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第一的作弊大王溫庭筠

寫完魚玄機,就特別想寫寫對魚玄機和她的詩詞影響至深的溫庭筠,少時讀溫庭筠的詩,覺得詩人應是一個風流倜儻的美男子,然而這可真是一個天大的誤解,溫庭筠的醜可以說是有名的,不過醜雖醜,但卻是真有才。

古今第一的作弊大王溫庭筠


溫庭筠,本名岐,字飛卿,唐代著名詩人、詞人。他本是唐初宰相溫彥博的後代,不過到了溫庭筠這一代,家族就沒落了。溫庭筠從小就很有天賦,文思敏捷,不過他聰明雖聰明,但是卻屢試不中,並且還是名滿京城的作弊達人,他的作弊事蹟即使是到了今天也是古代作弊案的典範。

話說公元855年,也就是唐宣宗大中九年三月,迎來了新一屆科舉考試。天下的才子匯聚長安,溫庭筠也在其內,他可是引起了各位主考官的密切關注,當然不是因為他滿頭白髮又形容醜陋,畢竟科舉不限年齡不是選秀,主要是因為,他已是科舉考場的常客,幾十年來,年年赴考,年年落選,但卻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江湖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更是因為他年年應試,卻是年年幫人作弊,也許是替別人作弊上癮,也有人說是因為家貧,靠幫人作弊來維生,不管是哪種方式,他的作弊手法那可是非常高超,可謂是作弊界的鼻祖,論起手法,可謂一個字“快”,江湖人稱“溫八叉”,八叉手變成八韻。

古今第一的作弊大王溫庭筠


按理說溫庭筠這樣的有才華的人應該是仕途非常順達的,可他卻偏偏要作死,這不,臨考前,主考官專門安排,把溫庭筠的座位換到了自己眼皮底下,這樣你該沒法作弊了吧。

前幾年,大唐曾發生一起考題洩露案,當年考生的成績統統被宣佈作廢,朝廷處理了一大批涉案人員,可謂是轟動一時。而那次考試的滿分答卷,據說就是溫庭筠代寫的,但因為缺乏證據,就沒有追究溫庭筠的責任,這次大家可是異常謹慎,必須得把他給盯牢了。

古今第一的作弊大王溫庭筠


按理說被主考官這樣盯著,應該沒有辦法代人作弊了吧,你要是這樣認為,那可就太天真了,第二天,一條可怕的消息就在江湖上流傳開來,溫庭筠居然給八個考生傳了答案,我只想說,溫兄,可否傳授點秘訣啊?

朝野上下都被震驚了,但卻苦於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查到,只能作罷。《新唐書-溫庭筠傳》記錄了這次作弊事件的始末:“大中末,試有司,廉試尤謹,廷筠不樂,上書千餘言,然私佔授者已八人。”佩服佩服。

古今第一的作弊大王溫庭筠


既然溫庭筠這麼有本事,那為什麼又次次落榜呢,還便要幫別人當槍手?

別提了,說起來可都是淚啊!

前面說到,溫庭筠本是名門之後,祖上也是做過宰相的,溫庭筠自幼飽讀詩書,才思敏捷,是遠近有名的神童。《唐才子傳》中稱其:“少敏悟,天才雄瞻,能走筆成萬言。”

參加科舉考試,也是一路過五關斬六將,順利赴京趕考。在詩詞的創作上,他可是與李商隱齊名的,時稱“溫李”,才學絕對是沒問題的,只可惜他恃才傲物,情商極低,不是今兒諷刺一下這個權貴,就是明兒暗嘲一下那個大臣,這個怎麼得了,時間久了,滿朝的權貴也是要讓他得罪乾淨了。

古今第一的作弊大王溫庭筠


他不僅情商低,不會為人處事,因為放浪酒色,想當初第一次進京大考,別的考生都是埋頭複習,恨不得覺都不睡,他可倒好,終日裡縱酒放浪,嫖妓賭博,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不過好在初試還是得了第二名,誰知道到了複試他卻棄考了。富貴功名就在眼前,他卻渾不在意,大考的前一晚他居然在怡紅院飲酒作樂,以至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自然是誤了考試,真是可氣可嘆。

