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重讀鄭州│第六篇 文化涅槃之天國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 慈雲寺位於鄭州市鞏義大峪溝青龍山中。據寺內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的《重修青龍山慈雲寺記》碑記載:該寺創建於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始名大白馬寺,印度僧人攝摩騰、竺法蘭在此始傳佛教,並在此圓寂。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三藏法師玄奘奉命重修。明代(公元1368—1644年),著名大和尚南宗順重振山門,歷時十四載,慈雲寺盛況空前,“雖遠公之住廬山,達摩之居少林,大顛之臨南海,其勝會叢林,亦不多讓。” 如今,重山秀水中的慈雲寺碑碣林立,唐塔巍巍,明閣清殿,二老談經峰依然,祖林神聖地莊嚴,處處彰顯其不凡風采。

    慈雲寺創立於公元64年,當是中國建造的最早佛家寺院,然這不僅只有慈雲寺內碑刻一家所言,鄭州登封法王寺內碑刻也佐明,慈雲寺與洛陽白馬寺、登封法王寺等同為攝摩騰、竺法蘭講經說法之地,建於同一時期。據三座寺院遺留碑刻自報建寺歷史,慈雲寺建於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白馬寺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法王寺建於東漢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慈雲寺創建最早,由此,慈雲寺為中國佛教作寺之始當不為誑語。2007年,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法師親臨慈雲寺拜謁考察後,虔心書丹 “釋源祖庭” 。2011年,在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也崇敬留墨“華夏作寺之始”。自此,中國佛教傳承中最扣人心扉的一段歷史復原。

    慈雲寺以攝摩騰、竺法蘭創立始傳佛教而奠定中國佛教祖庭地位,以華夏作寺之始譜寫中國寺廟建設之開篇之章。

    慈雲寺碑刻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鞏義慈雲寺圖版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攝摩騰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2007年8月,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為慈雲寺題寫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2011年4月,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為慈雲寺題寫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遠眺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慈雲寺山門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天王殿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大雄寶殿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大殿內懸塑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嚴閣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嚴閣內主佛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白衣閣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碑樓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慈雲寺內碑刻眾多,價值極高。對研究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具有意義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釋迦如來雙跡靈像圖碑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刻於1387年的《釋迦如來雙跡靈相圖牌》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寺院外唐塔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庭院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俯瞰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慈雲寺周邊風光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慈雲寺周邊溪水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竺法蘭和攝摩騰在慈雲寺傳教圓寂後埋葬於慈雲寺東南山麓,史稱祖林。祖林三塔為紀念他們而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祖林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塔內造像

華夏作寺之始—鞏義慈雲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