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進口大幅增長

石狮进口大幅增长

石狮进口大幅增长

據石獅市商務局數據,2018年1~12月,全市進口持續保持增長趨勢,截至12月份,累計進口122298萬元,比增37.98%,排泉州第二位。

石狮进口大幅增长

進口荒料石佔進口比例增長迅猛,去年1~12月份,進口石材41232萬元,比增280.52%,佔全市進口額33.71%,主要進口國為印度、新加坡、荷蘭,主要進口品種為花崗岩。

此外,1~12月份,進口革、毛皮及製品,箱包17704萬元;主要進口國為美國、巴西。進口機電、音像設備15832萬元,比增42.98%,主要進口地為英國、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進口植物產品11199萬元,主要進口品種為果仁、果核;主要進口地為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中國臺灣地區。

硬件建設方面,石獅市圍繞建設“3+3+N”產業體系,著力加快港口物流建設。引進安通、和安、普洛斯等7個總投資近50億元的現代物流項目,石湖港5號6號泊位、華錦碼頭4號泊位有序推進,卡賓獅子灣、國際海運快件監管服務中心、石材交易市場等項目建成投入運營,進口肉類指定口岸通過驗收。

軟件建設方面,2018年1月19日,隨著首批國際進口快件順利通關,進一步節省了貨物配送時間和成本。石獅國際快件監管中心一期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項目先期開通與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廈門高崎國際機場以及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的入境快件接駁通道,實現入境快件經口岸轉運直接在石獅國際快件監管中心進行申報、查驗及放行,成為向海西地區各進出口廠商、快件運營企業、跨境電商等提供報關、報檢、查驗、放行一站式服務的進出境快件通關平臺。同時,打造更加便利的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為企業減輕負擔,降低企業用工、稅負、社保、財務、物流和生產要素成本。依託綜保區新平臺,繼續複製推廣自貿區海關創新制度,加快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石湖港碼頭是石獅市進出口乃至泉州地區進出口的主要聚散地。泉州太平洋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在激烈市場競爭面前,秉持強力商業嗅覺和管理能力,著力開拓市場、改進運營管理,持續提升碼頭泊位利用率和服務水準。為提高港口核心競爭力,大膽創新營銷方式,順勢而為,以中遠海運集團“四個一”的企業文化目標為總綱,全面落實到市場營銷、生產運營、技術保障、人力資源等各個方面。強化石湖港區內貿集裝箱樞紐港的發展定位,鞏固深耕內貿集裝箱主業,差異化發展石湖港區相對薄弱的內貿集裝箱航線,佈局沿海沿江主要港口全覆蓋的航線組合。2018年,安通物流拆分部分航線到圍頭港區。由於航線與碼頭條件契合,在減輕石湖港區生產壓力的同時,圍頭港區與相關船公司也在此合作過程中得以各取所需,均衡發展,形成船公司與碼頭雙贏格局。

為拓寬業務渠道,改善貨源結構,泉州太平洋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還積極協調鐵路、口岸等相關部門,在海鐵聯運業務、整車進口、過境危險品船舶接卸等方面深入開展專項營銷與協調。一年來,海鐵聯運業務穩步推進,整車裝箱業務實現零的突破。重新恢復石湖港外18號堆場的海關監管資質,極大緩解了石湖港區荒料石堆場緊張局面。

石狮进口大幅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