量的稀土金屬礦藏。而在日本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只要有利可圖,私人企業的動作往往比政府還快,目前已有30家日企瞄準了此處的海底礦藏,時刻準備“一擁而上”。

日本搶先一步,探出1600萬噸稀土礦:再也不怕被大國“卡脖子”了

按照目前全球的稀土金屬用量,單單此處的1600萬噸稀土礦,就足夠全世界使用數百年以上,這對日本來說,是個大好消息,日本境內並無任何的稀土礦藏,而稀土礦對現代工業而言,是必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

大量現代的高科技電子產品,都需要使用稀土元素,甚至即使不提“高溫超導”“儲氫裝置”這類“高大上”的產品,單是傳統的冶金工業方面,只要在鋼鐵或者其他有色金屬中加入少量的稀土元素,就能明顯改善金屬材料性能,提高其強度、耐磨性和抗腐蝕能力。

日本搶先一步,探出1600萬噸稀土礦:再也不怕被大國“卡脖子”了

先前,國內稀土元素儲量幾乎為零的日本,主要靠從對岸大國進口稀土材料,在對岸大國對稀土元素下達出口限制令後,日本工業界上下頓時一片哀嚎,而在此處稀土礦被探明後,日方不少專家表示“以後不會被大國卡脖子了”。

美專家則表示,日本對這處稀土礦的“突擊開發”,是搶先一步鑽了國際法的空子。目前,國際上對海底資源的開發還未有相關規則,聯合國下屬的國際海底管理局(ISA)計劃於2020年前,制定考慮環境影響等因素的海底資源開發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