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電動汽車邁向成功,技術、設施、政策不可少,合理預期更重要

2018年,中國汽車行業創造了多項歷史。

11月,傳統燃油車銷量停止增長,全年下降2.8%。同時,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突破70%。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雙雙突破100萬大關,到2018年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25.6萬輛,保有量達到261萬輛。

燃油車停止增長的時刻,將成為人類汽車發展百年曆史上的一個拐點。新能源汽車銷量破百萬,也將成為產業發展的高光時刻。

十年前的2009年,國家四部委聯手推出“十城千輛”工程。十年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逐漸壯大,推廣應用規模不斷提升,但核心技術不足和協同創新欠缺問題依然突出。

2019年,新能源汽車能否不負各方期盼,引領汽車行業突破?怎樣才能讓這一輪電動汽車革命走向成功?

讓電動汽車邁向成功,技術、設施、政策不可少,合理預期更重要

在1月12~13日舉行的2019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電動汽車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標誌性、引領性產品,目前已經入產業化階段。其顛覆性變革底層是可再生能源,是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高度融合。中國在這方面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如果把握得好有可能成為一個贏家。

一個令人欣慰的事實是,雖然下降的銷量讓車企感受到了寒冬的冰冷,但新能源汽車的逆勢上揚也讓業界看到了曙光,2018年增幅61.7%的成績單更是讓先發者堅定了走下去的信心。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表示,“十三五”末500萬輛的發展目標有望實現突破。

讓電動汽車邁向成功,技術、設施、政策不可少,合理預期更重要

讓電動汽車邁向成功,技術、設施、政策不可少,合理預期更重要

目前,從汽車、輪船、飛機都已經有了電驅動的產品,特斯拉總裁埃隆·馬斯克曾經說:“除了火箭,所有交通工具都可以電氣化”。國家電網電動汽車服務公司董事長江冰認為,只要是交通工具,都可以電動化,火箭同樣可以電動化。一個例證就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設立了專門的實驗室研究等離子火箭推動,佈局電力驅動星際飛行領域。

從近期來看,特斯拉國內工廠的開工,已經讓國內車企壓力陡增,但這只是一個開始。在專家看來,2020年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更是一個坎:既要面對補貼退坡的壓力,又要應對外資大舉進入。有預測顯示,到2030年,我國電動汽車產銷將超過1500萬輛,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基本普及,保有量將達到8000萬輛。

這個預測要變成現實,涉及能源結構調整、智能電網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升級、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支持、產業鏈的調整和改造、標準法規調整以及就業崗位轉移等,這是一場波瀾壯闊的工業革命,也是一項事關全社會的巨大系統工程。

對車企而言,需要的是潛心提升核心競爭力,虛心向世界先進學習,與業界各方協同發展。

在政策層面,需要政府未雨綢繆加強頂層設計,從一開始就把汽車、能源、通信、交通、城市進行綜合考慮,實現技術協同、規劃協同、政策協同、法規協同,有序推進。

其中,打破壁壘、放開市場,加強跨學科、跨行業的協同創新至關重要。就此而言,制定一個經科學論證的頂層設計和時間表,給市場和社會一個應有的預期,是推進汽車革命走向成功的牛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