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依據什麼提出了“三魂七魄”之說?

道家的《雲笈七籤》一書,描述了人體除肉身外,還有三魂七魄。

故而,三魂七魄之說源於道家,而後中醫沿用。

古人依據什麼提出了“三魂七魄”之說?

一、先說道家的三魂講的是什麼

道家所謂“三魂”,是指:

天魂、地魂、人魂;還有種說法另叫:胎光、爽靈、幽情。

所謂天魂(胎光):源於母體,乃先天之氣,主生命,胎光好,則人神清氣爽,壽元長;

所謂地魂(爽靈):源於父,主一生之財祿,使人陰陽平和,負責處事之智慧能力。

人魂(幽情):源於後天,主人之色慾,以及溺穢,平時耗損人體精華,常用使人缺精少神。

古人依據什麼提出了“三魂七魄”之說?

人體三魂就是人的精神,依託於肉體,人一旦去世,則三魂各自離開:

天魂歸天路,會被其主神收押,歸“天牢”。

地魂歸地府,知主魂之一切之因果,地獄因此做出判決。

人魂則遊蕩於墓地之間,是為“祖德”,在墓地為神主,以寄託後人哀思。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直到再度輪迴,三魂方可重聚。

古人依據什麼提出了“三魂七魄”之說?

二、那麼,道家的七魄講的又是什麼呢?

道家認為七魄依託人之喜、怒、哀、懼、愛、惡、欲,而生,故人身去世,七魄亦隨之消失。

七魄及其功能為:

一魄:吞賊,負責人體之免疫,睡覺後消滅虛邪賊風,故而,可不要經常熬夜哦。

二魄:屍狗,所謂“狗”警覺也。

故而屍狗負責看家護院,有的人過於警覺,稍有動靜便失眠多夢。有人則睡著後昏昏沉沉,地震也起不來,都是屍狗的問題。

三魄:除穢,負責入睡後消除人體一身的廢物。

四魄:臭肺,負責人體呼吸、口鼻等,故而收斂心神,可養四魄。

五魄:雀陰,在晚上負責生殖功能的恢復。

雀陰不正常,會造功能障礙,如男子遺精,女子白帶異常。

六魄:非毒。

非毒正常,則人體百毒不侵,要養好他,則需要好好睡覺,善事善念。

七魄:伏矢。主消化。

古人依據什麼提出了“三魂七魄”之說?

三、那麼,古人是依據什麼提出三魂七魄的呢?

古人以為,人與自然、宇宙,最佳的狀態就是天人合一,陰陽平和。由此,發展出了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由此形成陰陽五行說,天人合一說。

五行說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由木、火、土、金、水組成,五行在陰陽二氣的推動下,發生相生相剋,由此幻化出萬物。

古人依據什麼提出了“三魂七魄”之說?

漢拓“孔子見老子”

這種變化在人體也得到完美的印證。

中醫認為:人體就是小宇宙,包藏陰陽五行,與天地自然對應。

體表為陽,體內為陰。手指與腳趾均為10,對應10天干之數,脊椎是24節,則對應24節氣等;五臟對五行,則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

古人依據什麼提出了“三魂七魄”之說?

故而,三魂七魄是道家的觀念,更是博大精深的中醫觀念。

古人認為魂為陽,而人之思維才智,為陰。

人死魂(陽氣)歸於天,精神與魄(形體)脫離,形體骨肉(陰氣)則歸於地下。

所以生病,正是魂魄陰陽失衡,故而要依靠草木金石之氣,來調節體內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