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民政局:7月1日起低保標準提至每人每月740元

昨日,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巧慧做客今日惠州網“惠民在線”論壇,就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水平,讓我市困難群眾更好地共享惠民發展成果等內容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惠州市民政局:7月1日起低保標準提至每人每月740元

劉巧慧昨日做客今日惠州網“惠民在線”論壇。 《東江時報》記者楊建業 攝

為讓貧困戶真正實現脫貧,基本生活有保障,有房住有衣穿有飯吃,醫療有保障,我市逐年提高保障標準,去年我市低保保障標準是每人每月610元,今年提高到740元,年人均保障標準達到8880元。” ——劉巧慧

談脫貧

逐年提高民生保障標準

“今年是我市扶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全市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共有40855人,其中五保戶和低保戶就有35368人,要通過我們政策性兜底和保障讓他們脫貧。”劉巧慧介紹說,為讓貧困戶真正實現脫貧,基本生活有保障,有房住有衣穿有飯吃,醫療有保障,我市逐年提高保障標準,去年我市低保保障標準是每人每月610元,今年就提高到740元,年人均保障標準達到8880元,遠遠超出省預測的脫貧標準7365元。五保戶去年的救助供養標準是每人每月1020元,今年要提高到1184元,年收入超過1.4萬元,也遠超脫貧目標。還有城鎮“三無”人員,供養標準去年是每人每月1500元,今年要提到每人每月1620元;孤兒養育標準,今年也要從每人每月1390元提高到1500元。在底線民生保障方面,惠州歷來達到全省先進水平。

談因病返貧

四重保障防止因病返貧

劉巧慧介紹,為了防止困難群眾因病返貧,我市有四重保障:第一是基本的醫療保險;只要買了這個保險還能享受大病二次補償,這是第二重保障;第三重保障是我市的醫療救助體系,我市所有的保障對象,包括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全部納入我市醫療救助保障體系,享受政策內住院醫療費用個人自付部分100%報銷,同時,我市正力推政策外住院醫療費用自付部分實行二次救助,政策外需要個人負擔5000元錢以上部分,通過二次救助再報銷50%,每人每年最高可以報5萬元錢。這項政策可望於今年10月開始實施,一旦實施,惠州也是繼廣州後第二個在全省開展醫療二次救助的城市,走在全省前列;第四重保障就是慈善救助,困難群眾可以向縣一級慈善機構或者市慈善總會請求提供慈善救助。

談扶貧

57家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

為了讓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真正實現脫貧致富,劉巧慧表示,我市還發動了社會組織力量來參與精準扶貧,目前取得不錯的效果。自5月18日市民政局發出倡議後,目前已有57家社會組織跟我市46個省級貧困村建立了一對一的共建幫扶關係,年內將實現社會組織與全市148個省、市級貧困村建立共建幫扶關係。“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就是要深入到每一戶每一人,一戶一策、一人一策。”劉巧慧舉例說明,“比如一個貧困戶想要進行危房改造,拿到政府提供的定額建房經費後或許還是不夠錢,這時社會組織可以適當提供幫助,比如資助一些錢把房子建起來,再提供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讓他建得起、住得進。”

劉巧慧還介紹,今年的“慈善幸福行”暨扶貧濟困日活動,將於6月30日在市紅花湖景區舉辦啟動儀式,當天還有公益徒步活動,歡迎廣大群眾參與。當天活動內容非常豐富,不但可以看到吉祥物“陽陽”,市民在徒步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微信平臺進行慈善捐款,這次所有款項將全部用於精準扶貧和扶貧攻堅。徒步公益活動持續兩天,當天上班的市民也可以選擇7月1日參與。、

○在線交流焦點

關鍵詞1 防災減災

全市共有庇護場所逾1000個

主持人:今年的第二號颱風“苗柏”剛剛過去,面對這次的災情,民政局做了哪些工作?

劉巧慧介紹,在臺風來臨之前,民政部門組織一些低窪地群眾和海上作業人員進行轉移,到各庇護中心避險。目前,全市共有庇護場所1000多個,民政部門會為入住庇護場所的群眾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災前民政部門還要準備充裕的救災物資,像食品、帳篷等生活必需品,災後要及時對災情進行核查和核對,幫助災民度過過渡期。過渡期每人每天會提供20元,一斤大米,讓他們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過渡期一般最長的時限是三個月。

此次苗柏過境,民政部門會核查哪些是全倒戶,由省市縣給予三級補助,最高可獲得補助5萬元,低保戶和五保戶最高可獲得補助5.5萬元。如果村民的房子在這次颱風“苗柏”中倒塌了,而且這個房子是他的惟一住房,或者說他平時一直住在這裡,可以申請補助資金。

劉巧慧還表示,從2015年開始,我市已由政府出錢,為全市戶籍人口購買自然災害公眾責任險,賠付額最高可達20萬元。

關鍵詞2 低保補差

根據家庭收入變化補齊不達標部分

網友“小青檸”:聽說今年低保又提標了,提標什麼時候能落實,是不是我家低保金一定會提高?

