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雲聯動:共同努力奏響“一帶一路”建設的最美和聲

江雲聯動:共同努力奏響“一帶一路”建設的最美和聲

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始終以共商、共建、共享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原則,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為指引,以打造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為合作目標,得到了沿線國家及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2月12日《人民日報》)

江雲聯動:共同努力奏響“一帶一路”建設的最美和聲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世界版圖上,兩條絲綢之路,從陸地到海洋,從遊牧到佛教,從經濟到文化,將世界連在了一起。駝鈴聲聲,帆影幢幢,絲綢之路開啟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歷史先河,書寫了一段利益互惠、人文交融、民族團結、友好往來的佳話,成為經濟交流、文明互鑑的象徵。美好的絲路故事,世代傳頌;積澱的絲路精神,源遠流長。

現如今,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局勢複雜多變,在此情勢下,一端連著歷史,一端指向未來;一端繫著中國,一端通往世界,“一帶一路”這一源於中國、屬於世界的偉大倡議,正在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貫穿於歐亞大陸的“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形成了中國與世界聯動發展的新格局,連接起“中國夢”與“世界夢”,讓薪火相傳的絲路精神,超越裊裊炊煙、聲聲駝鈴,將愛好和平、期盼繁榮的沿線國家和人民緊緊相連,成為中國提供的最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

有哲人說:“如果千年前的駝鈴能搖響幾個世紀的繁榮,那麼今天來自強盛中國的召喚必將喚醒另一個傳奇。”事實也確實如此,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事實足以證明,“一帶一路”建設,開啟了一扇沿線國家和平合作、互利共贏的機遇之窗,打開了一條開放合作之路、一條和諧包容之路、一條市場導向之路、一條互利共贏之路。也正因如此,近期,眾多國際智庫紛紛發表研究報告,積極評價“一帶一路”建設的成果及前景,高度稱讚“一帶一路”倡議對地區發展及全球治理的意義與影響。

山高愈前行,夢好起宏圖。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平臺,“一帶一路”是走向和平的坦途,是走向發展的通途,是走向共贏的旅途。許多國際智庫的研究報告都認為,“一帶一路”不是中國的“獨角戲”,而是倡導沿線各國互利共贏的“大合唱”,為地區穩定與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作為全球發展合作的新平臺,“一帶一路”既推動中國走向世界,又將中國發展機遇同沿線和世界各國分享,讓各方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和“便車”,為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提供了新的可能,彰顯出推動構建人類美好未來的“中國智慧”。

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雖遼遠,無不到者。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的當下,“一帶一路”建設經過夯基壘臺、立柱架樑,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奏響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最美和聲,不僅給中國和世界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而且從無到有、由點及面,正在喚醒另一個傳奇,為解決當前全球治理的失靈、失衡和失序問題進行了實踐探索、積累了實踐經驗,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之路越走越寬廣。

新時代,新徵程。只要世界各國在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上同頻共振、攜手奮鬥,就一定能夠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進入“快車道”,開闢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深海域”,收穫更多、更新的創新成果,用“一帶一路”建設的最美和聲,譜寫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新樂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