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一座村庄(原创)

(一) 磊石漫行

通城店,是一座村庄;

一座藏在巍巍大山深处的村庄

一座存在于虚幻和现实的村庄;

一座远离城市喧嚣结庐在人境的村庄。

恋上一座村庄(原创)

磊石河是通城店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大山里的人们。 已过了小雪节气,清晨的磊石河雾气蒸腾;被薄雾笼罩下的河水,悄悄的流淌,仿佛不愿吵醒沿河两岸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沿着河堤慢慢行走,冬日的雾,调皮的钻进眼镜里。睫毛的磊石河雾气蒸腾;被薄雾笼罩下的河水,悄悄的流淌,仿佛不愿吵醒沿河两岸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沿着河堤慢慢行走,冬日的雾,调皮的钻进眼镜里。睫毛上有凝结的露珠在跳舞,它欢腾着,似乎是因为看见了冬日里最后一只贪吃的白鹭。白鹭站在岸边,修长的脖颈向前伸直,侧着头,观察着水里微弱的动静;像极了幼时玩耍于磊石河畔的我 ;只不过我是因为口欲 ,而它却是为了果腹。沿河迤逦前行,河堤还是以前的老样子。两岸古老的柳树并列,从雾气里一棵棵依次走来。好似守卫河堤的士兵,黝黑的躯干散发着庄严的气息。循了一处支流,往它来的大山里行去。踏上新修的水泥路,平坦而踏实。待至进山的路口,抬头望去,山在雾里时隐时现。这冬日难得的宁静,实在不忍心打破。便放慢脚步,轻轻地、碎步慢行。进得山口便望见几处人家,鸡子散漫的穿梭在路边的草丛里;农户养的土狗,静卧在门口;鸭子排着队伍,悄悄往溪流走去,仿佛怕惊走了那些肥美的早餐。炊烟的气息夹杂在雾里飘来,原来山里的人们早已起床。

(二) 武洼探幽

恋上一座村庄(原创)

沿着傍山的路行至山腰处,眼前豁然开朗。 一块场、一座房、炊烟飘扬; 一坡田、一池塘、银杏金黄。 鸡犬奔走,犊牛嬉忙、好一派幽静风光。雾散处,朝阳起于东方。奇石立于半山之上,观望着远方。 松涛穿行,幽簧徜徉,时有不知名的鸟儿偷偷歌唱;恰如王大家所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只是此时便缺了明月和琴。山中多奇石,或大如房、或形乖张。又有名为老鸹蛋者,轻摇欲坠,力推如老僧坐定不能动其分毫。林中深处,突现一石坡;多杂灌,间有奇松居于其间;山泉出自石缝里;自成一派水润墨染。 一路爬行,终至顶峰。山顶有一平台,原为采石遗留。丈许条石遗留甚多,恰供歇脚用。稍歇片刻,又迫不及待爬至最高处。俯瞰九曲河南岸,一切尽收眼底,眺远处,汤泉金刚如在眼前。心中豪气顿生,“欲与天公试比高”。“江山如此多娇”啊,可惜了,满腔豪情却胸无辞藻。

(三)石船观景

恋上一座村庄(原创)

归程远不如上山那般艰辛。途中寻得一古寨遗址,散落于林深处,石头垒砌的寨墙残留1米余高。依稀能分辨出南北两门,传说此寨为古人避兵祸所遗留。山高林密,却不失为途中寻得一古寨遗址,散落于林深处,石头垒砌的寨墙残留1米余高。依稀能分辨出南北两门,传说此寨为古人避兵祸所遗留。山高林密,却不失为一处好藏身之所。只是不知那些古人后来如何,思及深处,不禁唏嘘感叹。再往下走,便是村林场的老场部遗址,残檐断壁,彰显着那个时代林场工人的艰苦环境,一株泡桐已从房中探向高空。场部门前有山溪流过,一条原始的山路沿着溪流往下直入村庄。 一路行来,山竹伴着山溪生长,翠绿的竹叶点缀着这半山的荒凉,连归程的路也增添了些许生机。沿着溪流的路,终是带着我来到了这个叫石船洼的山庄。田野里满目空旷,几棵落光叶子的乌桕,孤独的生长着。 农户的后山一颗奇松探出房,只见其长于斜坡之上,树皮斑驳,枝干虬苍,整体造型如一头苍龙,欲仰天而上,蔚为奇观。有知情农户说,此树年龄暂不可考,但其扎根处前有一古墓,墓主不详。墓前却还有一奇观,当地人称之“双生树”。及至树前仔细端详才发现,果如农户所言。从底部看此树就是山中不起眼的老鼠刺,但目光及至树冠却又发现叶片形似桂花,据说每年桂花开时,此树亦开花,嗅之有桂花香味。是桂花出轨?或是老鼠刺耐不住寂寞?真是奇哉,怪哉!不可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恋上一座村庄(原创)
恋上一座村庄(原创)

掬一捧山泉,凌冽甘甜,沁人心脾。寻一张竹椅,居于此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日起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这,便是“悠然见南山”之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