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每次回家都要經過一條僻靜的小道。

儘管身在帝都,旁邊就是住宅區,儘管那條路偶有人經過,昏黃的路燈也把周圍一切照得很亮。

可每次只要一踏入這片區域,總會下意識地離汽車、環形花帶遠一些。生怕從哪個視覺盲區猛地竄出一個人將我擄走,從此過上水深火熱、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生活。

被害妄想症也好,過於警惕也罷,直到在電視電影《賣身》裡看到在倫敦上學的羅馬尼亞女子安娜,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就被人直接擄走,才慶幸自己的警惕。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這並不是編劇虛構出的情節,而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對,又是扎心的「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看到《賣身》(《Doing Money》這個片名時,你在想什麼?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想到那些女性被迫、屈辱的性經歷?性犯罪背後的產業鏈?

想她們為什麼不反抗不逃跑?多少是帶點自願的吧,畢竟即使是被囚禁,也總有逃跑的機會?被解救之後她們是如何生活的呢?

看完《賣身》,瞭解到故事背後的現狀,無論你的疑問善惡與否,都會得到解答。

先回答大家最關心的疑問。

主人公安娜並不是某些人認為的easy girl ,或被男人花言巧語欺騙的silly girl。

在被綁匪控制的瞬間,她掙扎過,也試圖呼喊,卻因被掩住口鼻,求救未果。

“敢動一下我就殺了你。還有你媽媽,也會死”。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在男人的暴力威脅下,安娜還來不及反應就被拖進了車子。

這一過程總共花費10多秒。

也許你剛回復完一條微信再抬頭看路的時候,一個生命就此失去自由。

剛上車,安娜就遭到一頓暴打和語言侮辱,綁匪奪去了她的眼鏡。

這意味著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她根本不知道綁架她的這兩個匪徒長什麼樣,也不知道自己被販賣到哪裡,哪些人參與了此次犯罪活動,又是哪些人侮辱了她。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更可怕的是,綁匪對安娜的底細瞭如指掌,張嘴就能說出她家住址和母親名字。

顯然,這是一起有組織、有預謀的綁架案。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遇到這種突發情況,大多數人腦子都是一片空白,根本想不到有效的逃生方法。安娜同是如此,她選擇了暫時屈服。

於是,在兩人的威脅控制下,她一路被送到倫敦機場,登上了飛往愛爾蘭的航班,開始了不停的輾轉。

直到被關進一個小屋,她才意識到自己遇到了人販子,被迫成為了「妓女」。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和紅燈區很多自願靠身體換取利益的性工作者不同,這家流動妓院的從業者來源幾乎都不合法。

有像安娜這樣被強擄綁架的,有被男友騙來做網聊的,也有的被藉著幫在英國找工作坑蒙拐騙來的。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第一次接客時,安娜一腳把那個肥胖又油膩的老男人踢下了床。

接到嫖客的投訴,老鴇立即叫來一個強壯的皮條客對著安娜就是一頓暴擊,並當場強暴了她,讓她認清這個現實。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不接客,就沒有飯吃。

而且身在國外,她沒有護照沒有衣服,穿著內衣褲能走多遠?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再加上這裡守衛嚴密,連窗戶都被釘子釘死,她又如何逃脫呢?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在種種現實壓迫下,她選擇了妥協。

但這並沒有讓她的日子更好過。

豔星體驗、女友體驗...... 色情網站上她被標記著各種“喜好”。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肥宅媽寶男、感情上的失敗者、年齡一大把的老變態..... 她的客戶涵蓋各種各樣的人群。

除了這些服務,她還得接受嫖客的各種點評和打分。

“沒有熱情,躺在那兒像塊木頭,一星。”

“足夠漂亮,但她看著像癮君子,而且她的呼吸有味道,一星。”

“沉默不語沒有情感,我沒法和這樣的姑娘上床。零星。”

她的反抗辱罵迎來的又是另一波死亡威脅。

“你是想繼續為我賺錢,還是想赤身裸體死在馬路中間,可憐的媽媽永遠不知道她的孩子怎麼樣了?”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而那些輾轉各國產生的路費、房租費,又重新算回到她們頭上。

