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放生協會:冬季存活率極低佛教放生須謹慎

濟南放生協會:冬季存活率極低佛教放生須謹慎

科學放生辦法非常細緻,甚至要觀察動物的心理活動

近些年,由於科技發展,人類活動半徑迅速擴展,人們身邊的動物植物也都發生著變化。在新的條件下,本著善意出發進行的活動也要講究科學的方法和態度。

天辛大師經常說,要放生烏龜一定要慎重,不管是生態學上還是風水學上,放生都是很需要認真考慮的事。總結放生應該注意的事項包括:

1 放生要合理,不能隨便放生。選擇龜種的時候要注意,巴西龜、甜甜圈、彩龜這些龜切勿放生。它們是外來物種,對本土物種危害極大。放生的話十分推薦我們中國本土龜種,如草龜、花龜、鷹嘴、黃緣、閉殼龜等。不推薦放生外國龜種,對生態環境和本土物種有風險。

2 放生烏龜時要知道烏龜的種類,知道它在原住地的生活環境,這樣才能很好的放生。如果環境不適合,放生的烏龜會在野外斃命。

3 溫度要合適,冬季極端溫度要和龜原住地差不多。主要是因為一些龜無法適應部分地區比較冷的水溫,而對高溫天氣普遍適應。

4 水體很重要。最好是放生到水庫、山間湖泊等野生環境的永久水體中(常年水體,不幹涸斷流)。切忌放生到魚塘、公園、汙染嚴重的河流等水體中。同時,水體在冬季不凍透,即不完全結冰,讓龜能度過冬眠。

5 生態壞境選擇也很重要,最好是無人或少人的地方放生,周圍植被茂盛,常年有良好穩定的生態環境,水庫是不錯的選擇。

天辛大師說,世界佛教奉釋迦牟尼為教主,認為現世界只能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不能同時有兩個佛。信仰者通過“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養,可以達到阿羅漢果和辟支佛果,然不能成佛。中國佛教則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佛同時存在,釋迦牟尼是眾佛中的一個。信仰者通過菩薩行的“六度”修習,可以達到佛果,擴大了成佛的範圍。佛學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卷數達二萬多卷、字數達三億之多。現列舉一些各宗各派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淨土宗主修《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禪宗主修《金剛經》、《心經》、《楞伽經》、《六祖壇經》 。每個人根基不一樣,喜歡的經典也不一樣。以上都是比較常讀的經典,學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學佛為本,放生為末,人間佛教還得靠人創造。現今是科學化、商業化、社會化、信息化的時代,社會共業問題的影響效應遠大於個人問題的簡單疊加。在這個時代,不能只考慮個人是善心善行就好,還要考慮行為本身在社會共業環境中的牽連作用、擴散影響,關顧到更廣大的緣起,讓我們的善心、善行更加廣大圓滿。濟南放生會 微信號jnfsxh每週放生兩三次 結緣法界功德行繼續每週助印推廣佛教常識答問@山東居士林,全力支持法界對正信正法弘傳的實際工作。各地善信免費結緣正版佛教常識答問聯繫書院工作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