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位不正楚靈王取死路,攪弄風雲棄疾“摘桃”

得位不正楚靈王取死路,攪弄風雲棄疾“摘桃”

王權爭奪是一劑令人上癮的毒藥,藥效之強令人咋舌。在楚靈王到楚平王這一段的史書中,四處沾滿了一姓之人的斑斑血跡。

楚莊王之後即位的是共王,之後是康王,再之後是郟敖。楚康王時,非常寵愛公子圍,子比,子皙以及棄疾四個弟弟。而在康王的兒子郟敖掌權的時候,他任用自己的叔叔公子圍做令尹,掌管軍權。即位的第四個年頭,郟敖病重,當時公子圍正在出使鄭國的路上,聽說之後就立刻返程。然後藉著看病的機會,公子圍勒死了郟敖,一併處死了郟敖的兩個兒子,隨後取而代之,成了楚靈王。

楚靈王上位之後一心立威,便發起諸侯會盟。會盟時,楚靈王的行為十分跋扈,羞辱越國大夫常壽過,還殺了蔡國大夫觀起,在無意間播下仇恨的種子。

此後楚靈王率軍攻打吳國,活捉了曾殺掉齊國國君的慶封,他將慶封拉到大庭廣眾之下,羞辱道:“看看他的下場,你們不要學他弒殺主君欺凌幼君,打著國君的旗號讓百官服從。”

慶封自知苟活無望,就豁出去說:“我比不了你,作為楚共王的庶子殺掉自己兄長的兒子員,取而代之。”羞辱別人不成,反被拆穿了老底,惱羞成怒之下,楚靈王殺了慶封。

楚靈王身邊有個近臣名為析父,能說會道,一番口舌讓靈王的王霸之心得到滿足,因而得到一個“善說古事”的美名。君王愛聽馬屁,自然離追求享樂也不會遠。楚靈王攻打徐國的時候,駐紮在乾溪 ,不想卻喜歡上這個地方,流連忘返。

與此同時,楚靈王會盟時殺掉的觀起的兒子觀從,一直沒有停下復仇的謀劃。他先是假借棄疾的名義召回在晉國逃亡的子比,促成兩人結盟,之後入楚宮襲殺太子祿,擁立子比為王,子皙為令尹,棄疾為司馬。整肅王宮之後,觀從率軍到楚靈王駐紮的乾溪,向駐紮的軍士宣佈,先回楚國的待遇一律不變,後回楚國的一律流放。於是,軍隊一鬨而散,一直不得民心的楚靈王成了光桿司令。

楚靈王怕死不願向民眾請罪以挽回民心,又沒有向諸侯借兵的門路,逃到他國又怕身份淪落自取其辱,只得在山野中流浪,幾天都沒有吃過東西,餓到無法起身。最後是一位老臣的兒子接濟了他,過了不久楚靈王便走完了這屈辱的結局。

然而,楚國的王權爭鬥還沒有完。子比作為楚國的新王位子還沒坐穩,無從知道楚靈王到底死沒死,也害怕他捲土重來,惶惶不可終日。當時楚國國都裡不少人與子比是同樣的心情,其中有些總是一驚一乍地謊報:”靈王回來了!“棄疾從中看到了機會,就派船伕在岸邊奔走呼號:”靈王回來了!“於是都城內更加混亂,棄疾指使曼成然告訴子比和子皙:”靈王回來了,都城裡的人想殺了你們,司馬棄疾馬上待人過來。眾怒難犯,你們還是自我了斷吧,以免受更多的屈辱。“ 子比與子皙聽信了這番話,就自殺了。

此時楚國王室近三代人中,最有資格登上王位的就剩棄疾一人,於是他即位成了楚平王。棄疾就像是故事中一直隱藏在幕後的黑手,子比就像是他的傀儡一樣被推向人前,而後成為棄子。在楚國這一段最後的亂局中,棄疾撕開了隱忍的面具,而那時所有的對手都已經死去,楚國國君這個”桃子“就這樣被他輕易握在手中。

從楚靈王弒君到楚平王詐取王位,楚康王兄弟五人只剩棄疾一人,而郟敖與兩個兒子,靈王的兒子都成了這場權利遊戲的犧牲品。這一番動盪,楚莊已經動到了根基,然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因為,么蛾子剛剛扇動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