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點擊藍字,關注“童學文化”

他是《唐伯虎點秋香》裡的“對王之王”對穿腸。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也是《食神》裡面的唐牛。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也許你還不知道他另一個身份。

他是“小強”之父。香港編劇、導演、綠葉演員、主持人谷德昭。

谷德昭受姐姐推薦進入香港電影圈,被高志森帶入行做編劇。

在高志森拍《92家有喜事》的時候,他作為跟場編劇,先是負責周星馳、張曼玉那條線的編劇。

後來毛舜筠看到他們那場戲經常拍得誇張又搞笑,就用一隻雞腿收買了這個“肥仔”,讓他想她和哥哥那條線的戲;再後來大嫂吳君如也搶著要他編劇。

就這樣他和這些大牌明星結下了友誼,尤其是和周星馳。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谷德昭在93年幫周星馳寫了《唐伯虎點秋香》的劇本。

其中有一場著名的比慘的戲,面對死了一家六口、十級肺癆最後連旺財也突然死了的強大對手,周星馳從地上撿起一隻被踩死的蟑螂,哭起了“小強,小強你怎麼了小強”,驚天動地、感人肺腑。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這場戲其實是谷德昭在巴士上看到兩個年輕人踢完球后比誰的腳更臭而想到的。

至於那個蟑螂為什麼叫“小強”,谷德昭說在香港很多家庭裡都是喊最親的小弟叫小強,所以周星馳當時的悲痛也不算太無厘頭哦。

因為《唐伯虎點秋香》是谷德昭私自接的劇本,後來高志森知道後,谷德昭被掃地出門,這也促成了以後他與周星馳的多次合作。

於是有了後來的《破壞之王》、《大內密探零零發》、《食神》。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下次再用這張圖,要知道原作者是這個肥仔哦。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1995年,受杜琪峰賞識,谷德昭自編自導了處女作《呆佬拜壽》。

在電影中谷德昭不僅展現了他一貫的喜劇天賦,在虐狗方面也表現出超常的才華,裡面的愛情橋段簡直酥到炸。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大概是才子多情,所以谷德昭雖然人不靚仔,但在香港圈子裡卻能桃花運不斷吧。

之後谷德昭又先後導演了《大內密探零零發》、《玻璃樽》、《行運超人》、《嫁個有錢人》等作品。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他和彭浩翔合作編劇的《買兇拍人》,是香港不可多得的黑色幽默喜劇。

谷德昭也憑這部電影獲得了當年的金紫荊獎最佳編劇。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作為編導演主持方面都有才華的多面手,谷德昭很像王晶、岑建勳。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新婚不久的岑建勳和謝林,攝於第十三屆金像獎頒獎禮。

但是王晶、岑建勳在很多電影中都做過主角,其他像鄭丹瑞、張堅庭這樣的也是如此,但谷德昭從來都是隻做綠葉,從電影配角演員上來講,可以說是非常非常牛了。

像這樣的人,還有劉以達。劉作為達明一派的成員,香港著名的音樂監製,卻熱衷於在電影中跑龍套。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像評論裡說的,劉以達就算一動不動,都能讓人發笑。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最早認識他,是在《我和殭屍有個約會》裡,他演馬小玲的爸爸,一個軟弱的挫男,但是彈得一首好吉他。

後來瞭解到他和黃耀明的達明一派以及他們的《石頭記》等作品,也瞭解到他現實裡是個非常前衛跟風流的人。

但是對劉以達的印象也僅停留在此。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直到有一次因為鄭則仕看一部電影《三個受傷的警察》,片頭看到音樂監製是劉以達。

片子看一半,我草!我草!我草!配樂神了,跟整個電影的氛圍、色彩太搭了。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去聽《三個受傷的警察》原聲碟,瞬間有種曾經錯過一個世界的感覺。

尤其是“僵”這段。

《麻木》專輯裡有一首《流星》,劉以達的迷幻和王菲的嗓音特質搭配在一起的效果,這前奏我想聽100遍。

原來劉以達90年因為音樂理念與黃耀明分道揚鑣後,又短暫組織過劉以達與夢的組合,建立“劉以達官立小學”工作室,在實驗音樂方面越走越遠。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再聯想他在電影裡的形象,劉以達就像一個分裂的人。在電影裡你看他就像一個一動不動也能引人發笑的傻佬,但在電影外卻是一個思想冷峻充滿智慧的前衛音樂人。

