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引渡孟晚舟之後,剛剛傳來一個大消息!



美國將引渡孟晚舟之後,剛剛傳來一個大消息!


1


昨天傳來一個消息:美國將向加拿大正式提出引渡孟晚舟!

華為當天做出回應:

1:華為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包括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適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規。

2:華為希望美國和加拿大政府能早日還孟女士以自由,並相信加拿大和美國的法律體系後續會給出公正的結論。

華為沒有憤怒,沒有指責,保持冷靜和理性。而且華為相信法律的公正,相信正義的力量。

華為如此自信的背後,是它強大的實力和堅如磐石的根基。


美國將引渡孟晚舟之後,剛剛傳來一個大消息!



華為之所以有今天,不僅因為它的實幹精神和不投機的原則,還有它堅持“自我批判”的精神,以及永遠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更有它“以奮鬥者為本”,堅持“耕者有其田”的獎勵機制!

2


臺媒《中時電子報》21日報道,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近日發佈報告預測:2019年,華為將取代蘋果!


美國將引渡孟晚舟之後,剛剛傳來一個大消息!


事實上,根據IDC的報告,華為早在2018年第二季度,出貨量就已實現首度單季超越蘋果。


美國將引渡孟晚舟之後,剛剛傳來一個大消息!


到了18Q3,華為手機出貨量繼續領先蘋果510萬臺!


美國將引渡孟晚舟之後,剛剛傳來一個大消息!


再結合最近蘋果下落的態勢,2019年華為超越蘋果是大概率事件!

3


華為如此成功的背後究竟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現在很少有人願意沉下心來研究技術,大家都在賺快錢,然而在1996年華為起草的綱領性文件 —— 《華為基本法》中就規定,每年公司將拿出營收10%,用於技術研發,這個規定一直堅持至今!

從2013年開始;華為連續五年的研發費用,遠高於本身公司淨利潤:

2013年 華為淨利潤210億,研發投入306億;

2014年 華為淨利潤278億,研發投入408億;

2015年 華為淨利潤369億, 研發投入596億;

2016年 華為淨利潤370億, 研發投入763億;

2017年 華為淨利潤474億, 研發投入897億;


2018年,華為在研發方面投入1400億元左右,其中20%到30%的經費將投入到基礎科學研究,這個數字差不多是百度公司去年收入的兩倍。

6年研發,耗資4000億,沒有一個企業能做到!

在歐盟委員會(EU)公佈的2017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TOP10中,華為排在第6位,高過蘋果,也是唯一一家中國公司。


美國將引渡孟晚舟之後,剛剛傳來一個大消息!

來源:EU2017年全球企業研發投入Top10


現在,華為研發人員達8萬名,佔18萬總員工數的45%!華為還在全球建立了各地建立了16個OpenLab、26個能力中心、36個聯合創新中心、1,500個實驗室,聚集了一大批世界頂尖的科學家。

正是華為如此注重研發,才導致華為掌握了很多核心技術,再來看一下這兩張圖:

美國將引渡孟晚舟之後,剛剛傳來一個大消息!


美國將引渡孟晚舟之後,剛剛傳來一個大消息!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擁有了主動權!華為確實已經掌握了可以引領世界的科技!

現在全球有超過20億人每天使用華為的設備通信,即使在4G技術領先的歐洲,華為也有過半的市場佔有率,在150多個國家擁有5百多名客戶,營收7成來自海外!

美國將引渡孟晚舟之後,剛剛傳來一個大消息!


4


華為的架構同樣無與倫比!

華為有18萬員工,任正非把絕大部分的股權開放給員工,這恐怕是全球企業中股權最分散、員工持股人數最多、股權結構最單一的公司,亦是人類商業史上從未有過的景象。

理想的社會要做到“耕者有其田”,偉大的企業則要做到“工者有其股”!

要讓每一個勞動者都有田可耕、有力可使、各歸其位、各盡其才。

所以華為每年所賺取的淨利,幾乎是百分之百分配給股東。華為2017年年報顯示,當年度其發生的僱員費用為1402.85億元。華為人均的年薪約為70萬元,比2016年增加了10萬元!

就像任正非的另一句話: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成了人才。這更加容易匯聚人心,無數股單力匯聚成合力,打造出具備聚變效應的團隊來。


美國將引渡孟晚舟之後,剛剛傳來一個大消息!



可見,華為融的不是“錢”,而是“人心”,這造就了華為的向心力,這才是未來企業的真正出路!

再看看現在的上市公司吧,牛市的時候個個牛氣沖天,如今到了熊市就一個比一個慘;因此,華為的不上市模式,極有可能最符合中國國情的企業發展方式,最有參考和學習的價值!


美國將引渡孟晚舟之後,剛剛傳來一個大消息!



建議中國的企業家一定要善用這套模式,如果每一個企業都應該像華為一樣堅守自己的領域,必定會支撐起真正的經濟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