對此,劉巧慧解釋,惠州被省定為低保保障的三類地區,但從2015年開始,惠州一直是參照省的二類地區的標準執行,同時惠州實施城鄉一體化。今年低保標準每人每月740元,從今年7月1日起開始執行,並從今年1月1日開始補起。劉巧慧提醒網友,7月領取低保金時注意看1月到6月的是否已經補發。至於低保標準是不是一定增加,這個要視每戶的情況而定。低保補助是實行補差,即這個家庭有一定的收入,但是家庭收入人均低於低保標準,所以要補齊達不到標準的那一部分。低保戶家庭收入逐年提高,民政部門補差會相應減少,不一定說低保標準提高,低保金就一定提高。

假設一家三口一個勞動力,每個月收入900元,人均每人每月收入就是300元,離去年低保標準610元還差310元,所以民政部門就每人每月補差310元,補齊達不到低保標準的那一部分。今年低保標準提高到740元,但這家人通過自己的勞動,家庭收入達到了每人每月500元,因此今年每人每月就可補240元。如果家庭收入還是維持去年的現狀,那今年提標後每人每月則多補130元。

關鍵詞3 養老服務

今年準備在惠城區試點居家養老

網友“寧靜的xin”:隨著我市老年人口的逐步增長,養老已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之一,如何滿足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也成為政府的重要工作,民政部門對此有什麼舉措?

劉巧慧表示,我市民政部門一直圍繞“9073”這個目標構建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即提倡90%的老人居家養老,7%的人社區養老,3%的人養老機構養老。所謂社區養老就相當於幼兒園,上班一族可以早上把老人送到社區,晚上下班以後把他接回家。社區組織他們活動,中午老人可以自己帶飯,社區也可以幫他買飯,或者提供簡單的飲食,也可以提供床位讓他休息,晚上社工會組織一些活動,比如唱歌、跳舞,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養老機構養老的人,主要是政府要兜底保障的人群以及的確有需要的部分社會老人。現在紅花湖南入口有市綜合福利中心,裡面有800張床位,我市每個縣區都有一個300張床位以上的綜合社會福利院,每個鄉鎮都有敬老院。老人吃住在那裡,享受全方位的服務。

居家養老民政部門正在探索,準備今年先在惠城區試點,提供五項基本保障,包括個人需求和個性化的一些服務,目前還在做方案和論證階段,等有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佈。

○部門在線答疑

慈善資金使用半年公佈一次

網友“盆子”:市慈善總會的資金使用情況每年會審計公開嗎?有多大部分用在社會救濟上?

市民政局:每年年初,惠州市慈善總會主動請惠州市中鴻信粵龍會計師事務所對惠州市慈善總會上一年度的財務情況進行審計。同時,市慈善總會堅持每半年一次,在惠州慈善網運用公告形式,公佈慈善捐贈、慈善資金使用的具體情況,自覺自願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法定節假日也可婚姻登記

網友“龍門村民”:我11月11日想結婚,聽說現在節假日可以預約辦理登記結婚,能告知一下怎麼預約辦理嗎?

市民政局:自今年5月1日起,我市已統一調整全市各婚姻登記處提供婚姻登記服務時間:除週一至週五正常辦理婚姻登記外,增加週六半天以及“元旦”、“五一”、“十一”等重大國家法定節假日的當日為市民提供預約登記服務。如有需要利用節假日在我市辦理婚姻登記的婚姻當事人,請提前兩個工作日登錄“廣東省婚姻網上預約系統”進行預約排期,並按預約日期前往。

困難空巢老人每人每月200元津貼

網友“醜小丫”:空巢老人佔比越來越大,空巢老人已逐漸成為老齡化重要特徵,如何關愛空巢老人?

市民政局:一是實施困難空巢老人政府津貼制度。從2010年1月起,對長期患病、生活困難且不能自理的6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每人每月給予200元政府津貼,用於購買助老服務。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可以向戶籍所在地的社區居委會(村委會)提出申請。二是開展關愛空巢老人慰問活動。市老齡辦每年傳統節日期間均開展“送溫暖”慰問老年人活動,分縣(區)、分批次慰問高齡、空巢、特困等老年人代表。

《東江時報》記者王照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