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退群了嗎?

今天,你退群了嗎?

你我說我們每個人手機裡一個個“活死群”,正在嚴重消耗我們的時間和精力。讓我們的社交更有質量吧:定期退一些群,定期,也可以刪掉一些人。你一定有這樣的經歷:除此之外,更多的是那些你都沒什麼印象的群。01有些群,是哪一天被朋友帶著和一群陌生人吃飯拉的群,說日後保持聯繫,但後面從來不會聯繫,也沒有聯繫的必要;或者參加某個週末的活動拉了個群,大家在群裡都打雞血,講體驗,發廣告,好像很熱鬧和上進的一群人,但你知道,這些都只是熱鬧一陣而已;或者被一個人莫名拉進的群,說裡面有很多一手行業的信息和資料,可以用作日後資源,但日後再也沒有用上。每個群都是幾百上千條未讀信息。

今天,你退群了嗎?

你會感到困惑、奔潰和無力,因為你知道,你根本看不完這些群的信息,而且,你心裡知道,即使都花時間爬樓看了,最後也沒什麼用,甚至群裡大多數人,你都不認識。你更輕鬆了嗎?不,也許,你更困惑了。因為這些群,更像一個個雞肋的存在。你為什麼不退群呢?啊,退群,這怎麼可以?退群,和這些人的鏈接就消失了呀,就相當於你蒸發了一樣,萬一群裡發了些什麼有用的信息,豈不是都看不到了呀。但是,既然群裡有有用信息,那你幹嘛又設置“消息免打擾”呢?所以最後的結論是,我們明明知道大多數群是無用的,但就是不願意退群。而這些群,就在我們通訊錄裡,成為了一個個,我稱之為“活死群”。這些群的存在,正在嚴重消耗我們的時間和精力。

今天,你退群了嗎?

02我一向認為,社交是我們的剛需和營養的來源,沒錯。但是,社交的品質,在於精,而不在於多。進行有質量的對話,談些深刻或者有趣的內容,是有助於成長的。泛社交、過度社交,不僅沒有意義,而且會消耗時間,是極其不划算,甚至愚蠢的事情。我們以為在進行這種,所謂社交的時候,其實更多在消耗。我們會忘記計算,時間的成本和精力的成本。那些明明知道有些群沒什麼用,卻不退群的行為,反映出我們人性的一個巨大弱點,叫“損失厭惡”。“損失厭惡”,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人們天生討厭損失。我太喜歡這個詞,因為我發現,造成人和人差距的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你在不在意”損失厭惡“,你是不是“損失厭惡型”的人。平庸的人,一定是損失厭惡型的,比如明明有一個更有未來的機會放在他面前,但是他厭惡放棄目前這份工作的損失,他不願意走,繼續待在原地。明明賭桌上已經虧了100萬了,照理說都是沉默成本,應該止損離場,但是大多數人不會這麼做,直到虧掉所有。這和我們父母輩的心態一摸一樣,家裡的很多衣服和舊家電都用不上了,但就是不扔掉,寧可堆在家裡幾萬一平米的房子裡,堆到整個家的垃圾越來越多。03知乎上有個帖子,說做什麼事情能讓你更加快樂?有一條高讚的回答——定期扔東西。這絕對是一條真理。同樣,怎麼做讓你接觸到更有質量的社交?我的回答也是,定期退一些群,定期,也可以刪掉一些人。我因為參加的活動比較多,經常被收到很多群邀請,我的做法是,一般的群我根本不進,不去相信那套,能認識很多人,有很多資源的鬼話。我不需要,也不在乎,和我的時間比起來,這些資源和人脈,沒那麼重要。我裝逼地認為,這就是底層自信的表現。至於那些我已經進的群,好些沒營養價值的,我退群了,我很快樂。所以,在這裡,我強烈呼籲大家:珍愛生命,從退群開始。今天,你退群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