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死時連棺材都買不起,卻創辦最牛大學

提起中國最牛的大學,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清華和北大。大家都知道北大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是由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創建的。但是大家肯定很奇怪,北大為何能成為中國最牛的大學,就算是現在都是首屈一指的。其實這得歸功於一位北大史上最牛的校長,他就是蔡元培。

此人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死時連棺材都買不起,卻創辦最牛大學

蔡元培

但凡厲害人物,都有一個傳奇的少年經歷,蔡元培17歲中秀才,23歲中舉人,24歲中進士,26歲成為翰林院編修,基本夠得上傳奇。正當親友覺得他前途無量時,蔡元培卻甩手不幹。1898年10月,本當大展身手的蔡元培卻打了個長期休假報告,悄悄地離開北京,跑回老家自己搞教育去了。到校後的蔡元培,躊躇滿志,聘任新教員,修訂新章程,還把政府嚴厲查禁的《強學報》、《時務報》、《國聞報》拿來給學生看,學堂內一時譁然。他運用新式教育,希望可以以此救國。但可惜總有封建舊勢力阻止,他憤然離職,轉身投入更加激烈的鬥爭中去了,他加入了同盟會,並於當年被孫中山委任為同盟會上海分會負責人。之後參與辛亥革命,1911年蔡元培成為了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

此人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死時連棺材都買不起,卻創辦最牛大學

蔡元培

1912年,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蔡元培憤然辭去總長一職,以46歲高齡又跑到歐洲遊學去了。三年後在友人的請求之下,心繫中國教育的他毅然回到中國,擔任北大校長一職。1917年1月4日,蔡元培抵達北京,當天的報紙上是這樣登載的:大風雪中來此學界泰斗,如晦霧之時,忽睹一顆明星也。北京成新政新事,人們對改革之舉充滿期待。

此人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死時連棺材都買不起,卻創辦最牛大學

蔡元培就任之前的北大,是一片混亂的北大,當時的北大魚龍混雜,學生上課可以帶著隨從,學生被稱為“老爺”,老師被稱為“中堂”。一個學習的地方儼然成了一個攀附權貴的地方。蔡元培決心改革!五天後,北大的開學典禮上,蔡元培發表了他那篇著名的就職演說,針對學校的不良風氣,蔡元培提出了三項要求:“拍定宗旨”、“砥礪德行”、“摯愛師友”。並開宗明義,闡發他對大學性質的理解:“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大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財之階梯。”也正是從蔡元培的這一句話開始,中國的大學才真正地擁有其獨立的人格:大學就是大學,不是權力的依附,更不是你升官發財的階梯。從此京師大學堂真正變成了北大!一個真正的大學!

此人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死時連棺材都買不起,卻創辦最牛大學

改革時的北大

1940年3月,人們敬愛的蔡校長因病去世,舉國同哀,國民政府發佈褒獎令:“道德文章,深孚時望”、“推行注意,啟導新規,士氣昌明,萬流景仰”。遠在延安的毛澤東發表唁電:“孑民先生,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然而,這位曾經以一己之力影響著整個時代變遷的北大校長,死後竟無一間屋、一寸土,還欠下醫院千餘元醫藥費用,就連入殮時衣衾棺木,都是商務印書館的王雲五代籌。

這就是北大最牛的校長,他創造了最牛的北大,他憑藉著一己之力,締造了中國大學應有的模樣和精神。

此人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死時連棺材都買不起,卻創辦最牛大學

北大校長--蔡元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