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雷東寶嘴中的“平均主義”,因何被程開顏打臉?

《大江大河》:雷東寶嘴中的“平均主義”,因何被程開顏打臉?

在《大江大河》前幾天的劇集中,老書記貪腐被發現,他最終上吊身亡,真相大白以後,他的家人也答應逐步償還他貪腐的款項。這件事彷彿已經過去了……可是雷東寶書記認為這是小雷家村村辦企業的管理問題,不是老書記個人的思想品德問題。

可是,由於文化知識水平有限,他又想不出太好的解決辦法。於是他請求自己的小舅子宋運輝幫自己想想辦法,畢竟宋運輝是大學生,而且出過國,可以說是見多識廣。而宋運輝為雷東寶提供了一套新的薪酬改革辦法。這套辦法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大幅提高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工人們也提高,總體上體現“多勞多得”的原則。

《大江大河》:雷東寶嘴中的“平均主義”,因何被程開顏打臉?

可是,雷東寶認同這套辦法,但同時認為這套辦法一旦實施,村民們肯定會不滿意,因為他們習慣了之前的“平均主義”。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想說道說道,之前真的是“平均主義”嗎?

劇中宋運輝的新婚妻子程開顏有段話大概是這樣說的:他們雖然結婚了,但沒有新傢俱,有點兒東西那也是借錢買的。因為宋運輝雖然現在已經是科長級別了,而且還是某車間的車間主任,但是由於剛參加工作不久,工齡短,所以工資也不是特別高。

在老國企單位工作過的人都知道,國企薪酬待遇中有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工齡工資。宋運輝學歷高,他的基本工資應該比別人高几十塊錢,但工齡工資就沒多少了。總共算下來,他搞不好還不如車間基層一位老工人拿得多。那麼,這算“平均主義”嗎?顯然不是!

《大江大河》:雷東寶嘴中的“平均主義”,因何被程開顏打臉?

當然了,這些都是城市工廠的薪資分配製度,不是農村。我們再看農村,當時農村的分配製度基本上是“人七工三”。這是啥意思?就是人頭算七,工分算三,工分就是在生產隊幹活,幹多幹少的一種計算方式。我們可以舉個例子:比如村子裡體力最好的壯勞力,他掙的工分肯定最高。假如他能分100斤麥子,那麼這其中70斤是人頭所得,而那30斤是工分所得。

而村子裡一位喪失勞動力的老人,他也能分70斤,因為他只有人頭可算,但由於沒有勞動能力,就沒有工分所得了。也就是說村子裡收入最高的、和收入最低的只差30%。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這種分配製度的目的就在於每個人都有飯吃,收入差距不大。再看看現在的貧富差距,很多人懷念以前,也就不難理解了。不過,之前的辦法無論如何也不能算是“平均主義”啊!

好了,還說雷東寶的方案,方案報到縣裡,縣裡的很多領導也不同意。好在縣長支持,力排眾議算是把方案給通過了。果不其然,村民們發現自己當月收入多了十幾塊、幾十塊,都感到非常滿意,可是他們一旦聽說管事兒的分得更多,就又開始不滿意、議論紛紛、罵罵咧咧……

《大江大河》:雷東寶嘴中的“平均主義”,因何被程開顏打臉?

更為離譜的是,幾位村幹部其實也不敢理直氣壯地拿高工資,可工資還沒拿呢,夜裡走路就被某些村民蒙上麻袋胖揍了一頓。在這裡,我們不難發現《大江大河》的視角依然是“精英式”的,村辦企業的興起,村民們的脫貧致富主要功勞在於以雷東寶為首的幾位村幹部。剩下的村民是被動接受的,甚至是被拖著走上致富道路的。他們忘恩負義、接受不了新鮮事物、嫉妒心強……總而言之他們沒有任何聰明才智,只充當一般的勞動力而已……

其實,在工廠工作過的人都知道,即便是在小雷家村電線廠那樣的工業企業,一位高薪聘請來的技術員,也未必能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所有技術問題,還得靠一線工作的工人,用一些看起來技術含量不高、很土但很有效的辦法來解決!

《大江大河》:雷東寶嘴中的“平均主義”,因何被程開顏打臉?

現實中的例子就是:海爾集團生產線上有很多以普通工人也就是發明者命名的裝置、設備、工具,比如:啟明焊槍、曉玲扳手……他們都是基層的普通工人啊!不是高級工程師!海爾集團倡導:人人是人才!這才是妥妥的群眾路線啊!

好了,不再扯遠了。雷東寶的高薪養廉制度雖然在初期招致了村民們的強烈不滿,但毫無疑問是推行下去了。可是,這種制度雖然可以激勵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但是能起到養廉的目的嗎?這個問題答案還用說嗎?這不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嗎?呵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