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中產階層 五大理財趨勢

點擊上面的藍字關注理財幫

2017新中產階層

五大理財趨勢

新中產定義

依據公認的標準,新中產階層以80、90後為主,年齡區間在25歲到45歲之間,生活在中國地市級以上城區,受過高等教育或職業教育,互聯網沁潤的一代,年收入在6萬至60萬之間,崇尚個性,具有國際化視野,追求生活品質又保持理性。

持續高企的房價、攀升的育兒成本、亞健康的身體和杳渺的養老金,傳統的理財認知和市場已經無法滿足大眾的普遍需求。伴隨互聯網普及而成長起來的“新中產”,已經逐步將互聯網理財視為一個最主要的投資理財渠道。

截止2015年,互聯網理財參與用戶已達3億人,市場規模接近2萬億元。

在過去一年,經歷了金融和地產市場的大幅波動,新中產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資產配置等都產生了相應變化。好規劃網通過調研

分析對比,預測了2017年新中產階層投資理財的幾大趨勢:

一、新中產階層的收入水平、平均可投資資產和資產規模將繼續提升;

——新中產階層在對自我提升上的動力十足,教育程度和職業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預計2017年平均可投資金融資產將超過12萬元。

二、對固定資產投資持續保持熱情;

——儘管一線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價全面上漲,部分城市限購措施重新出臺、銀行貸款逐步縮進,但更高漲的是居民投資購房的熱情。可以預見的是,由房產快速增值帶來的“人群分化”在未來一年也會更加明顯。

三、對互聯網理財的安全要求更高,風險收益偏好趨於理性;

——隨著監管加強,信譽度高和有安全保障的互聯網金融產品成為新中產階層資產配置中的主力,對傳統理財機構和理財產品的興趣度有明顯下降。

四、高服務附加值產品將更受歡迎;

——與高收益率相比,投資者更青睞高服務附加值產品,如基金組合的建議,或者是針對不同投資需求的投資組合建議,更智能的理財服務將會受到新中產人群的歡迎。

五、“嬰兒潮”持續,嬰幼兒主題概念、嬰幼兒保險、教育消費持續增長;

——二胎政策放開後,大量70後、80後女性加入“孕育”大軍,加之90後逐漸步入婚育期,參與本報告的被調查者,有近20%表示其家庭在未來2-3內有生產計劃。

1

新中產階層的收入水平、可投資資產和資產規模將繼續提升

本次調查中,新中產階層平均收入為7.5萬元,平均金融投資規模11.2萬元。我們的調查表明,有理財經驗的新中產傾向於將年收入的30~50%用於金融投資,而上下限的選擇受即期市場影響極大。

其中,被調查的80後平均年收入為9.25萬元,平均可投資資產規模16.65萬元,整體步入人生的高速積累期。年收入50萬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平均年齡33.5歲,其中80後佔58% 。

2017新中產階層 五大理財趨勢

新中產人群的資產配置中房產佔比高達74%,其他珠寶、收藏品等實物資產佔6%左右,金融資產佔比約20%,其中一半為包括貨幣基金、銀行活期在內的現金類資產。後文將從固定資產和金融資產兩方面作進一步分析。

隨著80後90後作為社會中堅力量價值的進一步凸顯,新中產階層的平均收入水平、可投資資產也將進一步增加,而房價的繼續增長或穩中有升,也將是新中產資產規模增加的一大重要原因。

2

對固定資產投資持續保持熱情

在過去的一年,新中產人群對固定資產的購買意願發生了又一次提升。在調查過程中,隨著固定資產價格的上漲,該人群,尤其是80後對以“房地產為投資標的”的購買意願在不斷增強;從位置看,長三角的被調查者未來一段時間購房意願度最高,其次是環渤海和珠三角地區;與購買投資意願相對應的是,負債水平和資產水平都在呈現逐月遞增態勢。

下圖所示從內圈到外圈是2015年一季度、2015年四季度、2016年一季度和2016年三季度接受調查的有房者和無房者的數量對比,有房產人群比例分別為32%、33%、36%、38%,可以看到在2016年的新增購房是在加速的。

2017新中產階層 五大理財趨勢

注:隨著2016年農曆春節前後一線城市房價開始報復性增長,投資者的購房熱情也被喚醒。與2015年同期相比,已經購買房產的投資者增加了4%,其中75%的新增是在2016年一季度完成的。

與購房者增速相匹配的是負債率的增加。參與調查者以家庭為單位的負債率超過20%,與傳統意識中“不願意負債”的認知相比,事實更有說服力。負債率的提升是否說明新中產的債務風險加大進而導致中國家庭未來的經濟壓力在整體上升?我們認為這樣的結論為時尚早,原因如下:

1、剔除無負債人群后,所有被調查樣本的負債率中位數並沒有太大變化,即新增負債率上漲的同時,由於資產價格上漲更快,平均負債率並沒有因此大幅提高,當然,負債人群的比例有大幅增加;

2、2016年以來新增房地產負債雖然很高,但新中產人群的購房決策往往對槓桿的使用很謹慎,而銀行的房屋貸款壞賬率一向穩定,所以購房積極度提升並沒有向沉重負債方向轉變。

2017新中產階層 五大理財趨勢

調查顯示,新中產階層用於房貸/房租的支出平均佔月支出的24.7%。另外,30歲以下群體中,房貸/房租負擔是36.15%,其中34.78%的擁有房產,有房者86%有貸款,81.5%都在近一年內新購置了房產。

在現有政策、經濟環境不發生大的變化下,可以預見2017年新中產人群對固定資產投資的熱情仍將持續。我們調查了這一人群未來1到2年內預計會增加的支出,對比2015年、2016年的未來消費計劃,房產消費的計劃支出比例明顯上升。短期裝修計劃也有所上升,從側面表明已有和未來房產購置的增加。