人的外表和內心,幾人能看透呢?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不管怎樣,看過他那麼多電影,笑過很多次。祝達叔心裡永遠住著一個年輕的自己。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香港影壇還有些紅過也沉淪過的老戲骨,垂垂暮年仍然發光發熱,出演了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配角人物。在見證香港電影傳奇的同時,他們自己也成為了傳奇。

比如永遠的“探長”曹達華。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上次說到“華探長”,這個在80年代開始就一直熱衷在電影裡跑龍套尤其是扮演“探長”角色的可愛老頭子。

曹達華1916年生於廣東臺山,15歲就因為喜愛電影跑到當時的中國電影之都上海闖蕩,在“月明影片公司”跑了幾年龍套。

1936年,20歲的曹達華受到當時香港名導演關文清的推薦,到香港發展。

從副導演和演員做起,一直到1939年,華叔才第一次做上男主角,距他入行已經過去8年了。

在這之前一年,即1938年,他和朱琦華結了婚。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八年,華叔從龍套演員做到男主角;從主演做到走紅,華叔還要再走十年。

1949年,曹達華和姐姐創立“友僑影片公司”,並投資建立“友僑片場”。

同年,由友僑投資並由曹達華主演的《逼虎跳牆》大為賣座,華叔也因此片中的演出被港媒封為“銀壇鐵漢”。

他同時也參與到《黃飛鴻》系列電影的演出中,飾演梁寬。關德興(黃飛鴻)、曹達華(梁寬)、石堅(奸人堅)的鐵三角一紅就是16年,《黃飛鴻》系列電影拍了70多部。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曹達華與石堅,一正一反,是電影中的老搭檔。

在《黃飛鴻》系列走下坡路的時候,曹達華在1964年又憑《如來神掌》征服了整個東南亞,如來神掌的武功讓港人為之神往幾十年。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22年後,在《運財五福星》中,曾志偉還要華叔出絕招“如來神掌”。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40年後,周星馳在電影《功夫》中讓袁祥仁售賣《如來神掌》的秘笈。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在《摩登如來神掌》中,華叔還配合華仔以“龍大俠”的身份震懾住了元華的“第九層天殘腳”。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成龍也是因為看曹達華、于素秋這些人的電影,喜歡武打,才由父親帶到于占元的戲曲學校,從武生做起,慢慢進入電影圈的。

70年代後期,粵語片式微。在粵語片時代,曹達華最後的銀幕形象經常是一些頭戴禮帽、穿著寬大風衣的探長角色。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因此在80年代後,老年的曹達華經常被邀請在一些電影中扮演探長角色。

此後10多年,“銀壇鐵漢”變身成了《最佳拍檔》中的“曹探長”,《五福星》系列中的“華叔”。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曹達華一生開戲院、拍戲,不知與多少女演員合作過,但鬧過緋聞的只有一個,就是于素秋。

于素秋人稱“秋姐”,是于占元的大女兒,洪金寶、成龍等人的大師姐。

在七小福還在摸爬滾打的時候,于素秋就是香港影壇的大姐大了。

在電影《逃學威龍》中,吳孟達的角色叫曹達華,葉德嫻的角色叫于素秋,就是調侃兩人。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現在來看,曹達華與朱琦華相依相伴60餘年,所謂華叔與秋姐的緋聞,也不過是因為他們經常扮演“銀幕情侶”,香港媒體制造的噱頭罷了。

曹達華生活中的另一件軼事就是關於他曾經好賭成性。

據傳曹達華輸的最慘的一次是一夜輸了三百萬港幣,第二天要出動全家找地產、物業文件來還債。那些年華叔到底輸了多少,現在不得而知了。

但是華叔1953年創辦的皇宮戲院,在1965年作價五百萬賣掉了,主要用途就是用來填平賭債。

90年代末華叔回憶那段大起大落的經歷時說: 

“想起1964年那段日子,日夜在澳門新花園賭場,將自己所有現金、物業、片場、戲院,最後還有太太的私房錢一百萬元,還有尖沙咀兩個住宅單位,全部輸掉,加起來計算,到今天約值三億三千萬。”“最後只換回賭場的一張VIP卡片,真是不值得。”

在97年的電影《精裝難兄難弟》中,陳百祥飾演牛達華,就是暗指曹達華。電影中重現了這段逸聞。

陳百祥自己也好賭,兩度破產,人生幾起幾落,扮演這個角色真是再好不過了。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自己的片場和戲院輸光,還要動用老婆的私房錢還債,曹達華那時真是混蛋到死。

