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定了!2018年參加新高考省份名單出爐

@各位家長,請注意!

新高考省份名單的出爐說明試點已經開始!讓孩子提前準備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前段時間傳聞本應於2018年秋季在全國大面積啟動的新高考改革“啞火”一事,終於一錘定音,有八個省(市)經教育部評估,達到了啟動條件,被批准啟動。

終於定了!2018年參加新高考省份名單出爐


2018年實行新高考省份名單:

江蘇 湖北 福建 遼寧

廣東 重慶 河北 湖南

那麼,

新高考下怎麼選考?

家長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學校面臨哪些挑戰?

來看一看!

新高考改革主要體現在學生的選科和錄取形式上,不再分文理科,而是6科選三科,再配上語數外,簡稱“3+3模式”。

其實從新高考改革實施以來,人們就在關注和討論,這樣的選科到底好不好?怎麼樣選擇才是最好的?選科確實是未來高考生們的一大難題,有20種搭配,就看你怎麼去抉擇了,這相當於把選擇權交給了每一個考生。還有一點的就是關於英語,英語成績不再是取決於高考,而是一年兩次考試,取最好的成績,大大降低了難度。

從錄取的形式來看,高考成績不再是大學招生的唯一考量,而是改為“兩依據、一參考”,即依據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再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

學生的能動性發揮餘地更多了,高校的招生依據也是更豐富了。對於學生來說,新高考改革或許是一條更為有益的道路,綜合發展成為主流。

新高考模式下到底該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選擇最合適自己的科目呢,隨我們來分析下吧。

何為3+[6選3]模式?

在新高考改革中,打破文理分科的“3+【6選3】”模式格外吸引眼球。那麼什麼是“3+【6選3】”呢?

“3”代表語文、數學、外語3門高考核心科目,而“6選3”則是由學生從6門可選科目中(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選擇的3門科目。

終於定了!2018年參加新高考省份名單出爐

這樣的改革,具體帶來了如下的變化:

一、是在錄取模式上

由原來“依據高考統考科目成績”改為“兩依據、一參考”,即依據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再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

二、是在考試科目上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來的語文、數學、外語、文(理)科綜合科目改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語數外各科滿分仍為150分。

三、是在考試時間上

由原來的6月一次進行所有科目統一考試改為分兩次進行:選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學期高考前,統考科目仍在6月。

四、是在外語考試上

由原來的學生外語科目只能考一次改為學生可以參加兩次考試機會,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五、是在計分方式上

考試總成績由原來的各科成績直接累加改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加上3門選考科目按等級折算的相應分數。

3個選考科目由考生根據本人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擇,成績按等級賦分。

根據規定,選考科目實行全省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評卷、統一公佈成績,確保考試成績真實可信。

大學規劃從高一就開始了?

新高考實行後,各年級大事表:

高一上:適應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點

高一下:夯實科目基礎,認知專業大類

高二上:學好各科科目,進行背景提升

高二下:順利完成學考,認知細分專業

高三上:探索自主招生,備戰選考科目

高三下:衝刺高考考試,學習志願填報

終於定了!2018年參加新高考省份名單出爐

高考改革在9月正式推動後,把人生選擇前置,讓學生從高二、甚至高一就開始考慮畢業後的方向。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三年時間做好生涯規劃,成為更好的自己,為最終的選擇做好準備,便顯得比以往更為重要。

新高考既然把原來高三才面臨的選專業問題前置到了高一,那麼選科對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是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還是便於填志願的科目?究其本質,我們得先了解自己,瞭解自己的興趣所在,瞭解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未來要讀什麼專業,與選科關係緊密!


20種選考方式,如何選科?

“3+[6選3]”的模式,也就是除了語數外三科,學生們還要根據自己的特長、偏好等分別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門科目中選出3門作為選考科目,於是產生了20種“風格各異”選考方式

每種組合可報專業的比例如下圖:

終於定了!2018年參加新高考省份名單出爐

從2017年第一批新高考試點浙江、上海來看,物理不僅佔高校選課要求率最高,在選擇物理科目後其可報考專業率也為所有科目中最高,被重點大學好專業錄取的恰巧是那些選了物理並且發揮不錯的考生。

可見,選科與高考填報大學、專業有緊密的聯繫,因此,各個學科對應能選哪些專業,我們都應提前作了解,以下再給大家一些參考!

物理

終於定了!2018年參加新高考省份名單出爐

物理學與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生物技術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來從事上述相關行業,就必須學好物理。

化學

終於定了!2018年參加新高考省份名單出爐

化學已成為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信息科學等領域的重要基礎。

生物

終於定了!2018年參加新高考省份名單出爐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它是農、林、牧、副、漁、醫藥衛生、環境保護及其他有關應用科學的基礎。

政治

終於定了!2018年參加新高考省份名單出爐

思想政治與教育學、文學經管等方面的專業有很大的關聯!

歷史

終於定了!2018年參加新高考省份名單出爐

歷史必修課學習,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發展中全局與局部、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角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地理

終於定了!2018年參加新高考省份名單出爐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地理學在現代科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問題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實,可以確定的是,學生選科不僅是學生面臨的選擇,也是擺在家長和學校老師面前的一道選擇題。

20種組合呈現多樣化的發展方向,但是家長還是應該儘量避免如下選擇方案

01.歷史+政治+地理

不推薦理由:專業選擇嚴重受限

新高考下,這傳統的三門文科組合最大缺點就是專業選擇嚴重受限。

6選3之後,許多學校的專業對於學生的選課有一定要求,有3門要求(三選一),2門要求(二選一)和1門要求(規定必考)三種。

其中,1門要求最為嚴格,因為他規定的這門你必須學,必須考,否則就不能進這個專業。

02.物理+化學+歷史

不推薦理由:競爭太激烈

物理+化學+歷史是一種偏理科的選擇,也是所有20種選擇裡很多老師認為競爭度最大的一種組合,無論對於優生還是對於一般生而言,選這套組合都極有可能因為碰到太多強手而造成翻船翻車的情況。

03.地理+生物+政治

不推薦理由:大學難以銜接

由於這三門課比較冷門,好老師幾乎都集中在高中名校裡,一般高中師資都比較一般。因此特別容易撞上名校生,進而形成激烈的競爭。


新高考模式下,家長該如何指導孩子?

在新模式下的考生在短期內要同時備考更多科目,這時家長幫忙取捨是門藝術。三科選考科目的出現,學校多會採用走班制和分層教學,這一塊怎麼引導孩子儘快適應是個關鍵。

對此,我們有以下建議:

1.讓孩子儘量做到各科平衡,保持良好的狀態;在此基礎上,發展孩子的優勢科目(可以作為未來高考的選考科目)。

2.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高中的課程進度快,有些知識點在課堂上沒法詳細解釋,所以孩子一定要學會在課後能夠自主學習,不然知識點漏洞越來越大,再想補就難了。

3.引導孩子重視學考。現在的高考模式不再適合考前幾個月“臨時抱佛腳”的方法了,因為高二的學考等級會影響高考錄取,所以家長要督促孩子從高一開始就要及時把知識點掌握、摸透,不能等高三再努力。

新高考“3+3”的模式讓孩子可以選擇自己喜歡、擅長的科目去學習,家長可以從這個點入手,引導孩子自主學習,早早為孩子打下紮實的基礎。同時,家長也要讓孩子平衡好各科之間的關係,儘量都保持在中等以上的水平,以免影響高考的錄取。

終於定了!2018年參加新高考省份名單出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