大家都為他感到惋惜,可卻甩一甩頭,滿不在乎,大不了明年再考一次唄。可是命運的大門已經關閉,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錯過就不再。

每日縱情酒色的時候,溫庭筠認識了當朝宰相的兒子令狐滈,並在考試失敗後留在了宰相府,意圖來年再考,這宰相可是很欣賞溫庭筠的才華,按理說,還沒考取功名就得到了當朝宰相的認可,那可是讓無數學子羨慕的要死的事啊,這要是好好表現,來日飛黃騰達那是不在話下啊,可惜啊,有些人就是善於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有一次,這宰相把溫庭筠的詩作當成自己的拿去進獻給皇帝,並且告訴溫庭筠不要說出去,皇帝讀了他的詩那可是大加讚賞啊,宰相心裡美滋滋的,想著以後一定大大提拔溫庭筠,誰知這溫庭筠因了皇帝的讚賞,心裡那是特別得意,按捺不住心中的得意,到處跟人說,他才是詩的原作者。滿城皆知,這可把宰相大人氣的啊,這人可丟大發了,因此之後的每一次考試,宰相就從中作梗,無論溫庭筠成績如何,就是堅決不予錄取。

好好的一手牌就讓他這麼給毀了,不過這又能怪誰了,一個情商過低,完全不通人情世故的人,縱有才學又能如何呢?

古今第一的作弊大王溫庭筠


溫庭筠的從政夢想在屢試不第中就這麼破滅了,夢想一旦破滅,隨之而來的就是無邊無際的墮落。他原本就生活放蕩,現在更加的沉迷於酒色,終日裡廝混在青樓妓館之中,寫的詞也都是花前月下、閨情綺麗的淫詞豔曲。所謂“花間詞派”,也就是這時候形成的。

本就家貧,又屢試不第,為了生計,溫庭筠開始“以文為貨,攪擾科場”,各種作弊手段可謂是層出不窮,一時之間,臭名遠播。

溫庭筠有個表哥叫姚勖,當時在福州任刺史,實在是不忍心看著溫庭筠這樣沉淪下去,便慷慨解囊,資助了溫庭筠一大筆錢,讓他能認真讀書,全身心進行文學創作,溫庭筠果然沒有辜負表哥的一番好意,乾脆就住在青樓了,不出半月,就把錢揮霍一空。

你說為什麼這溫庭筠就這麼喜歡流連於青樓呢,當然了,他的自甘墮落是最大的原因,我想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青樓的女子不會嘲笑他,而且青樓本就是才子佳人匯聚之所,各種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都是在這裡誕生的,溫庭筠的很多詩詞不就是如此嗎。

古今第一的作弊大王溫庭筠


說完溫庭筠這戲劇又悲催的仕途和生活,我們就來簡單聊下他和魚幼薇之間的感情吧。

我想,溫庭筠一定是深深喜愛這這個小女孩的,也曾被這麼才女的大膽求愛所動搖過內心的天秤。魚幼薇長的眉清目秀,姿容傾城,才情那更是了得,情竇初開之時,愛慕上自己的老師,並大膽告白,一首《冬夜寄溫飛卿》,讓溫庭筠犯了難,這魚幼薇雖好,可是低頭看看自己,要長相沒長相,要前途沒前途,年齡更是大了人家小姑娘將近三十多,怎堪良配,還是不要誤了人家的好,轉身變走了,走之前還給魚幼薇介紹了當朝的狀元郎李憶。這感情來的快去的也快,筆者不禁想,如果魚幼薇真的和溫庭筠在一起了,也許魚幼薇會永遠是魚幼薇,而不是韶華芳齡便香消玉殞。

古今第一的作弊大王溫庭筠


因為恃才自傲,得罪權貴,屢試不第,加上舉止放浪,行為不端,溫庭筠一生仕途坎坷,窮困潦倒。雖說書畫方面有所成就,但事業上卻是並無建樹,只做過縣尉、巡官、檢校員外郎這一類的小官。

公元866年,溫庭筠抑鬱而終,享年66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