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友10年(三)很多人盼著我們死,現在就是為尊嚴活著

時過境遷,衡小珍和苗阜的那次微博論戰,最終以雙方握手言和而告終,如今的衡小珍也不願多提這件事。

但2011年,珍友社的問題依然嚴峻。從2007年成立到2011年,珍友社4年6次搬家,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根據地——演出場所頻繁更換造成觀眾流失——觀眾少了票房上不去,演員待遇無法跟上市場——遭遇同行高薪挖角,中堅力量流失——沒有好演員,觀眾更不來了。

種種問題,就像一道環環相扣的枷鎖,纏在珍友社班主衡小珍的脖子上,壓的他喘不過氣來。

轉機出現在2012年初,珍友社搬到了位於西安西北二環的土門文化宮,並一呆就是5年,他們終於有了個固定的“家”了。



珍友10年(三)很多人盼著我們死,現在就是為尊嚴活著

為了尊嚴活著

“12年搬到現在的土門工人文化宮,文化宮主任也挺支持咱們的,就說來我們這兒吧,當時租金也挺合適,能承受,加上房租水電什麼的一年也就十七八萬吧,這樣成本就降低了。”

“當時一共投資了五十萬,把這個破舊的小劇場弄起來,一直到今天。”衡小珍說。

演員的流失也很嚴重,但好在相聲不比京劇,一場演出10個人就足夠盯下來,“是流失了挺多人,但始終能正常運轉,走了幾個,又找了幾個來,有的人嫌工資低走了,咱也不能去強留人家,想辦法嘛,始終有人員補充。就這樣一直挺到現在。”

然而由於土門工人文化宮的地理位置並不佔優,加上年輕演員水平一般、市場號召力有限,且此時的西安相聲市場已經群雄並起,即使場地終於固定了下來,珍友社的日子依然不好過。

“現在我們每天都有演出,一天一場,上座率不是很高,百分之二十三十,甚至更少,一般週末會有上百人,周內是十幾個人二十個人。”衡小珍說。

珍友10年(三)很多人盼著我們死,現在就是為尊嚴活著

而且相比起西安的其他社團,珍友社的票價不高,這也導致了他們票房收入一直上不去。“我們票價一般60、40,團購的話30,賣高了沒人來,低了太賤。我們也會給單位發一些贈票,這樣來宣傳自己。”

包括德雲社在內的國內很多相聲社團,小劇場只是他們紮根的一種形式,而要養活這個團隊,商演是必不可少的。衡小珍也承認,他們會靠商演來彌補虧空,但這種機會並不多。“14年15年還行,16年17年就沒那麼多了”。

衡小珍也想過找一些經紀人幫忙接商演,“之前也找過,今年不景氣,一些經紀人對相聲商演也不看好。”

因為主要靠小劇場生存,珍友社基本每個月都在虧損,“每個月都要虧個萬把塊錢,七八千塊錢,”而虧損的部分,就要衡小珍自己想辦法。“肯定得自己墊,我自己有商演,掙個三千五千每月發工資,或者每月交水電房租交不起借錢。”

珍友10年(三)很多人盼著我們死,現在就是為尊嚴活著

珍友10年(三)很多人盼著我們死,現在就是為尊嚴活著

“我們現在就是為尊嚴活著,西北第一家相聲社團不能在我手裡垮掉,只要能堅持還有一口氣就往下走。”

“很多人從骨子裡就想讓珍友社早點倒閉,早點消失。就是堅持,為了尊嚴活著,只要想幹,我就能幹下去,誰想壓垮都是不可能的,我就不想放棄,就是讓他們看看。”衡小珍堅定的表示。

衡小珍還特意表示,一定要感謝下陝西省曲協、西安市曲協,以及西安蓮湖區文化體育局對珍友社的支持和照顧,要沒有他們,珍友社也不可能堅持到今天。

著眼下一代

2017年,珍友社迎來了自己創辦的10週年,在珍友社10週年慶典開幕式晚會上,衡小珍邀請了楊少華楊議父子、陳寒柏、劉際等名家到場助陣,這場演出座無虛席,而更讓衡小珍高興的是,他的愛子衡治也在這場晚會上拜師楊議,正式進入了相聲門。

珍友10年(三)很多人盼著我們死,現在就是為尊嚴活著

自己的相聲事業如此坎坷,為什麼還讓愛子進入相聲門?衡小珍說:“他學的就是這個,你說他幹什麼,他又不會做生意,我也沒給他打下殷實的基礎,他不幹這個幹什麼呢?讓他去磨練去鍛鍊吧。”

衡治的表現也確實讓衡小珍欣慰。2015年,衡治和衡小珍原創的作品《比一比》就在“南開杯”第三屆全國(天津)相聲新作品大賽上獲得了優秀作品獎(二等獎)。

對於即將進入的2018年,衡小珍也有了更多的期許,“我們準備多弄點活兒,把包括衡治在內的珍友社一些有發展的演員,多參加點電視臺辦的比賽,打造一個小小的造星運動。”

珍友10年(三)很多人盼著我們死,現在就是為尊嚴活著

“很多看好我兒子的,覺得這小傢伙不錯,也想帶著我兒子做宣傳演出,隨著民族藝術的回暖,相聲藝術的迴歸,我相信人們會關注,只要堅持就能走下去,我們的信心在這兒,至於相聲圈的爛事,我是不願意摻和了。”

(全文完)

在採訪的最後,衡小珍特意為相聲秘聞作詩一首,現將此詩附在最後,權當做《珍友社10年》專題的篇尾吧。

從藝幾十年,深知路途險。

內心酸與楚,又誰知幾言。

無風起微浪,往事入眼簾。

相聲這玩意,如何留人間。

一切都浮雲,無意將誰絆。

只願同類人,初心永不變。

吾爾多努力,心態隨自然。

相聲本一家,無需自相殘。

——————衡小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