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收入首超北美 歐萊雅銷售額獲10年最快增長

歐萊雅集團首席執行官Jean-Paul Agon日前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歐萊雅在中國的業績可能跟“口紅效應”有關:“當人們在汽車、房子這些大件投入更少時,他們會更願意在小件消費比如美妝產品上犒賞自己。”


亞太地區收入首超北美 歐萊雅銷售額獲10年最快增長


新京報訊(記者 張澤炎)全球奢侈品環境持續動盪,但高端美妝市場卻表現良好。美妝巨頭歐萊雅於近日發佈2018財年財報,數據顯示,歐萊雅銷售額獲10年內最快增長,達7.1%;受益於中國區的出色表現,歐萊雅在亞太市場的收入首次超過北美。

高端美妝和亞太地區成高增長“兩駕馬車”

財報顯示,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內,歐萊雅銷售額同比增長7.7%至70.7億歐元。2018年全年,歐萊雅銷售額同比增長7.1%至269億歐元,創2007年以來最大漲幅;淨利潤為38.9億歐元,同比增長8.8%。

具體來看,奢侈品部門成為歐萊雅收入增長的“領頭羊”。該部門第四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14.7%至26.5億歐元,全年銷售額增長14.4%至93.7億歐元。值得注意的是,屬於高端美妝的蘭蔻、YSL、Giorgio Armani和科顏氏均錄得雙位數的增長。

包括薇姿、理膚泉等品牌的活性健康化妝品部門第四季度同比增長11.9%至5.23億歐元,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1.9%至22.75億歐元,實現十年內最強勁增長。

包括紐約美寶蓮、巴黎歐萊雅和卡尼爾等品牌在內的大眾消費品部門第四季度收入同比上漲2.8%至30.4億歐元,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2.5%至120.3億歐元;包括巴黎歐萊雅沙龍專屬和巴黎卡詩的專業美髮產品部門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3.5%至8.6億歐元,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2%至32.6億歐元。

從地區來看,集團表示,受益於中國區的出色表現、高檔美妝的優異表現、東南亞國家市場及旅遊渠道的發展,歐萊雅在新興市場中的亞太市場收入首次超過北美,後者中囊括了歐萊雅集團第一大市場的美國。

數據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歐萊雅在亞太地區銷售額同比上漲26.2%至20.63億歐元,2018年銷售額增幅創近12年新高,銷售額同比上漲24.1%至74.06億歐元;北美市場第四季度銷售額增長2.2%至18.49億歐元,全年銷售額下跌1.6%至72.3億歐元。此外,西歐地區第四季度銷售增長0.9%至20.75億歐元,全年銷售額錄得0.3%下跌至80.65億歐元。

此外,財報顯示,銷售渠道方面,電商渠道大漲40.6%。

歐萊雅集團首席執行官Jean-Paul Agon日前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歐萊雅在中國的業績可能跟“口紅效應”有關:“當人們在汽車、房子這些大件投入更少時,他們會更願意在小件消費比如美妝產品上犒賞自己。”

行業分析機構凱度中國觀察曾表示,高端美妝產品的熱潮可以被解釋為產品消費的重要參考依據逐漸向功能性轉型。該機構調查顯示,75%的中國女性消費者存在抗衰老需求,且更偏好價格高的高端產品與定製化服務,其中20歲至30歲的千禧一代是主要消費群體,特別是90後消費者已經買走了中國一半的高端化妝品。

發力數字化,歐萊雅“買買買”

隨著美妝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歐萊雅也開始“買買買”的腳步,發力具有數字化優勢的品牌和公司。

2018年3月,歐萊雅集團收購了加拿大美妝數字技術公司ModiFace,後者是一家參與創建許多定製AR美容應用程序的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來,ModiFace幾乎為包括歐萊雅在內的所有美妝品牌提供多種技術支持。

關於此次交易,歐萊雅沒有透露具體金額。歐萊雅集團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收購將ModiFace最具創新性的技術應用到旗下34個國際品牌的美妝體驗中。

去年6月,歐萊雅集團宣佈以4000億韓元收購美妝品牌3CE的母公司Stylenanda。歐萊雅在財報中表示,對 Stylenanda收購,進一步強化了歐萊雅在亞洲市場的地位。

財報顯示,去年12月,歐萊雅集團推出企業風險投資基金BOLD,瞄準初創美妝品牌。集團強調該風險投資基金將重點關注在營銷、研究和創新領域具有高增長潛力的創業公司,首個投資對象為法國初創公司Sillages Paris,後者主要通過人工智能等方式為消費者提供線上定製香水服務。

對於2019年預測,Jean-Paul Agon在最新財報中表示,歐萊雅商業模式的強大之處在於均衡,能夠針對所有消費者覆蓋所有類別和價格點,使得集團無論何時都能把握機遇。在經濟環境仍然不穩定和不確定的情況下,集團有信心在2019年讓銷售額和利潤再創新高。

新京報記者 張澤炎 編輯 劉曉陽 校對 柳寶慶

記者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