層層剝削,說好的和老鴇皮條客五五分,實際上根本不會有那麼多。

好容易和老鴇打好關係,自己慢慢變成皮條客,開始幫忙打理客戶。就在她想借著外出服務熟客,趁機逃跑時,現實又狠狠給她一個打擊。

儘管他曾送過禮物給她,但那隻不過是身體歡愉過後對自己寵物的獎賞。事實上,骨子裡他對她仍十分不屑。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幫她出逃,也不過是自己想另起爐灶。對安娜來說,這不過是從一個地獄到另一個地獄罷了。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出逃?簡直是痴心妄想。

皮條客掌握的不僅是安娜和她一家人的信息,還有嫖客的軟肋。

光是想想,就覺得人生一片灰暗。

自救不行,那求助警察呢?他們的智慧和辦事效率更讓人絕望。

第一次被捕時,是她剛進入這個組織沒多長時間。看到警察的一剎那,她幾乎喜極而泣。

不問緣由,一句“你沒有羞恥心嗎?”就將她的尊嚴狠狠摔在地上。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她想打電話給父母,警察、律師拒絕了她這一要求。

即使她說自己是被綁架而來,但皮條客提前用“安娜”的名義租房,還在屋內留下賣淫手機和客戶信息的方法,讓警察認為這只是為逃避處罰而編造的謊言。

甚至連委託律師都不相信安娜的話,只說交點罰款就能“重獲自由”。

而所謂的自由不過是從監獄出來後,被賣淫團伙接回去換個地方重新開張。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他們輾轉到了英國,遇到警察清查。但仍毫無效果,警察問完話就撤了。

一方面因為,當時的英國並不禁止個人賣淫,而老鴇堅稱她們都是“表親”。另一方面,女孩堅稱自願,讓警察根本無從下手。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事實上,警察過於直白的工作方式也有一定的問題。試問在這種情況下,誰會舉手說自己是被脅迫的。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實際上,他們心裡對「妓女」這一群體也很不屑吧。

“性奴嗎?這些人又不是被鎖在暖氣片上了,怎麼不找機會逃脫?”

而更讓人絕望的是,皮條客們並沒有如開始所說,只要安娜乖乖聽話就不會傷害她的父母。他們把安娜賣身賺錢的事情告訴了她遠在羅馬尼亞的父母,從根上徹底斷絕了她的希望。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連最親的父母都放棄了她,這個世界她真的無人可依靠了........

更扎心的是,在全世界範圍內,過去一年有近五百萬女性被迫賣淫。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情況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危急。

像安娜身處的妓院,英國警方給它們取了個名字。

pop-up brothels,突然出現的妓院。

他們通常採用“小雞快跑”機制。如果風口一緊,妓院背後的人口販賣集團就會立刻轉移陣地,這樣使得熟客能夠保持新鮮感,也讓受害人經常置於陌生的環境中。

他們不害怕這些女人被救,因為這些受害者什麼都不知道,她們不知道罪犯的名字,不知道罪犯的來歷,甚至都沒辦法描述罪犯的長相——不少人只會說簡單的英語。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而在這些罪惡交易的背後,是由低風險高收入織成的大網。在英國,人口販賣是不會被判死刑的,最高也只是14年監禁,並且可以保釋。

將一個人賣入英國可以賺取500~8000英鎊,而只要一名受害者在英國工作一天,就能為罪犯創造150~1000英鎊的利潤。

再加上在英國買賣性服務並不違法,但是很多與妓女有關的活動,例如唆使及拉皮條則屬於違法。“簡而言之,當事人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出賣自己的身體,但是他人沒有權利利用別人的身體賺錢,”但這些人又都像安娜一樣被脅迫,根本發不出自己真實的聲音。

就算是被拯救,也只有不到1%的被奴役受害者能看到凌虐他們的罪犯被告上法庭,定罪的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案件根本找不到幕後主使。

即使像安娜這樣敢於出來指證的,控制她的皮條客也僅獲刑3年。其獲得的金錢利益和三年牢獄之災一比,真的“划算”多了。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而對於安娜來說,她失去了事業,父母,從此或將在人們的指指點點,又或者東躲西藏、隱姓埋名,揹負著無數的噩夢過一生。

原來這麼多年過去了,《盲山》從未停止。人們的選擇性失明、偏見,也還在繼續,這個社會並沒有變得更好。

這部扎心的電影推薦給你,希望對我們都有所啟發。

現實版《盲山》,我們從未遠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