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崑崙山最神祕的一條古道:是特倫科勒筆下的“亞洲憂傷之路”

喀喇崑崙山最神秘的一條古道:是特倫科勒筆下的“亞洲憂傷之路”

這是一條滿載歷史的古道,它位於亞洲的心臟。圖片來源:8264上山友“xj殘陽”發佈的《桑株古道——穿越喀喇崑崙山的憂傷之路》

在靜謐的喀喇崑崙山區,

盤臥著一條塵封已久的古道。

這條長達110公里的路線,

烙下了數個時代的印記:

它是西藏最早通往新疆的道路之一,

盛唐時代絲綢之路的分支;

它是特倫科勒筆下的“亞洲憂傷之路”;

它是抗日戰爭中“意外”的生命運輸線。

它的名字叫桑株古道,

位於亞洲心臟的喀喇崑崙之路。

一、路線概況

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一條極其艱險的古道。1927年,特林克勒與他的探險隊耗費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穿越而過後,他將經歷著成了《未完成的探險》一書,其中有一段描述如下:

這條喀喇崑崙之路,是亞洲的憂傷之路,很多人和牲畜沿著這條路旅行。

駝隊的畜牲穿過荒涼貧瘠的地區之後,瘦極了,極度虛弱地到達了拉達克或中國新疆……

這是一片殘酷的土地,許多旅行者詛咒它。但同樣,在這兒可以發現奇異動人的景色,發現世界的另一部分……

喀喇崑崙山最神秘的一條古道:是特倫科勒筆下的“亞洲憂傷之路”

桑株古道穿越線路圖。圖片來源:王鐵男博客發佈的《桑株古道—穿越喀喇崑崙山的憂傷之路》

上面這段文字很寫實,這條徒步全程約110公里的線路,起點位於新疆皮山縣康克爾鄉康克爾村,途徑阿喀孜、曲谷達克高山牧場、喀拉喀什河谷以及賽圖拉,中間需翻越海拔5030米的桑株達坂,最終抵達三十里營房。

二、路線故事

桑株古道,有很多別名,例如“馱馬古道”、“英雄之路”、“亞洲憂傷之路”等等,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七世紀至十世紀——這一時期,桑株古道見證了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段歷史。這一階段,正值唐朝鼎盛,據推斷這條線路成為了絲綢之路的一個分支,每年不計其數的和田玉、絲綢、花椒、石榴、核桃以及桑皮紙等物品在其上運輸,實現地方的互通有無。

據考證由於其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吐蕃與唐朝還在西域對其進行了數次爭奪,史書稱其為“馱馬古道”。然而,十世紀後這條古道漸漸淡出了歷史(信息來源:《和田的那些人與事之六 桑株古崑崙秘道》)。

1927年的探險——1927年8月3日,來自德國的探險家特林克勒,帶領著一行隊員從印度列城出發,前後花了兩個月,途徑喀喇崑崙山口、賽拉圖等地長長的無人區,翻過桑株達坂後,最終抵達塔里木綠洲,即現在的桑株鄉區域。

喀喇崑崙山最神秘的一條古道:是特倫科勒筆下的“亞洲憂傷之路”

紅色路線為特林克勒穿越的桑株古道,綠色為克里陽古道。圖片來源:山友“lbaf1234”發佈的《新路線,心世界:重走崑崙古道(克里陽桑株)實施方案》

特林克勒是西域探險史上最後一位到達塔里木盆地的西方早起探險家。據史料記載,次年他又從另一條克里陽古道折返列城,中途渡喀拉喀什河時,不慎失足被洪水沖走,差一點就丟了性命。

行程結束後,他將上述經歷寫入了《未完成的探險》一書中,將其稱為“亞洲的憂傷之路”,得以讓後人知曉這條秘道。

1943年的奇蹟——隨著特林克勒探險的結束,桑株古道又恢復了平靜,期間鮮有人(除當地人外)踏足。直到1942年,抗日戰爭正處艱難時刻,隨著日軍炸燬了滇緬公路,上萬噸國際援華物資滯留於印度卡拉奇港口。

喀喇崑崙山最神秘的一條古道:是特倫科勒筆下的“亞洲憂傷之路”

當時,剛從法國留學歸來的陸振軒望著無法運回國內的物資不知該怎麼辦,不願空手摺返的他開始查資料,希望能有一線生機:

我在印度港口焦急等待的時候,偶爾在英國人的一本書中,我看到有這樣的記載:從印度到新疆有兩條路,北道由伊朗經哈薩克斯坦進入新疆;南道是一條馱馬古道,由卡拉奇經斯林那加,到拉達克首府列城,再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就能到達新疆葉城。

這個信息立刻鼓舞了我,我馬上向大使館問詢。沒想到,大使不知道有這條路。隨即我向交通部報告,提出了新的馱運設想,並請求由我帶隊先試運踏探開闢這條通道(信息來源:《1943馱工日記》,作者陸振軒)。

喀喇崑崙山最神秘的一條古道:是特倫科勒筆下的“亞洲憂傷之路”

陸振軒的《1943馱工日記》手稿。圖片來源:crt.com.cn

就這樣,陸振軒立即組織了一批隊員(包括劉宗唐、馬家駒、白生良、陸士井等人),並聯繫了新疆方面籌集了1000餘匹駱駝馬匹,招募180多名維吾爾、柯爾克孜、塔吉克等少數民族馱工(領隊者叫木沙)前往列城裝載物資後,進行運輸。

