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荷清寒|《武則天祕史》,你真的看懂了嗎?

週末閒著無聊,又大致看了一遍《武則天秘史》,這裡聊聊我看的感觸。電視劇畢竟具有娛樂性質,所以可能有違史實。在我看來,雖是氣勢磅礴,但卻是一部成功女人的血淚史。

以前,總覺得李治太過於懦弱心軟,根本就沒有帝王之氣,我打心裡認為他配不上武媚娘,但是細看之後,發現武媚娘不管是做母親,還是做妻子,甚至治理國家都是極具睿智聰慧的。我在這裡不談她有多麼大度,對上官婉兒,對直言進諫者,還有其他人,至於她的殘忍,一部分出於對現實的無奈,另一部分也是她想要穩固地位。

若荷清寒|《武則天秘史》,你真的看懂了嗎?


有幾個情節,我記得非常清楚,當時李弘受到賀蘭敏月的挑唆,懷疑武則天殺死韓國夫人會對自己下手,於是打算自刎。結果被武則天知曉,然後她匆匆地跑到李弘的跟前,聲淚俱下,說了一番感言肺腑,終於感動了李弘。

那麼她是怎麼說的,“你就是孃的親生兒子啊。你要自殺,還不如殺了你親孃啊。”這裡說明一點,武則天很少用這個稱呼“親孃”,一般都是自詡為母后。而這裡她卻巧妙變了稱呼,打消了李弘一直認為韓國夫人是他的生母疑慮。

另外,作為與皇上並肩治理國家,她並沒有恃寵而驕,她懂得以退為進。當李治和李弘都覺得她僭越了皇權,她也任由李治處理李義府。雖然李義府對武后功不可沒,可她能做到忍痛割愛。她說,皇上心裡有氣。而等皇帝氣消了,她又開始部署行動,除掉絆腳石—上官儀。

對於很多事她都表現出非凡的果敢,並不像李治那麼喜歡逃避。當賀蘭敏月死了之後,李治開始幽閉自己,不見任何人。當時還是太平公主想方法讓他開門的。她說了一番話,在那個時候,甚是駭人聽聞。“如果父皇允許,我也想要嫁個一百個男人。”她的觀念就是從她的母親那兒學來的,男女應該平等,父皇有後宮粉黛三千,而母親只有你一個人,這不公平。她在為母親打抱不平。這些事也許是武媚娘教她的,更多的是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因為她看到了母親的強勢,還有她的脆弱。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武后懂得如何展示女人的脆弱,然後以此換取同情心和關愛。女人最大的優勢,在於懂得示弱,讓男人給你庇護。畢竟男人都需要崇拜,更何況是君主。

還有武后果敢的地方,當李治在上官儀和魏國夫人的慫恿下,寫了一份廢后詔書。這麼緊要關頭,她身旁的太監都不讓她去,可是,她卻毫不宜遲就跑去面見皇帝。又是一番感言肺腑,即刻打動了李治。都說皇帝心多變,也比較多疑。一方面多虧了她部署周密的耳目眼線,另一方面,她也有足夠的睿智和膽識。不管何時,只有抓住了皇帝的心,才能據此發展自己的事業。她深諳此理,所以,即使她握有重權,她也牢牢地抓住丈夫的心。

當李治流連花叢的時候,她剛開始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當事情無法掩蓋的時候,她又深明大義,表現出自己的大度,至少在丈夫的眼裡是如此。首先,她為韓國夫人縫製衣服鞋子,唸經祈福,這些雖然都是表面工作,但是她卻感動了李治,讓他覺得就像是一朵解語花,既善解人意又寬容大度。

在每次她出手之後,她都會做一些補償。譬如在韓國夫人去世之後,為了拉攏兒子和丈夫的心,她封了賀蘭敏月為韓國夫人,又讓賀蘭敏之襲爵周國公。私下警醒賀蘭敏月。當韓國夫人不聽勸告,籌謀著報仇的時候,武后又借刀殺人。當韓國夫人去世之後,她又彌補她的外甥,賜予他武姓。即使知道他為非作歹,也心存縱容。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縱容在某種程度來意味著摧毀。尤其是本身就已經人神俱憤了。所以,這些都可以看出她的才智超人。

在家庭關係和政權交叉時,她會適時放權,又會適時哄他們。既是母親,又是戀人朋友的身份。當武后想去見李治的時候,李治說不想見,武媚娘卻跟太監說,“沒關係,我自己去見他。”又自稱為媚娘。甚至在朝廷上都聲明,我聽皇上的,給足了丈夫面子。當時她已經差不多獨掌皇權了。而在所有事件中,她都從來沒有抱怨。不管受到再多的委屈,都獨自承受。只是需要的時候,在李治面前示弱,梨花帶雨表明自己的心跡,“……那是因為我太愛皇上了……”

她的政治才能,也是相當卓越,為了防止外戚專權,她特意撰寫了《外戚誡》。還有用人方面,如何佈置眼線,如何任用賢能。當韓國夫人去世的時候,崔太醫義不容辭的自盡,還有她的婢女如何巧妙安排協作,對她可謂是忠心耿耿,甚至一心報仇的上官婉兒都能被她折服,這都是她的個人魅力。她發展武氏家族,不能說沒有私心。也有佈置眼線其他心理。當然我們並不能真實知道她的心理,只能憑著事情去窺探。

其實,像古代,功高蓋主的人數不勝數,像韓信。蕭何張良就比他聰明,張良假託神道明哲保身,而蕭何為了避免高祖的誅殺,自毀其名。

餘下感觸:

武媚娘對李弘的保護太強,以至於他像李治一樣有點懦弱。聽了賀蘭敏月的挑唆之後,只會鑽牛角尖,根本就不會換位思考。如果武皇后打算向他下手,那麼賀蘭敏月不是第一個先下地獄的嗎?他太聽信表妹的話了。可能也有關係好感情深的緣故。但至少也有自己的判斷力,每次衝動之餘就會舞刀弄劍,少了剛強。

我感觸最深的是,武后的母親跪著希望武媚娘能夠放了賀蘭敏之,而李弘卻以死要求母親殺了賀蘭敏之。中間沒有人考慮武媚孃的感受,夾在中間其實很為難的,慶幸她的辦法也妙,在賀蘭敏之流放途中,取了他的姓名。沒有下詔,而是口諭。可是,不是總會有兩全其美的法子,所有的東西,都是她自己爭取的,所有人都只看見了她如何攥奪皇權,實質上,她的智慧也夠格當一個皇帝。

不管為人處世,還是事業,其實,都是論功過的。連毛澤東都讚許武則天,不管是治國,還是家庭,她都說得上是一位成功的人。如果3分過,那麼那剩下的7分功不可沒。

若荷清寒(ID:ruoheqinghan):咸寧市網絡作家協會會員,多篇文章刊登於《意林》、《青年文摘》、《瘋狂閱讀》雜誌上。為你分享思想價值、解答心理疑惑,是你的閨蜜益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