但是朱琦華沒有離開他,華叔後來也沒有再賭,兩個人算是榮辱與共,同富貴也共患難了。

2000年,朱琦華病逝,2007年,華叔也以91歲高齡安然離世。

兩個人從1938年結婚起,到2000年,一共攜手走過62年的時光。

曹達華一生愛電影,拍電影,深受圈裡人和香港影迷愛戴。直到90年因朱琦華生病,他才移居倫敦專心照顧愛侶,此後雖然短暫回港跑些龍套,但終因年事已高,身體不便而息影。

他有四個子女,全部住在海外,他老後總感嘆自己後繼無人。另有四個契子女:米雪、陳寶珠、安德尊和萬梓良。

粵語歌《難兄難弟》曾唱到:“沒人沒人能做到,這一生都趣味。”

華叔現實裡不知道怎樣,但在電影裡,他做到了。他用一生給影迷製造了樂趣。

2003年,華叔和石堅被金像獎授予“專業精神獎”。下圖為劉德華為華叔頒獎。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還有一位,是勤勤懇懇的配角——秦沛

“秦沛”是李翰祥給他起的藝名,取“勤勤懇懇做配角”之意。

秦沛、姜大衛、爾冬升是親兄弟,他們的母親是紅薇,滿人,正黃旗,所以三兄弟都能講一口地道的兒化音普通話。

秦沛(姜昌年)、姜大衛(姜偉年)的父親是嚴化,別名姜克琪,是40年代香港的紅小生。但是嚴化英年早逝,紅薇後來又改嫁製片人和導演爾光,生了爾冬升。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李翰祥是爾光提拔起來的導演,跟嚴化淵源也頗深。他跑龍套的第一部電影《滿城風雨》,就是嚴化主演,嚴化對其很照顧。張徹呢,生涯第一部劇本是嚴化主演的《假面女郎》。

李翰祥和張徹後來成了香港電影屆的泰山北斗。前者擅長讓女人脫衣服,以“風月”聞名;後者擅長讓男人脫衣服,以“陽剛”著稱。

李翰祥後來在臺灣拍戲遇到了嚴化的長子姜昌年,就帶他到香港發展,看他老老實實,就取名“秦沛”。

想當然的,在李翰祥手裡,秦沛只能在這些“風月片”中做配角,最終秦沛在邵氏混得不開心,輾轉流離了幾家電視臺。張徹後來在香港發現在香港做武行的姜大衛,感念故人,直接讓這個小武行當主角,最終也把他捧成了大明星。

秦沛的同母異父弟弟爾冬升後來受楚原賞識,在古龍電影《三少爺的劍》中一炮而紅。但這個人的志向不在表演,他覺得當演員不能發揮自己的想法,後來轉行去做編劇和導演。

弟弟有想法,做哥哥的鼎力支持,從此秦沛因小寶的兩部電影拿了金像獎兩屆最佳男主角,也成了外人眼中弟弟的“帶刀侍衛”。

1981年,秦沛和姜大衛合開電影公司。第一部影片就是由秦沛當出品人,爾冬升化名爾小寶做編劇,兩位哥哥主演的《貓頭鷹》。《貓頭鷹》被普遍認為是後來無厘頭喜劇的鼻祖。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然而這部電影中的無厘頭趣味並不受當時香港觀眾的待見。爾冬升真正為人所承認,還是1986年自編自導有充分自主權的處女作《顛佬正傳》。

秦沛憑藉此片獲得第一個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許多人現在可能記得的,是梁朝偉在電影當中演了一個神經病。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1994年,《霸王別姬》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入選金像獎,爾冬升的第二部電影《新不了情》成了大贏家,收穫了6個獎項。其中就有秦沛的最佳男配角獎。

他們不是主角,卻光芒萬丈

在上臺領獎時,秦沛望著臺下的弟弟說:“真系沒估到能拿獎,阿Kent哥,秋生,個個都做得好好。如果真系因為我得到獎,我相信得到獎的應該是我細佬,呢個獎,是為佢拿的。”

(注:阿Kent是鄭則仕,他和黃秋生分別以《重案組》、《溶屍奇案》提名最佳男配角。)

秦沛11歲和姜大衛跟著母親改嫁,12歲時有了小弟爾冬升。

雖然在事業上沒有兩個弟弟出彩,但是秦沛一直勤勤懇懇。除了電影外,還在電視中塑造了87射鵰的“鐵木真”等經典角色,至今仍然活躍在銀幕中,算的上演員榜樣;他在爾冬升創業時一直保駕護航,就像小時候保護著自己愛讀書的弟弟,稱得上大哥典範。

戲裡戲外,秦沛無愧於觀眾與家人。

童學文化歡迎各位看官的評論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