然而,這條路線已經很多年沒有人走過,隊伍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抵達列城時超過一百匹馱馬損失,十幾位馱工因高反喪命。

喀喇崑崙山最神秘的一條古道:是特倫科勒筆下的“亞洲憂傷之路”

當年走過的桑株達坂上馱隊經過的棧橋。圖片來源:crt.com.cn

就這樣,陸振軒與隊員們,加上170名馱工與800餘匹馱馬上路了。缺氧、渡河、陡坡、峭壁,整個隊伍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崩潰,包括牲畜:

一路上氣壓底,人總是喘不上氣,馱隊中沒有人再說話,只聽到人和牲畜大口的喘氣聲。我的身體一直都有著強烈的高山反應:頭痛,胸悶,噁心,吃不下東西。

離西塞拉山口越來越近,氣溫降到了零下二十幾度……由於牲畜到了西塞拉都會頭痛,要用針刺它的鼻子出血,給它減壓,沿途可見血跡斑斑。

一些過西塞拉山口被雪光刺傷眼睛的馱工,得了“雪盲”症,下山後便不能再做馱工。馱馬、犛牛在冰川上行走,雙腿打滑,馬腿蹩在冰洞裡很容易折斷,不願向上走。

在極度缺氧和極度嚴寒中,一些馱工出現了意識喪失、幻聽幻覺的現象,還有一些馱工在風雪中不知去向(信息來源:《1943馱工日記》,作者陸振軒)。

喀喇崑崙山最神秘的一條古道:是特倫科勒筆下的“亞洲憂傷之路”

當年走過該運輸線的兩位馱工。圖片來源:crt.com.cn

最終,隊伍完成了運輸的任務,但結果也是慘烈的。在以該故事拍成的紀錄片《崑崙日記》最後,給出瞭如下的一段字幕:

1942年至1945年,由陸振軒帶隊勘探開闢的這條印新國際運輸線,輾轉5個國家和地區,行程2萬多公里,使用馱馬1500餘頭,參加人數達1300餘人,他們中絕大多數是新疆少數民族馱工。

在徒步翻越喜瑪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的1059公里道路中,人畜傷亡率達10%左右。

喀喇崑崙山最神秘的一條古道:是特倫科勒筆下的“亞洲憂傷之路”

馱工揹負著沉甸甸輪胎的駱駝。圖片來源:ts.cn

因為這段無法被言說的歷史,桑株古道也被稱為英雄之路。

三、路線風光

說到景緻,桑株古道一定比不上許多美輪美奐風光路線,大多數時候可以說有些“荒涼”,基調是灰黃砂礫組成的斑駁。不過,它的特別也就在一個個濃縮在平淡畫面中的厚重歷史。

桑株鄉——這裡是特林克勒最後抵達的塔里木小綠洲,但如今的面貌已與當時大不相同。此地位於皮山縣東南50公里,地處喀喇崑崙山北麓低河谷中。

喀喇崑崙山最神秘的一條古道:是特倫科勒筆下的“亞洲憂傷之路”

美麗的坡斯喀貝殼化石山。圖片來源:xjht.gov.cn

桑株鄉有一座坡斯喀貝殼化石山,其上有上億年前行程的貝殼化石、貝殼以及其他化石,是探險考古寶地。山腳下,還有一座坡斯喀水庫,河內流水常年不斷,即可養魚也可垂釣。

康克爾鄉——全稱為“康克爾柯爾克孜族鄉”,建於1984年9月,位於桑株鄉以南20公里的山區,康克爾在當地語言中的含義為“寬埂”。全鄉現有人口1600餘人,地處喀喇崑崙山谷,氣候涼爽,水源充足。

喀喇崑崙山最神秘的一條古道:是特倫科勒筆下的“亞洲憂傷之路”

康克爾鄉風光。圖片來源:m.gd7j.com

桑株巖畫——位於康克爾鄉的烏拉其村上側的一塊岩石上,畫面正對著河灘。巖畫總長3米多,高1.3米,畫上有各類人像、獸形以及不明意義的簡單線條等。據稱,巖畫內容反映的是遠古時代畜牧和狩獵的生活。

喀喇崑崙山最神秘的一條古道:是特倫科勒筆下的“亞洲憂傷之路”

頗有歷史氣息的桑株巖畫。圖片來源:easy-linkholiday.com

曲谷達克高山牧場——平均海拔4200米,此處是翻越桑株達坂前最後的一處紮營之地。此牧場四面環山,據說有幾戶柯爾克孜人家常駐。

喀喇崑崙山最神秘的一條古道:是特倫科勒筆下的“亞洲憂傷之路”

四面被雪山環抱的曲谷達克高山牧場。 攝影:王鐵男

每年的夏季,是曲谷達克最美的時刻,彼時雪線以上的融水會緩緩流下,滋潤著貧瘠的山丘,成群的犛牛會慵懶地在山坡上閒晃,藍天、白雲、雪山、草地相映成趣。

神仙灣哨所——賽圖拉哨所的一個分卡,建於1958年,位於中國、塔吉克斯坦、阿富汗與印度等國的邊境上。

喀喇崑崙山最神秘的一條古道:是特倫科勒筆下的“亞洲憂傷之路”

在天地間挺拔的邊境最高哨所。圖片來源:cache.baiducontent.com

它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哨所,海拔5380米,年均氣溫低於零度,冬季長達6個多月,有“喀喇崑崙鋼鐵哨卡”之稱。

(以上內容來源網絡,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