2017新中產階層 五大理財趨勢

3

對互聯網理財的安全要求更高,風險收益偏好趨於理性

過去一年,金融市場低迷和房地產市場火爆導致的資金溢出兩個原因令新中產人群投資重回“保守”投資態度。

2017新中產階層 五大理財趨勢

對比2015與2016的金融資產類別變化圖,可以發現各年齡新中產人群均降低了自己的金融資產中高風險產品的配置比例,增加了類現金資產。

在具體投資品種中,股票投資比例下降。“今後12個月內你是否計劃投資下列金融產品”的調查結果顯示,新中產投資者僅有6%-7%的投資者有計劃在明年增加股票或者高風險的股票基金的持有比例。而且,相當大比例的投資者把原有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投資計劃,轉換成基金定投式購買。

在風險類投資品種,只有貴金屬和外匯(及外匯計價的理財產品)的投資比例有所增大。

在固定收益大類的投資品種,銀行理財、國債主要因降息影響,比例降低,P2P投資比例穩中有升。新中產對傳統理財機構和理財產品的興趣度有明顯下降,對一部分安全、收益穩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更加信賴。

由此可見,市場低迷對投資信心的影響之大。對財富管理行業的從業者來說,在熊市中如何提供有效的避險工具和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使之理性認識市場、投資相應風險水平的理財產品就顯得尤為關鍵。

在追求收益之外,新中產對保障日益重視。包括未婚在內的超過30%的人群有未來新增保障的計劃。

2017新中產階層 五大理財趨勢

主動購買過商業保險的被調查者從2015年的18%,上升到29%。可見,隨著財富水平的提升和對財富管理的認識加強,自我保障意識在不斷的提高;從購買保險的比例上看,重疾險和意外險的擁有人群比壽險要高很多,可見越來越多的新中產正在逐漸接受消費型商業保險,而不是把保險重點放在“返還”的投資目的或者是“養老”的儲蓄目的之上,側面反映出自主投資意識和能力的增強。

2017新中產階層 五大理財趨勢

注:本數據所指為個人主動購買的商業保險,不包括企業為員工購買的或者承諾報銷的任何形式的商業保險,不包括捆綁銷售的飛行意外險,不包括信用卡、企業vip等任何形式贈送的短期保險(一年以內)。

環境問題和緊張的醫療資源、日益上漲的醫療費用等因素加重了對於家人健康的擔憂,與之不匹配的是市場上與此相關是保險的選擇空間並不充分。新中產人群中保障不足的情況仍普遍存在,但對保險的接受度日益增長,互聯網保險特別是消費型保險的增長空間仍然巨大。

4

高服務附加值產品將更受歡迎

新中產階層青睞的理財產品從傳統轉向互聯網產品,同時也期待來自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更多相關服務。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分析,基金定投和5年以上中長期貸款(多用於購買固定資產)的人群比例在過去的12個月也有所提升,分別表明了主動和被動的長期投資意願上升。

從意願度來說,長期投資傾向更加明顯,得益於其穩健的投資目標——追求本金和收益率的平衡,願意用時間(長期投資)換取空間(年收益率)。

其中,主動的長期投資者中,有超過1/3有定時定額/不定額基金投資計劃,有接近20%的投資者願意接受動態基金定投(非固定週期對同一只基金或同一個基金組合進行定額投資)。目前,定投已經成為基金投資者最青睞的投資形式。同時,新中產投資者對基金組合推薦產品的需求正不斷增加,如FOF類的產品成為更多投資者的選擇以及行業的新方向。

另外,隨著匯率的頻繁波動以及對以美元計價資產的升值預期,出於避險的本能和資產分散的需求,加上國內投資渠道有限、出境旅遊、短期居住日漸頻繁,更多的新中產也開始嘗試在海外購買保險、醫療服務,或者購買外國基金債券等多元化投資形式。可以想見,在未來,全球經濟、匯率變動、能源利用和安全事務等問題,將會越來越多的被普通投資者關注。同時,海外投資的複雜性也導致投者有更多的專業理財服務需求。

2017新中產階層 五大理財趨勢

5

“嬰兒潮”持續,嬰幼兒主題概念、嬰幼兒保險、教育消費持續增長

隨著“二胎時代”來臨,新增人口帶來的消費結構變化和投資目標改變,長期影響新中產的理財行為和理財心理,這將是未來財富管理機構為其提供產品和服務時最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一個值得觀察的數據是二胎(及以上)率的提升,本次統計中該數據已經從去年的2%增加到4%,而且有0.5%的家庭有3個(以上)小孩,我們的調查樣本顯示,1到2胎之間的平均年齡差是4.5歲。也許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從2003年開始基本穩定的中國人口出生率會從2016開始迎來一個明顯的小幅增長期。

2017新中產階層 五大理財趨勢

二胎率的快速上漲,對家庭消費結構和長期理財規劃會帶來巨大的影響,也會帶來諸如母嬰、教育、醫療健康、保險、旅遊等產業的機會。

調查顯示,新中產家庭為孩子購買商業保險的比例有5個百分點的上升。另外,對“未來家庭商業保障計劃”中,有8%的新增計劃為醫療險,而且為老人和兒童購買的意願增強。

這裡要提出大眾對保險產品理解的一項不足:保障順序有誤,在有社保但無商保的新中產群體中,很大比例的人購買了少兒綜合險和教育年金險,“先家人後自己”的保障現實顯然和“先大人後孩子”或者“先經濟支柱後老人孩子”的專業推薦投保順序有所差距。

本次報告的數據調查位於從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到真正的產業機會來臨的過渡期,可觀察到的數據並不明顯,相信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會有更清晰的變化甚至投資機會呈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