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的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如何创新的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在目前市场快速多变的形势下,我们工作中处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等着被解决:如客户投诉、生产过程异常、质量波动、效率不达标、目标不满足要求......即使都满足要求,但客户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老板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此时摆在我们眼前的路只有一条:

解 决 问 题 !

那么如何解决问题呢?很多同学会说:8D、头脑风暴、鱼骨图等等......今天笔者对自己从业中遇到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简单的回顾,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先从大家熟悉的8D开始

众所周知:8D是由八个步骤加一个准备步骤完成,每个公司对每个步骤使用的相关工具也进行了一些规定。那我们来看看以下几个问题,您如何处置?

  1. 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进行8D?
  2. 客户投诉就需要启动8D吗?
  3. 公司内部可以自行启动8D吗?
  4. 如何保证您在做8D的时候了解到的事实是真实的?您是否漏掉一些关键的事实呢?了解和确认事实应该从哪些地方开始?实施了解的纬度从哪些角度开始?
  5. 5W2H了解的事实清楚吗?先问哪个再问哪个?
  6. 先组建小组还是先实施应急措施?
  7. 采取应急措施和临时措施、永久措施时应考虑哪些方面?几个措施备选的时候,考虑过风险、成本、效率、时效等等吗?措施选择的限制性条件是什么?期望要素是什么?
  8. 原因分析究竟用什么工具?故障分析法?鱼骨图?5why?头脑风暴?.....

以上种种情形,我们在下篇文章中详细讲解 --

8D的每个步骤应用及各种误区的规避

今天我们将对解决问题中的两个重要步骤:

描述事实、原因分析 进行系统的剖析。

众所周知:一个问题的最终解决离不开真实事实的描述。我们在网上和朋友圈经常可以看到很多转载的新闻,比如城管打人、医院产妇跳楼、幼儿园虐童等等......然后大家在愤怒之余纷纷转载、强力谴责,恨不得将新闻中的行凶者凌迟处死,但随着真相(事实)的一步步揭开,有些事实是真的,有些事实是夸大的。冷静下来的大家一般会给自己冠以一个“吃瓜群众”的称谓。

如何创新的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回想新闻的当初,幸好我们没有当法官和警察,如果那样可能就有冤假错案出来了。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实际上我们错在没有清楚的了解问题本身的事实、根本事实、真实的事实,然后就凭自己的喜好和一些认知进行原因的推断和措施的拟定。

我们的工作中何尝不是如此,在出现质量问题后首先喜欢推脱供应商质量不良、员工未按照作业标准实施、员工疏忽大意......其实自己非常清楚这些不是主因。

您此时是否发现:我们连事实都没有描述清楚,就在进行原因的分析吗?

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如果您是一位女性,您的闺蜜到您家来跟您说:她跟她老公过不下去了。您怎么劝?我们来模拟以下的情形:

闺蜜:我和他一天也过不下去了!

您:你冷静一下......

闺蜜:无法冷静,我当初就是瞎了眼...

您:他平时不是蛮好的嘛?

对我们客客气气。

闺蜜:那是他伪装出来的。

您:那你说说他哪里不好?

闺蜜:懒、不管孩子、脾气差...

您:如果这样的话的确不好,

确实是很大的问题。

.......

然后闺蜜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不断的吐槽她老公的各种不是,如果您听听也就罢了。如果此时您妄加评论,比如说出:这种人离了最好、简直是人渣、我当初就叫你不要跟他在一起......您小心下次去您闺蜜家里,人家老公给您脸色看。(闺蜜跟老公和好后,分分钟出卖您)

如何创新的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我们再来看这个案例问题又出在哪里呢?很简单!您的闺蜜给出的信息是片面的,她隐藏了很多对自己不利的信息,而把别人的不好无限的放大,也就是没有了解到根本事实、具体事实。如果此时妄加推测原因,给出解决措施,那将是糊涂!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需要清楚的了解事实,如果事实不清楚,原因会走偏,继而措施是无效的。

那究竟事实如何描述?有的同事推荐5W2H,接下来我们看看5W2H的内容是如何描述的:

如何创新的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以上七个方面基本可以将问题的事实描述清楚,但我们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其实5W2H的描述是有一定的缺陷。比如究竟先描述哪个?是先问WHO?还是先问WHY?......如果我们先问WHO,那么可能存在以下的问题:

如果先问人

  • 正好这件事情与自己相关的话,那他就会推卸责任、避重就轻;
  • 这件事情与别人相关的话,如果当事人跟他关系好,他就会帮助他人推卸责任、避重就轻、如果关系不好的话,他就会添油加醋。
  • 如果得到以上两种的事实描述,我们将得不到真正的事实,对于后面的原因分析和措施也是很大的误导。

如果先问原因

  • 在相关人配合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引导找到根本的原因;
  • 如果不配合的话,则得不到真正的原因,得到的推脱、指责等原因会更多(比如供应商质量不良、新员工操作失误等等);
  • 如果得到以上的原因分析,对后续的措施改善也是误导。

那我们还有没有更好的事实描述方法呢?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个创新的事实描述方法:

情景分析法

所有的事实我们需要先进行以下的步骤:

  • 笼统的问题单一化;
  • 单一的问题具体化。

那如何实现问题的具体化呢?我们今天推荐使用以下的10个方面来描述问题:

情景分析法

1、什么事情?

2、出了什么问题?

3、问题事物在何处?

4、发生在什么部位?

5、第一次什么时候?

6、在生命周期的什么阶段?

7、形式

8、程度

9、数量

10、趋势

我们有没有发现在十个方面进行描述的时候,没有描述WHO?没有描述WHY?也就是避开了最容易出现误导的谁和原因的推测。更细致的内容关注在

事实、事实、事实!

如何创新的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了解事实后,我们如何进行原因分析呢?很多同事说鱼骨图呀、故障树呀、头脑风暴呀、5WHY、试错呀.....我们把上面的方法进行归类,他们分别是试错法专家法

试错法的特点是简单粗暴,运气好,一分钟搞定,运气不好做很多无用的工作;

专家法的特点是运用专家的智慧或大家的智慧群策群力,但专家法真的很好吗?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几个场景:

场景 A

专家在电视上接受采访,说某城市空气质量不好,主要跟骑单车的人太多有关系,主持人问他为什么?他的解答如下:

  • 自行车太多,就占据了机动车道;
  • 机动车道被占,汽车就跑不快;
  • 汽车跑不快,在20-30KM/小时的速度时,燃油燃烧不充分;
  • 燃油燃烧不充分,尾气排放就不达标;
  • 尾气不达标,污染就大;
  • 所以,空气质量不好主要是骑单车的人太多。

各位看官,您觉得他是专家还是“砖家”?他是不是凭着自己的主观意识在进行原因的推断,请问大家,您也这么干过吗?

场景B

一公司职员上班迟到,公司领导问他为什么迟到?对话如下:

经理:为什么迟到?

答:睡过头了;

经理:为什么睡过头?

答:闹钟没响。

经理:为什么闹钟没响

答:昨晚忘记设置了

经理:为什么忘记设置?

答:喝醉酒了?

经理:为什么喝醉酒?

答:我给您挡酒的.......

各位童鞋,问到此处事情是不是发生了喜剧的变化?我们熟悉的5WHY明明不是这样的!

5WHY是个好工具,但他对人的技术和经验依赖特别大。如果询问5WHY的人在询问原因的过程中发现跟自己特别相关,不是所有人都能保证公平公正的,说到底,缺乏事实;

场景C

一帮同事中午吃饭聚在一起讨论小孩为什么不吃饭。并使用鱼骨图进行分析。讨论的非常热烈,最后基本分成两派:

一派是有孩子的家长,一派是没有孩子的同事

有孩子的家长基本会从环境、菜式、煮饭人、零食等各方面寻找原因,最终多数锁定零食吃多;

没有孩子的同事分析的五花八门,好多人说主要是欠揍(敢情不是你家孩子)......

如何创新的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我们有没有发现鱼骨图分析的时候是不是也受经验的限制呢?

培训这么多年,笔者最怕客户直接抛一个问题出来:“老师你帮我找找根本原因?”我的内心是无比崩溃的,我连事实都不清楚,我找啥原因呀?

鱼骨图、5WHY都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点:

扩不出去(经验不足时)

收不回来(想的太多)

另外,即使您想到了很多的原因,但哪些是根本原因呢?如何确定呢?一个一个确认成本和时间来得及吗?他们有逻辑检验的方法吗?

今天我们介绍一种方法叫

比较法

举个例子:

新来的部门经理杨先生邀请了四位同事小王,小张,小黄,小朱下班后一起吃饭。

Ø 下班后小朱家里有事没去;

Ø 小王去了没有吃;

Ø 杨先生回家拉肚子;

Ø 小黄回家正常;

Ø 小张回家也拉肚子肚子。

大家看看以下每个人吃的菜,能否判断出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如何创新的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通过观察,我们很快就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快速的锁定臭豆腐为最大的疑似原因。那为什么是臭豆腐呢?

Ø小朱没有去,不能比(即使他也拉肚子)

Ø小王去了没有吃(即使他也拉肚子)

Ø小张也拉肚子(都是问题,只能比谁拉的严重,无助于寻找原因)

Ø唯一正常的就是小黄,小黄杨先生吃的东西有什么差异呢?

---很快就知道臭豆腐是异常。

我们可以通过正常和异常的比较,寻找他们的差异,再找到相关的变化。这些差异或相关变化就是发生问题的最大嫌疑点。比如时间前后的变化、地点的变化、物品和物品的变化等。

那如何寻找比较对象呢?我们将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

  • 寻找正常的(因为只有正常和异常之间才有相关的差异变化)
  • 寻找可控的(例:百世可乐出现质量问题,最好找可口可乐,但可口可乐不会配合,那只能找自己公司内部的)
  • 寻找相似的(如百世可乐,到后面就只能找雪碧,相似指的是工艺、区域、产品类似等)

通过比较法我们可以快速的找到疑似原因。那这些原因哪些又是最根本的原因呢?在我们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可能有很多的原因出来,那怎么排查这些原因呢?比较法同步会给出您答案:逻辑检验。比如:如果产品出现的规律性的不良,跟新员工有关系吗?(很显然,新员工即使想捣乱,也没有这个本事。逻辑不通,我们直接排除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